历史秘闻 皇帝:我就不!结局很尴尬

Posted 枢密使

篇首语: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皇帝:我就不!结局很尴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皇帝:我就不!结局很尴尬

导读: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朝一直重文轻武,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宋朝的灭亡。赵匡胤去世前,在石碑上刻上了一道祖训,即“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此后的历代皇帝都一直遵守这道祖训,文臣们有了这张保命符,经常撸起袖子与皇帝争执,但皇帝却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宋仁宗在位时期,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能够做到知人善用,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更难得的是,宋仁宗是一位难得的明君,尤其是对待那些谏官,更是非常的仁慈,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一边用衣袖擦脸,一边赞许并接受他的建议。

有一年,京城发生了水灾,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官集团,认为这是上天的惩罚,就联名上书皇帝,让他罢免当时的枢密使。宋仁宗非常生气,并表示:“枢密使对朝廷忠心耿耿,也没有犯错,朕不能将他罢免。”然而,在这帮文臣的逼迫下,宋仁宗还是没抗住,最终将枢密使给罢免了。

此时的枢密使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少赫赫有名的战将狄青,他出身比较贫寒,16岁开始参军,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为朝廷立下了显赫战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范仲淹遇到了狄青,称他为奇才,教他读《左氏春秋》,并且说道:“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

从此之后,狄青开始攻读兵法,成为智勇双全的将领,得到了皇帝宋仁宗的赏识,官至枢密使。也许不少人不知道枢密使是个权力有多大,它是枢密院的一把手,总揽军政大权,凌驾于三省之上。在狄青之前,宋朝的枢密使一职,基本都是由文官担任,这也是朝廷重文轻武的表现。

自从狄青当上枢密使后,文臣们就相当不爽,而且宋仁宗对狄青不是一般的宠信。有一次,狄青率军征战,宋仁宗相当担忧,并且在上朝时说道:“狄青有威武的名声,叛军应会害怕他的到来。担任左右传令的人,非狄青的亲信者不可,虽然是饮食起居的时候,都应该防备突然袭击的发动。”另外,狄青在军队中的威望非常高,将士们无不对他言听计从。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文官们就开始制造流言蜚语,甚至污蔑狄青家中常常发出异样的光芒,曾多次让宋仁宗把他调出京城,但都被皇帝果断拒绝了。由于京城发大水,狄青家中被水淹没,不得已搬到相国寺避难,住在了佛殿上。欧阳修等人知道后,高兴的不得了,立马对狄青群而攻之,让皇帝无论如何都要将其罢免。

一开始,宋仁宗果断拒绝,认为他们在胡闹,并替狄青辩解,称赞他是难得的忠臣。然而,一位名叫文彦博的大臣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当年太祖对周世宗柴荣也忠心耿耿。”最终,宋仁宗还是没有斗过这帮文臣,不得已免去狄青枢密使职务,让他离京出任陈州知州。第二年,狄青就抑郁而终,宋仁宗非常伤心,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为“武襄”。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侍卫:我就不去!皇帝大喜:升官

古代皇宫中,有一支特殊的军队,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也就是所谓的禁军,大内侍卫则是从禁军当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即皇帝身边的贴身保镖。想要成为大内侍卫,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超强的武功,这也是最基本的;二是

历史秘闻 将军果断造反,结局很尴尬

导读:秦朝时期,有位名叫魏豹的人,他本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魏国被灭后,魏豹就与哥哥一起隐姓埋名。秦始皇去世不久,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魏豹与哥哥一起参加了起义军,其哥哥因功被封为魏王。哥哥兵败被杀后,魏

历史秘闻 将军果断造反,结局很尴尬

导读:秦朝时期,有位名叫魏豹的人,他本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魏国被灭后,魏豹就与哥哥一起隐姓埋名。秦始皇去世不久,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魏豹与哥哥一起参加了起义军,其哥哥因功被封为魏王。哥哥兵败被杀后,魏

历史秘闻 将军听后立马谋反,结局很尴尬

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更迭了多少朝代,替换了多少的帝王,金銮殿上的那把椅子成为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个个都想着坐上去,因此,为了那把椅子,历史上发生了多少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例子,可谓是令人触目惊心,但

历史秘闻 才子大怒道:我就不

古代出身寒门的学子,无不想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为此不惜头悬梁、锥刺股,毕竟科举考试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甚至有人不惜放下面子攀附权贵。历史上有一位非常任性的才子,大臣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若是换作其他人

古代最作死的秀才,为娶表妹让皇帝给他当媒人,结局非常尴尬

古代的科举考试,虽然不考现代人头疼的英语、数理化,想要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考取一定的功名,绝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许多人一辈子连秀才都考不上。清朝有个叫冯起炎的小伙,自幼饱读诗书,肚子里墨水不少,称得

一件让他很开心,另外两件非常尴尬

一提到历史上的皇帝,能让后世人铭记的并不太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自然不比多说,几乎无人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功绩。有一位很特殊的皇帝,他未满三岁继承皇位,六岁时就被迫退位了,估计此时的他都不知道皇帝是干嘛

历史秘闻 结果很尴尬

在一些有关明清时期的历史剧当中,经常听到内阁大学士一官职,其地位与以前的宰相差不了多少,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名副其实的一品大员。自从雍正设置军机处后,大学士的权力被军机大臣所取代,但官衔依旧显赫。通常来

盛唐名将哥舒翰的尴尬结局:被安庆绪仓皇逼杀

公元756年六月,潼关。这里见证了辉煌盛唐的落幕,也见证了一代名将哥舒翰的尴尬人生结局。时运的无情,个人的无奈,都化作尴尬无言的曲终人散。公元756年以前,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已然延续了几十年,国家承平

盛唐名将哥舒翰的尴尬结局:被安庆绪仓皇逼杀

公元756年六月,潼关。这里见证了辉煌盛唐的落幕,也见证了一代名将哥舒翰的尴尬人生结局。时运的无情,个人的无奈,都化作尴尬无言的曲终人散。公元756年以前,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已然延续了几十年,国家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