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刘知新人物简介

Posted 化学

篇首语:我活着是为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刘知新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刘知新人物简介

·刘知新



刘知新,化学教育家。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杂志的创建人之一,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两个学术组织的领导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学论专业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多年致力于化学教育研究工作,为促进中国化学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师范及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知新,1928年4月18日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其父刘耀宗于1933年参加著名乡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在定州市开展的平民教育试验区的教学工作。所以刘知新在童年就受到图文并茂的平民教育读本的熏陶。1948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入大学后,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参加护校、迎接北平和平解放及参加开国大典庆祝大会等。1949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留校工作任助教,并去附属中学兼课。197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1983年开始招收化学教育(化学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热心化学教育 着力编好教材



1953年,我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办好高等师范,实为当务之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编写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化学教学法讲义》。从联络河北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学院和北京市女九中等校的化学教师参加编写到统编、定稿交付打印及进行试教检验(两轮),刘知新是主力。1956年,该讲义修编定稿,交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采取高师与中学合作编著的教科书。

1978年,刘知新接受校系交付的重建化学教学法教研室的任务。他赶写出新的《化学教学法》讲义,并尽力多承担教学任务,取得突出成绩,被系领导人誉为:“超负荷承担任务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共产党员。”1982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积极分子,198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1984年被评为中国化学会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刘知新在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中,宣讲并实行三条方法论原理:即努力学习并确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重视实践经验,积累典型的教学范例;关心国内外化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在1983年招收化学教育(化学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后,这些思路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他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化学教育学概论》、《现代教学论选读》等学位课程,使多年积淀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得以在培养人才中生根开花。刘知新培养的硕士生和进修生多人已成为骨干教师。从1984年开始,刘知新承担国家教委“六五”重点项目《中小学学制、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实验与研究》子课题——“‘五·四’学制化学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实验与研究”,带领和指导青年教师在北京师大二附中进行试验。随后,又接受了国家教委交付的任务,参与拟订《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初审稿)》(1988)。这份教学大纲为在化学科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编写义务教育教材和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评估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同时,刘知新团结教研室的教师和附中试教老师,编写了“五·四”学制《化学》课本和《化学实验》课本共4册,陆续在山东省诸城、烟台等地区推广使用,受到中学师生的欢迎。

为了适应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学法课程教材建设的需要,刘知新接受了编写教材的任务。他认为:“这门课程是以广大化学教师的宝贵经验为基础,并经过理论概括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的。”“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生掌握化学教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培养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在邀请作者、拟定编写纲目及编审组会议审读、研讨,到分工执笔编著、统稿、定稿的过程中,刘知新均投入了大量精力,使教材成为精品。他主张将此课程名称改为“化学教学论”。这一建议被1988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的“高等师范学校本科化学专业化学学科基本要求审订会”的与会化学教育组的教授、专家一致接受,并向会议领导小组建议将“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定为与“化学教学论”并列的一门必修课。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5位教授、专家的合作下,《化学教学论》一书编写成功,并与由王希通主编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于1990年同年出版。经过5轮试用,《化学教学论》一书被评价为“代表当前本学科发展水平的好书”,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从1979~1996年的18年中,刘知新共撰著(含主编、合著)专著6部、教材和教师用参考书18部、论文38篇。其中,《基础化学实验大全》(上册、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获华北地区第四届优秀图书二等奖,北京市委宣传部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颁发的科技类图书二等奖;《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刘知新,王建成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化学》中的2部,另有4部也由刘知新任主编。该“书系”获1997年国家优秀图书提名奖。

刘知新开展化学教育教学研究,学术思想务实图新,认为:“化学教育学是研究化学教育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是在化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化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化学教育体系,包括各类型、各层次化学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化学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手段,以及科学管理等。”宜为高师本科生开设“化学教学论”或“中学化学教育研究”;对研究生和进修生可开设“化学教育学概论”这类课程,使后者能“从化学教育体制、化学课程论、化学教学论、化学学习论等领域,打好理论基础,提出研究课题,介绍研究或发展趋向,与其他必(选)修课相配合,促进学习者研究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一心耕耘 为办好《化学教育》而奉献



刘知新从1979年5月起参加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杂志的筹办工作,协助第一届主编陈光旭教授开展工作。他积极联系专家、学者组建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后改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化学教育》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他还担负《化学教育》稿件的加工、校对,以至下厂核红等具体编辑出版工作。他认为:“编辑这一行当是人类文化积累,继承和延续发展中的、不署名的著作家,正是由于他(她)们日以继夜的劳作,方有可能把精神文明的光芒洒遍社会的各个角落。各门科学的躬耕者群体中,有许多著名的学者、著作家,这其中,就包括着一批从事编辑工作的著作家。”刘知新从1985年任《化学教育》杂志副主编,1987年主编不幸谢世以后,他被聘为主编。他依靠编委集体,努力发扬第一、二届编辑委员会确立的主要栏目的特色。由于1986年《大学化学》杂志创刊,《化学教育》杂志新辟了“教改试验与信息”、“标准化考试”、“现代化学讲座”等栏目,较有份量地报道了我国中学化学教育改革试验与研究成果,以及“高考标准化考试”试点的经验和成果,在我国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使广大读者从化学学科的角度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一先进的决策思想的发展与实施方向,1988年又新辟了“化学与社会”栏;1992年开辟了“课程与教材研讨”栏,有针对性地报道了中学和高师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新鲜经验;在“调查报告”栏发表了若干篇数据翔实、有分析、有见地的基础研究性质的专题调查报告。1994年起,《化学教育》改为月刊,为了发展刊物特色,又开辟了关于化学教育的“专论”栏和“特级教师谈教学”栏。

刘知新坚持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甘做人梯和铺路石,自1993年退休后,仍孜孜不倦地为化学教育事业而尽心尽力,受到了同行们的尊敬和赞扬。

简 历



1928年4月18日 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

1952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留校任助教,同年在北京师大附属中学三部兼课。

1956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讲师,同年加入中国化学会,当选为北京化学会理事会理事。

1962—1965年 在北京师大附属女子中学兼课,并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1979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同年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参与筹办《化学教育》杂志事宜。

1980年 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并在主编领导下主持编辑部工作。

1983年 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1984年 任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1985年 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学教育》杂志副主编,同年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化学科审查委员。

1986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廿二届理事会理事。

1988年 任《化学教育》主编;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90年 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廿三届理事会理事。

1991年 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1992—1997年 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学教育》杂志第三、四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第三、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主 要 论 著



1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学法教研组等. 化学教学法讲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 刘知新.试论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化学通报,1962(3):54~58

3 刘知新.中学化学教材教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4 刘知新.发展化学教育学之我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1985,2:79~81

5 刘知新.试谈化学教育的目标和课程设计:数理化信息丛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421~449

6 刘知新.试谈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化学教育,1987,6:31~43

7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8 刘知新.从高师本科化学教学论看理科学科教学论的目的、任务和师范训练.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增刊,19~21

9 刘知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再探.化学教育,1996,10:5~7

10 刘知新,王治浩.化学教学系统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知远简介生平 后汉高祖 刘知远 反契丹的先行者 刘知远

  中文名:刘知远  别名:刘暠  国籍后汉  民族:沙陀族  出生日期:895年  逝世日期:948年  职业:军阀→皇帝  主要成就:收复中原,建立后汉  庙号:高祖www.cha138.com 

历史人物 刘知远刘知远简介

五代十国天子中文名:刘知远别号:刘暠国籍:后汉民族:沙陀族出生日期:895年死日期:948年职业:军阀→天子重要造诣:光复华夏,竖立后汉王朝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天子陵墓:睿陵(今禹州市苌庄乡

历史人物 刘知远的人物生平 刘知远的历史评价

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947年―948年在位),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人物生平>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刘知远移镇汶阳,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

历史人物 刘知几的个人生平 刘知几的主要作品

刘知几(661年-721年),唐朝史学家、学者,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人物生平>公元661年,刘知几出生。>唐高宗永隆元年(

历史人物 刘知几是谁

刘知几是谁?刘知几有哪些历史著作?  刘知几生平介绍: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历史人物 刘知几是谁

刘知几是谁?刘知几有哪些历史著作?  刘知几生平介绍: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历史人物 唐末五代后梁大彭郡王刘知俊简介,刘知俊因何遭人逮捕斩杀

生平经历勇冠诸将刘知俊少年时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最早在感化节度使时溥手下当小校,因有勇力,甚为时溥器重,但后来又因太有智谋而受到猜忌。大顺二年(891年),刘知俊怕被时溥所杀,率所部二千人投奔宣武节

历史人物 刘知远的历史评价

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947年―948年在位),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人物生平>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刘知远移镇汶阳,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

历史人物 刘知远曾是马夫,绑了一个妻子最后成皇帝

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知远。>刘知远是后汉开国皇帝,他跟汉朝刘邦一样,出身也很低微,当然这两人并没有丝毫关系,只是恰巧同姓而已,刘知远一开始是个马夫,在李嗣源手下养马。>有一天,刘知远牧马

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皇帝,后汉高祖“刘知远”简介

生平经历追随敬瑭刘知远,生于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宁二年),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后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