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徐寿人物简介

Posted 化学

篇首语:安全感,不是来源于爱,而是偏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徐寿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徐寿人物简介

·徐寿



徐寿,中国近代化学的先驱者。毕生从事翻译西方近代化学书籍的工作,编辑了 《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其中许多化学名词沿用至今。他参与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讲授科学技术的学校——格致书院并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第一部科技方面的定期刊物 《格致汇编》。

徐寿,字雪邨,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 (1818年2月26日) 出生于江苏无锡钱桥社岗。

徐寿先世曾为无锡望族,到其曾祖父时,家道衰落。徐寿的祖父徐审法,耕读外兼理商务,勤俭持家,家道渐裕。徐寿父亲徐文标,27岁时早逝。徐寿年方5岁,在母亲宋氏抚养下长大成人,故徐寿一生事母尽孝,远近闻名。

徐寿原娶盛氏,生一子,名大吕。盛氏夫人早卒,继娶韩氏,又生二子,名建寅、华封。

少年徐寿,禀性耿直纯朴,刻苦耐劳,在清贫家中,安之若素。弱冠之时,曾书铭于左右:“不二色,不妄语,接人以诚”,“毋谈无稽之言,毋谈不经之语,毋谈星命风水,毋谈巫谶纤纬”。他无意于仕途,对律吕、几何、重学(力学)、矿产、汽机、医学、光学及电学兴趣甚浓。

19世纪中叶,道光后期,正是鸦片战争甫经屈辱性的结束。国人痛感泱泱大国之赢弱,深信西方列强船坚炮利,有识之士纷纷转向西学,希冀以此救国。

道光二十三年 (1843年),26岁的徐寿与同乡算学家华蘅芳结伴去上海探求新知。那时,英国教士伟烈亚力(WylieAlexander)在上海开办了墨海书馆,聘请算学名家李善兰翻译物理、动植物、矿物、生理等西学书籍。徐寿和华蘅芳曾向李请教质疑。回乡时,他还购得一些静电仪器在家中做实验。他曾为华蘅芳之弟华世芳表演过一次科学游戏。他叠了一个小纸人,然后用摩擦过的圆玻璃棒指挥小纸人舞动,使年幼的华世芳惊异之极,狂笑不止。徐寿还曾将自己的水晶图章磨成三棱柱以替代当时难以得到的三棱玻璃,验得“光分七色”。

咸丰五年(1855年),墨海书馆木版刊印了英国医士合信(Hobson Benjamin) 所著《博物新编》中译本。该书虽知识零散,但内容涉及很广,载有矿物、汽机、医学、物理等知识,徐寿再次到上海时,得到了此书,如获至宝,并深为其中内容所吸引。他知道了养 (氧)、淡 (氮)、炭 (碳) 等化学元素知识和一些化学实验方法。尤其使他感兴趣的是书中的造船技术和汽机原理,他曾依照书中的一个略图试制汽机小样,还设想要造一艘汽机轮船。徐寿的制造技能曾蜚声江南。

设计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咸丰后期,洋务运动兴起。北洋大臣曾国藩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向清廷保举6人创办实业,其中,44岁的徐寿作为江浙两省中“才能之士,能通晓制造与格致之事者”得到清廷重用。次年,徐寿受曾国藩委派去安庆军械所专办创造事宜。

在安庆,徐寿接受的第一项工作是制造轮船。参与制造的有华蘅芳和徐寿之子建寅。华蘅芳在绘图、测算、和配置动力等方面给予他极大帮助,建寅也“累出奇思以佐之”。他们曾到一艘外国轮船上去调查,仔细研究 (蒸) 汽机的工作情况。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制成了一个轮船汽机模型,汽缸直径为1 7/10英寸,转速为每分钟240转。模型运转成功以后,徐寿着手试制一小型木质轮船,于同治二年(1863年)10月开始动工,很快就完成。船身长约3丈,暗轮。新汽机由于设计制作不够完善,不能连续供给蒸汽,轮船只行驶1里。其后,经过技术上改进,始获成功,航速约为一个时辰 (2小时) 25里。

同治三年(1864年),军械所由安庆迁往南京。徐寿等人在前次试制轮船基础上,继续研究改进。一年后,终于完成一艘木质明轮船。该轮船顺水8小时行225里,逆水14小时行225里。曾国藩之子纪泽在乘此船北上高邮时,在船上大书 “黄鹄”二字,“黄鹄”号由此得名。

“黄鹄”号轮船除回转轴锅炉等所需钢材系从海外购进的以外,所有工具和设备均是在没有洋人指导下自己完成的。它是我国造船史上第一艘自制的汽机轮船。

同治五年(1866年)11月初,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即派徐寿到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徐寿、建寅父子乘“黄鹄”号赴上海。

翻译科学书籍 译订化学名词



在上海,徐寿父子从事造船工作多年,为中国的造船工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治七年(1868年),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徐寿父子都参加了译书工作。当时制造局最迫切的是翻译西方科学技术书籍。没有专门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只好由西方传教士口译,由国人笔记成书。

徐建寅与傅兰雅 (J. Fryer) 合作, 首先译出 《运约指》,徐寿与伟烈·亚力合作,于同治十年出版《汽机发韧》;其后,建寅又译《汽机必以》、《汽机新制》;1873年,徐寿转与傅兰雅合作,译出了 《化学鉴原》、《营城揭要》等十余部西方科技书籍。

徐寿是将西方近代化学系统介绍到中国的先驱者,他与傅兰雅合译的《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书为西方近代化学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他译订的24个元素名称如:钡、铋、溴、碘、铱、锂、镁、锰、钼、钯、铂、硒等都已成为标准译名沿用至今。除化学元素名外,徐寿深感化学中还有许多繁难的译名需要推敲,晚年他自己编写了《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和 《西药大成中西名目表》。这两本书籍是在他逝世后才刊行的。

徐寿翻译的化学书籍和其它技术书籍,所采用的原本基本上是西欧各国刊行不久的新书。如《化学鉴原》一书,可以作为徐寿所译化学书籍的代表。原著者是美国韦尔斯(Wells),出版于1870年,当年即由徐寿和傅兰雅合作开译,这是相当及时的。《化学鉴原》在我国影响较大,30年以后出版的 《东西学书缘》还称道它为善本。

徐寿与何了然 (《化学初阶》中译者) 都在翻译近代化学书籍和化学名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创建格致书院,主持《格致汇编》



格致书院创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我国第一所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场所。徐寿受托具体修订了格致书院的章程,并亲自绘图设计,指导动工兴建。书院的房舍于光绪元年(1875年)落成,院址在上海北海路,即今格致中学校址。

格致书院虽于光绪二年正式开院,但3年以后即光绪五年 (1879年) 九月才正式招收学生,次年春正式授课。据“格致书院会讲西学章程”规定,课程分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门。书院除由徐寿主持对入院学生定期课艺以外,还举办定期科学讲座,书院负责讲化学的另一教习是栾学谦。他在讲授化学知识时,还配合实验表演,收效很好。这种授课方法和风格形成格致书院注重实验的风气。

格致书院从创建到停办,近40年,不但培育了一些科学技术人才,传播了近代科学知识,而且对我国兴办近代科学教育机构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厦门创办的博文书院、宁波创办的宁波格致书院,皆仿效上海格致书院的章程和规模。

在格致书院开办第3年,徐寿与格兰雅合作创办《格致汇编》(The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种科学技术期刊,它的前身是《中西闻见录》(The PekingMagazine),创办于1872年,是一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刊物。改为《格致汇编》后,开始为月刊,后为季刊。虽然到1892年停办时共历时16年,但由于傅兰雅回国等原因,实际上只出版7年。这7年中介绍了不少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对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格致汇编》所刊登的文章,可分为三大类,①论说,②科技新闻(格致杂说),③通讯(互问互答)。所介绍的西方科技知识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是有关化学与化学工艺的篇目。徐寿是一位勤劳的创办人,不仅主持编辑工作,而且自己还积极撰写文章,如《格致汇编》的发刊序言和 “医学论”、“汽机命名说”、“考证律吕说”等专述论文都是他亲自撰写的。

徐寿在上海工作的17年,是他一生中对化学事业贡献最大的时期,尤以译书更为突出。他到上海后不久,洋务运动事业兴盛,山东、四川仿设机器局,争聘徐寿主其事,他认为译书尤急,皆谢绝不往,而使建寅等代行,他自己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化学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徐寿于光绪十年八月初六 (1884年9月24日) 病逝于上海格致书院。

综观徐寿一生的事业,不图科举功名,不求显官厚禄,“以布衣终”。他勤恳地致力于化学事业,勤奋地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做出了贡献,不愧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者。为了弘扬他的学术成就,1984年中国科技史学会等单位在他的家乡无锡举行了 “纪念徐寿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

简 历



1818年2月26日 出生于江苏无锡。

1861年 被北洋大臣曾国藩作为 “才能之士,能通晓制造与格致之事者” 向清政府保荐。

1862年 到安庆军械所开始制造轮船。

1865年 制成中国第一艘轮船—— “黄鹄”号。

1866年 到上海江南制造局,开始翻译西方近代化学书籍。

1874年 参与创建格致书院。

1876年 格致书院正式开院,《格致汇编》创刊。

1884年9月24日 病逝于上海。

主 要 论 著



1 徐寿,伟烈亚力译. 汽机发韧(苏以纳,白劳那原著). 上海:江南制造局,1871.

2 徐寿,傅兰雅译.化学鉴原(韦尔斯原著).上海:江南制造局,1872.

3 徐寿,傅兰雅译.化学鉴原续编(蒲陆山原著).上海:江南制造局,1874.

4 徐寿,傅兰雅译.营城揭要(诸意比原著).上海:江南制造局,1876.

5 徐寿,傅兰雅译.测地绘图(富路玛原著).上海:江南制造局,1876.

6 徐寿,傅兰雅译.西艺知新(诺格德原著).上海:江南制造局,1878.

7 徐寿,傅兰雅译. 化学鉴原补编. 上海: 江南制造局,1879.

8 徐寿,傅兰雅译.化学考质(富里西尼乌斯原著). 上海:江南制造局,1883.

9 徐寿,傅兰雅译.化学求数(富里西尼乌斯原著). 上海:江南制造局,1883.

10 徐寿,傅兰雅译. 西艺知新续刻. 上海: 江南制造局,1884.

11 徐寿,傅兰雅译.宝藏兴焉(费尔奔原著).上海:江南制造局,1884.

12 徐寿,傅兰雅译. 物体遇热改易记 (瓦特斯原著). 上海: 江南制

造局,1899.

13 徐寿,傅兰雅,赵元益译. 法律医学 (该惠连,弗里爱原著). 上海: 江南制造局,1899.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徐寿简介,徐寿简介

  徐寿(1818—1884)  清末科学家。江苏无锡人,号雪|。初为安庆军械所工程技术人员,后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多年,译有《化学鉴原》、《化学考质》等书。系统地介绍了19世纪70—80年代化学知

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简介 徐寿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徐寿  字:生元  号:雪村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中国近代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市郊外  出生时间:公元1818年  去世时间:公元1884年  职业:中国近

历史人物 晚清时中国第一巧匠,徐寿的生平简介,徐寿的一些人物事迹

早年时代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818年2月2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社岗里。徐氏世居无锡,“力田读书”,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农民家庭。徐寿的祖父审发务农的同时兼作商贩,家境日渐富裕。徐寿的父亲文标大

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简介 徐寿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徐寿  字:生元  号:雪村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中国近代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市郊外  出生时间:公元1818年  去世时间:公元1884年  职业:中国近

徐寿辉墓地在哪里 天完皇帝徐寿辉的简介

天完皇帝徐寿辉,生于1320年,卒于1360年,一名真一,又名真逸,罗田多云乡上五堡人,也就是今天的天堂九资河人,原来是卖布的小商贩,1351年8月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一起发动起

徐寿辉墓地在哪里 天完皇帝徐寿辉的简介

天完皇帝徐寿辉,生于1320年,卒于1360年,一名真一,又名真逸,罗田多云乡上五堡人,也就是今天的天堂九资河人,原来是卖布的小商贩,1351年8月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一起发动起

晚清牛人徐寿简介 徐寿的历史功绩

  说起晚清英豪,李鸿章、张之洞、曾国潘等人肯定第一时间浮现大家脑海。本文给大家介绍的晚清牛人不在此列,他是真的牛,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位牛人就是晚清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造了中国第一艘军

历史人物 晚清牛人徐寿简介 徐寿的历史功绩

  说起晚清英豪,李鸿章、张之洞、曾国潘等人肯定第一时间浮现大家脑海。本文给大家介绍的晚清牛人不在此列,他是真的牛,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位牛人就是晚清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造了中国第一艘军

历史人物 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简介 徐寿辉是怎么死的

  汉末有黄巾军起义,元末有红巾军起义,这两只起义军都是不满当朝政府的统治,拉起起义大军,走上暴力反抗道路的农民军。元末的这支红巾军,就是本文的主角徐寿辉一手拉起的。这支起义军后来发展到十万之众,对元

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简介 徐寿辉是怎么死的?

  汉末有黄巾军起义,元末有红巾军起义,这两只起义军都是不满当朝政府的统治,拉起起义大军,走上暴力反抗道路的农民军。元末的这支红巾军,就是本文的主角徐寿辉一手拉起的。这支起义军后来发展到十万之众,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