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斗角舞”体现了水族人怎样的性格

Posted 水族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族的“斗角舞”体现了水族人怎样的性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族的“斗角舞”体现了水族人怎样的性格

我们知道,牛是农耕劳动的重要生产工具。因此,千古以来,农耕民族都喜爱牛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歌颂牛,表达爱牛的心情,寄托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祈愿。其中,一些民族还有与牛有关的风俗和节日,比如水族“斗角舞”。“斗角舞”在水族过节、丧葬、祭祀等活动中都可以跳,尤其是秧苗拔节抽穗后,由舞队有威望的头人摘一稻穗在芦笙上,表示“芦笙吹涨了谷穗”,用舞蹈迎接丰收年。斗角舞对耕牛嬉戏、打闹的形象化表达正是表现了水族人对牛的感情,实际也是一种耕作文明的体现。

关于斗角舞的起源有书籍记载。水族祖先看到毗邻的苗族同胞在过节、祭祀的时候,既有欢快的芦笙舞,又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很是羡慕。但当时,水族祖先从外地迁来,没有牛或者舍不得用牛来打斗,于是用竹子、木条做成了牛头,带上头顶俨然就是“牛”的形象,安在斗笠顶端两侧,做成牛头,两人各拿一个,模仿牛相斗的架式,跳起了“斗角舞”。

“斗角舞”的道具最先是在斗笠上装置一对特制的牛角,舞者双手执斗笠而舞。后来,又镶嵌上两面小镜子作牛的眼晴,斗斗笠下端缀着饰以自鸡毛的花布条,后面钉上一块长绸布遮盖舞者的背部,使道具更加美观。表演时,舞者抖动道具,阳光下“牛眼”闪烁发光、鸡毛花布条翻飞摇曳,如瞪起双目、凶猛待斗的牯牛。乐声一起,另一条“牯牛”一跃而起,飞奔而来,两角嘎地一声相碰,然后,或抵或拉,忽高忽低,又闪、又转,斗得难解难分。

三都境内的怎雷水寨一到过年、过节,水族将一起跳斗角舞。斗角舞一般由五把芦笙,五支莽筒伴奏。吹芦笙者边奏边舞。由最小的一把芦笙领舞。舞蹈的唯一道具是竹篾制作的“牛头”,前部拴上鸡毛裙,后部披彩色绸布。

两个拿“牛头”道具的舞者半蹲着身子,随着芦笙的曲调声旋转起舞,另有五个男扮女的“姑娘”,头上戴着用三根白鸡毛、一根野鸡毛和竹篾编成的帽子,腰里拴着有白鸡毛的花裙子伴舞。舞蹈动作幅度大,显示了水族人民粗犷奔放的性格。

2010年,在三都列出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斗角舞、角鼓舞等都位列其中。相信,在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不管是生活中的传承还是舞台上的演绎,水族舞蹈一定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相关参考

水族的禁忌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水族禁忌

建房禁忌:造屋动工,忌在水书上的凶日;楼屋朝向,忌朝穷山恶水;砍伐大梁之树木,要使树木倒下时,树梢朝上,树头朝下,忌梢下头上;大梁忌被人畜踩踏跨越;盖房以三、五、七间为吉,忌盖双间房屋;忌在大门两侧开

水族人是怎样饮酒的 水族酒文化

饮酒风俗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水族好客有着悠久传统,轮流过端就是热情好客的文化表露。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他们在杀猪时

水族人对于结婚有着怎样的习俗 水族婚俗

水族实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水族多“聚族而居”,汉文化传播输入之后,才出现姓氏,但同一姓氏并不一定是同血缘关系。因此个别地区虽出现同姓通婚现象,但依然格守“同宗不娶”的原则,即使相距千里之外,相隔数

水族人是怎样过他们的铜鼓节的 水族节日

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总人口近30万,主要聚居在都柳江、龙江上游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每年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卯日,是都匀市内外(即基场、阳和、奉合)水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水语叫“借念

水族人是怎样过他们的铜鼓节的 水族节日

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总人口近30万,主要聚居在都柳江、龙江上游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每年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卯日,是都匀市内外(即基场、阳和、奉合)水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水语叫“借念

水族人对客人有着怎样的习俗 水族习俗

淳朴、忠厚的水族人民,素有热情待客的优良传统,他们对于亲戚朋友,那怕是素味平生的不速之客,都会尽其所有,以礼相待。贵客登门,主人一家皆立刻起身躬迎。并把客人引到火塘边,让以上座,继而敬烟,烹茶,问安。

水族人的婚礼有着怎样精彩过程 水族婚俗

择日水族青年男女结婚要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然后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去较丰富的聘礼。聘礼中选择吉日,然后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去较丰富的聘礼。嫁妆聘礼中除现金外,一般还有猪肉、红糖、项圈、衣服、首饰等。女方则根据

水族端节有着怎样的传说 水族节日

相传,在很古的时候,水族人背着铜鼓,扛着锄头犁耙成群结队地去逃荒,可是到广东和广西都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搬到哪里都不合心。大伙儿正在发愁的时候,天上飞来了一群诺仙术(诺仙术是水语中的一种鸟名,估计是凤凰

水族端节有着怎样的传说 水族节日

相传,在很古的时候,水族人背着铜鼓,扛着锄头犁耙成群结队地去逃荒,可是到广东和广西都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搬到哪里都不合心。大伙儿正在发愁的时候,天上飞来了一群诺仙术(诺仙术是水语中的一种鸟名,估计是凤凰

水族的酒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 水族酒文化

水族自称“虽”,汉语译称“水”,是全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古骆越人的后裔,水族人民喜食糯米,除一部分做成糯米饭,大多都是用来酿制糯米酒。水族的酒味美甘醇,特别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九吁地区的九吁酒,更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