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此人袁世凯儿子,住在破窑洞几十年,只为了做一件事,佩服
Posted 袁世凯
篇首语: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此人袁世凯儿子,住在破窑洞几十年,只为了做一件事,佩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此人袁世凯儿子,住在破窑洞几十年,只为了做一件事,佩服
说到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袁世凯这个人在历史上可以说是臭名昭著的,他曾经想复辟当皇帝,虽然只当了83天以失败告终,但也过了一把皇帝瘾,不管怎么说他作为总统,家资颇丰,袁世凯一生娶10个老婆,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在袁世凯所有的女子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袁克定、袁克文,分别是袁世凯的长子和次子,其实袁世凯的第三个儿子,更加令人佩服,他就是袁克良。相比大哥在官场上挥洒自如,相比二哥在情场上魅力四射,袁克良为人却十分低调。
袁克良是袁世凯的三子,他没有接下他爸爸的班,去管理一整片中国大地,而是住在了大山里,心怀党和人民,低调地管理着自己眼下的这一片山--他要把一片荒山,全种上树,充满盎然的生机。是的,他是一名大山里的植树人,袁克良扎根在这里,种下了25万株、甚至还会更多的树,他还得了一“太原愚公”的美称,令人由衷敬佩。
1974年他在太原市第二轻工业局五金公司工作,被任命为单位绿化小分队队长,前往慕云山三道梁、两道沟近千亩的荒山进行绿化。那时的慕云山,杂草丛生,荒芜死寂,整座山不见水源,晚上还有狼群出没,同来的队员们在随后几个月纷纷借故下山,只有袁克良一人留了下来,而且一直干到了退休。“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我没脸下山。”袁克良说,“我不图什么,但决不能辜负党对我的信任。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而是留在山上,自己掏钱买树苗继续植树。
当时,为了解决住的问题,袁克良在半山腰上挖了一孔窑洞,白天上山挖坑种树,晚上在油灯下准备第二天的干粮;睡觉时为防狼群袭扰,他就把镰刀放在枕边和衣而眠;没有水喝,就用瓮缸接雨水。时间一长,积的雨水长了小虫子,过滤一下再喝;没有路,袁克良搬石填土,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羊肠小道。缺水是慕云山植树造林的最大障碍,“没电可以点油灯来照明,但没水,树就种不活”。为了给树浇水,袁克良下山背水,来回一趟得走十多公里山路,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而是留在山上,自己掏钱买树苗继续植树。
袁兵元是袁克良的三儿子,他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在父亲影响下,袁兵元从小就热衷于绿化事业,为了支持父亲,几十年来,他共为慕云山的绿化事业投入了300万元,还常年跟着父亲奋斗在慕云山。袁兵元的公司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员工每年都会多次义务上慕云山植树护林。
42年义务植树、5000多亩荒山变园林、25万株树苗茁壮成长。走在草木林立的山间,很难想象几十年前这里荒芜的景象。事实上,慕云山生态园区是袁克良、袁兵元经过了四十多年的艰辛,克服一切困难,自己贴钱植树发展起来的。如今,42个年头过去了,从前的年轻人已满头银丝,当年乱石丛生的慕云山也开始涂满了绿色,荒山变成了森林。
相关参考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强调仁、义、礼、智、信,但是有时候一些古人做的事情简直让人无法理解。比如说下面这位,不为钱财不为富贵,却让人亲手杀掉自己的全家,而且还砍断自己的手臂,最后做了一件荒唐的事,不义之
林白水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办报。>他活了52年,半生飘零,一世沧桑,教过书、办过学、从过政,但最主要的还是办报,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光阴与精力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深热爱着的报业。>林白水的同乡
文/汗青说文史明英宗朱祁镇是朱瞻基的长子,是明代历史上第一个有两个年号的皇帝,其一生跌宕起伏。第一次称帝时,年幼的朱祁镇只有九岁,年号正统。由于年纪过为幼小,先皇早亡,朝政大事由多由张皇后把持,即当时
代中国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和平,为了表彰那些战功卓越的将领,19
公元1627年,天启皇帝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名曰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并不是一个亡国之君,他在位期间非常勤政,虽然他兢兢业业,但明朝大势已去,他并不能挽救大明的江山,崇祯皇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就非常恨魏忠
清朝末年而在慈禧太后去世前,她还做了一件残忍的事情,直到一百年后才被专家发现。但是,就在光绪帝病死后不到20小时,慈禧太后于1908年11月15日午后1-3时病逝。在光绪帝病死的同一天,清朝廷连续发布
清朝末年而在慈禧太后去世前,她还做了一件残忍的事情,直到一百年后才被专家发现。但是,就在光绪帝病死后不到20小时,慈禧太后于1908年11月15日午后1-3时病逝。在光绪帝病死的同一天,清朝廷连续发布
鲁迅交代朱安两件事,朱安没做一件,江冬秀听了进去,并得了幸福
民国时许多文人才子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胡适和鲁迅同样也难以逃脱。两人都是遵从母亲的命令走入包办婚姻,然而结局却天差地别。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几乎代表着当时包办婚姻的两种结果。鲁迅从始至终都没有接受妻子
夏朝历史 此人是人类始祖, 女娲比不上他, 干了一件事流传数千年
此人是人类始祖,女娲比不上他,干了一件事流传数千年 盘古被称为盘古氏或者盘古大帝,很多人都知道盘古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中国各个地方,关于盘古的传说有很多版本,但是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更为广泛
全文阅读3分钟。科学也好,哲学也罢。在《易经》里面,最重要的就讲究个天时地利,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两件事,「”时”和「”位”。《易经》讲到底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集合。说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