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景晟人物简介

Posted 化学

篇首语:只愿我永远在爱里,不断地学习,即使悲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景晟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李景晟人物简介

·李景晟



李景晟,有机及高分子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他长期从事杂环有机化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的研究工作,在有机锡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和磷腈聚合物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

李景晟,字真一,1906年7月30日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1915~1918年在安徽舒城县立第二小学学习。幼年受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教育,立志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路。1918年在合肥工业学校(后改为安徽省第六师范学校)就读一年后,转学天津南开中学。在这6年中,他不仅奠定了扎实的学业基础,而且树立了强烈的爱国民主思想。1924年,考入金陵大学化学系。1925年五卅运动后,因不满教会学校崇洋媚外的教育,集体转学至东南大学(后改名为中央大学)。1928年获中央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留学。192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硕士学位,由论文指导教授赖辛 (M.Rising)推荐为美国西格玛赛(Sigma Xi)学会会员,并留校任教。1913年被美国化学会接纳为会员。1931年入伊利诺大学研究院深造,1934年夏获博士学位,被美国斐·兰姆达·艾普西隆(Phi Lambda Upsilon)学会(荣誉化学学会)接受为会员。他的博士论文由于在杂环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被评选为伊利诺大学优秀论文。经论文指导教授推荐,他被留校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李景晟为实现其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回到祖国。

李景晟回国后,因深感家乡安徽的教育落后,婉言谢绝了浙江大学的聘请,到安徽大学担任化学教授,并任系主任。从此,开始了他长达40余年的教育生涯。

1938年,日军侵占江淮平原后,他西迁四川,先后任重庆国立编译馆编译员,江津国立大学先修班首席化学教员,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理化系教授和系主任。1941年任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和系主任,同时在重庆大学兼课。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校东迁,回到南京,继续任教于中央大学,并利用休假期,与金善宝、吴大榕等教授一起应邀到无锡江南大学任教,曾兼任化工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李景晟继续在南京大学 (前身为中央大学) 任教,先后担任过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高分子化学教研室主任和化学系副主任。1955年起,担任南京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江苏省第二届政协委员。1964~1968年,任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3~196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南京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景晟曾积极参加学会建设。从1934年起,他就是中国化学会会员,1947~1951年担任《中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Vol. 15—18) 编委。1949年以后,他担任过南京市化学会理事长和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等学会领导工作。1963年,他参加了全国高分子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这些活动,对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都有过贡献。

毕生从事化学教育工作,培育了大批科技人才



李景晟毕生致力于高等教育和有机及高分子化学的研究。他曾在8所高等院校执教,前后达40余年,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在解放前近15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讲授过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分析、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制备及有机化学专题等多门课程,并编写了大量的讲义和教材。同时,他对有些院校的创建也作出过积极贡献。

李景晟在南京大学化学系担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后,从专业规划、教学作风到科学研究、实验室管理等,都亲自过问。1960年,南京大学化学系设置高分子化学专业,尽管他当时已52岁,毅然接受了组建高分子专业的任务。从长期从事过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机化学专业转到高分子化学专业,经常通宵达旦查阅资料、编写教材。

李景晟在担任教研室主任和副系主任期间,从师资队伍、科研选题、梯队建设到实验室建设、教材编写,他都踏踏实实地做过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为了组织好教学和科研队伍,他不遗余力地引进人才。为了设计好化学楼,他亲自带队到兰州等地进行调查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李景晟坚持开门办学和理论联系实际。他曾多次带领青年教师与学生下厂,从生产实践中汲取丰富的知识。1960年,他带领3名教师、80名学生去无锡有关工厂搞技术革新,解决了有关工厂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并获得“技术革命先进工作者”奖状。70年代以后,他不顾年迈体弱,仍经常下厂,在这段时间内他经过深入调研,写出了有关涤纶生产的长篇调研报告。

李景晟在执教中的一个特点是,重视介绍国外的科研成果和重要论著。他本着“洋为中用”的精神,主持翻译了许多外国的专著和论文,如盖尔曼(H.Gilman)等主编的多卷经典著作《有机合成》等。李景晟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他不仅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而且经常亲自编写。他曾经编写过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有机分析等讲义,其中《有机化学》经修改后曾作为高等学校统编教材出版。他所编写的教材,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联系实际,深受师生的欢迎。60年代以后,他担任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分子丛书”的编委和科学出版社“高分子科学丛书”的编委。为了培养中青年教师,他不仅严格要求,而且热情帮助,并为他们修改教案和教材。即使在病榻上,他还用那颤抖的手赶写着“化学文献”课的讲稿,不幸病逝,这部讲稿未能完成,但他的献身精神一直令后人缅怀。

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有些学生已成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研究有机锡、有机硅聚合物和磷腈聚合物做出贡献



李景晟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外,还长期从事杂环有机化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的研究。早年他从事过濮氏合成法(Perkin reaction) 和联苯衍生物旋光性的研究工作,后来又进行过杂环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发表了有关四氢噻唑酮衍生物等的学术论文多篇。1958年起,他在有机化学教研室里设立高分子课题组,开展了防水布、防火布、含硅氧金属键的有机硅化合物、SiCl4改性酚醛树脂、含氯环氧树脂和高分子助剂等方面的研究。1960年成立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后,接受有关部委的任务,他领导开展了磷腈耐高温橡胶、含锡有机玻璃、防护涂料和防水布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他还组织力量,研究有机硅聚合物、定向聚合和高聚物力学性质、电学性质,建立元素高聚物中元素定量分析方法和差热分析实验室。他是许多课题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在总结成果和发表论文时,他总是坚持不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

李景晟身居系、室领导岗位,为办好系、室呕心沥血,从不计较这些工作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学术工作; 在引进人才时能从大局出发,概不考虑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地位; 一生廉洁奉公,仗义执言。李景晟的这些优良品德,至今仍为众人所称道。

简 历



1906年7月30日 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

1924—1928年 在金陵大学攻读二年后转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化学学士学位。

1928—1929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29—1931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任教。

1931—1934年 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4—1936年 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任教。

1936—1938年 任安徽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

1938—1941年 在四川江津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理化系主任。

1941—1949年 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兼重庆大学化学系教授。

1949—1976年 任南京大学教授、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高分子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学系副主任。

1976年10月10日 病逝于南京。

主 要 论 著



1 Li C. C.,Adams R. Stereochemistry of Diphenyls. XL.The Effectof Temperature and Solvent on the Rate of Racemization of 2-Ni-tro-6-carboxy-2′-alkoxydiphenyls. J. Amer. Chem. Soc.,1935,57: 1565—1569.

2 李景晟,彭世珂,余学海等. 四氢噻唑酮-[4]衍生物Ⅰ:2-亚氨基及2-氧代-四氢噻唑酮-[4]与一些芳醛的缩合作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 (2): 63—73.

3 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组译. 有机合成(第一集)(盖尔曼,勃拉特编).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9.

4 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组编. 有机化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5 李景晟,顾庆超.聚[联二苯并咪唑-双(对-次苯基)苯基膦氧].南京大学学报(化学),1963,(2): 77—79.

6 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组译.有机合成(第二集)(勃拉特主编).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64.

7 李景晟,余学海,刘仁新. 氯化磷腈的合成Ⅰ:催化剂对聚氯化磷腈合成反应的影响.1964年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南京: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1964.

8 李景晟,余学海,顾庆超等. 四取代三聚二氯磷腈与双官能团化合物的缩聚反应Ⅰ:1,1,3,5-四胺基-3,5-二氯三聚磷腈与二元酚的缩聚反应. 1964年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 南京: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1964.

9 李景晟,林思聪等. 电子器件包封用聚硅氧烷树脂的合成. 高分子通讯,1978,(2): 124—125.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景隆的主要事迹 李景隆的人物生平 李景隆的人物简介

  本名:李景隆  字号:小字九江  所处时代:明朝www.cha138.com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成就:靖难之役南军主帅李景隆——靖难之役南军主帅  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明太祖

历史人物 明朝将领李景隆简介 李景隆是怎么死的

  李景隆是明朝将领,为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生卒年不详,字九江,为江苏盱眙人。承袭曹国公爵位之后,受到建文帝重用。  李景隆早年的时候喜欢读兵书,加之举止雍容,因此受到明太祖的重用。“长身,眉目疏秀,

明朝将领李景隆简介 李景隆是怎么死的?

  李景隆是明朝将领,为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生卒年不详,字九江,为江苏盱眙人。承袭曹国公爵位之后,受到建文帝重用。  李景隆早年的时候喜欢读兵书,加之举止雍容,因此受到明太祖的重用。“长身

历史人物 隋朝仪同三司、滑国公李景简介,李景是被盗贼杀害的吗

人物生平李景,字道兴,是天水休官人。他父亲叫李超,是北周时期应州、戎州刺史。李景长得奇异壮美,体力强于一般人,长着漂亮的长胡须,骁勇而且又擅长射箭。李景在灭亡北齐的战役中出了很多力,授予仪同三司的职位

知名人物 李景文人物简介

·李景文李景文,林学家,森林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教学与林业科学研究工作,对东北原始红松混交林的类型、更新、生长,以及结构和动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特别是他以近50年积累的丰富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以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李景兰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李景兰国籍:中国出生地:甘肃永靖县出生日期:1927(历史lishixinzhi.com)逝世日期:1992性别:女人物生平李景兰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40多个春秋,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教

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南军主帅李景隆简介

明朝人物本名:李景隆字号:小字九江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盱眙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主要成就:靖难之役南军主帅官职:太子太师爵位:曹国公李景隆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

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李景隆是朱棣的大功臣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景隆是建文帝阵营的人,为什么说他是朱棣的大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景隆是一个神奇的将军,他自己明明是建文帝阵营的人,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统率大军

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李景隆是朱棣的大功臣

今天全榜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景隆是建文帝阵营的人,为什么说他是朱棣的大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景隆是一个神奇的将军,他自己明明是建文帝阵营的人,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统率大

李景隆是谁?李景隆为何背叛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十分著名,他靠着起兵造反而当上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威名赫赫的皇帝,却在称帝之后封了建文帝的心腹大将李景隆为第一大功臣,他为何这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