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汪尔康人物简介

Posted

篇首语: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汪尔康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汪尔康人物简介

·汪尔康



汪尔康,分析化学家。长期从事于分析化学、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仿生膜电化学、界面电化学、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以及电分析化学技术和新方法。在我国首先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脉冲极谱仪和多功能极谱仪,为促进我国电分析化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汪尔康,1933年5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他的童年正值日军侵华,日军占领了他的家乡江苏镇江。汪尔康的父亲是电报局的电报员,不愿为日军卖命,宁可生活拮据也不为侵略者做事,家里依靠变卖为数不多的家产维持生计。汪尔康没读过正式小学、初中,但日军投降,父亲恢复工作后,他却能立即考入初中三年,随后进入高中。不满16岁时他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在学校里,每逢老师讲起那一连串光辉的名字: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居里夫妇……,都会使他心潮澎湃,激励他献身科学,用辛勤的劳动去撷采未知的花朵。1952年,他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当时的东北,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曾被冠以伪满傀儡皇帝“京都”的长春,与繁华喧闹的上海相比,竟是那般狭小、冷清,甚至有些凄凉。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虽使汪尔康有所体验,但在内心他却有着另一个温暖的世界。周围是一大批享有盛誉的学者,还有刚刚从战场上来到科技战线的干部,他们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每时每刻都使他感到有一种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唤起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心。

1955年,汪尔康被派去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极谱研究所学习深造。这是他又一次冲刺的新起点。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在当时极谱这个崭新的领域,为祖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三年期间,汪尔康不但充实了自己的基??知识,而且对极谱学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为后来在国内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汪尔康以获得化学副博士学位的荣誉,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开始了他攀登科学高峰的新里程。

伴随着祖国成长的风雨历程,汪尔康既享受过幸福和欢乐,也经历过痛苦和磨难。1966年,他参加了匈牙利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带着满身征尘飞回祖国,怎么也没想到,迎接他的竟是??场摧残科学文化乃至人们心灵的十二级政治风暴。应化所数以百计的科技人员被“全面专政”,他自然也“在劫难逃”。出于科学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即使在“文攻武卫”的枪声十分激烈的时候,他也置生命危险于不顾,向科学的未知世界奋力攀登,同千百万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斗争的勇士一样,他在另一条战线上,以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战斗精神,夺回了那被历史耽搁了的金子般的时间。

1977年,汪尔康曾作为第一个中国化学家赴美考察团的分析化学分组负责人赴美考察,并做学术报告。1984年,他应邀赴美在休斯顿大学任客座教授,并参与该校化学系研究生的教学、研究工作。在他多次出国考察期间,在美国、加拿大及欧、亚国家的几十所大学进行了讲学访问,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好评。

1979年,汪尔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生命旅途中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82年起,他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为应化所科研和行政管理做了大量工作。1983年当选为吉林省劳动模范。1986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荣获吉林省“共产党员标兵”称号。他还长期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国家科委发明奖评审委员会特邀评审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长春化学会理事长,长春市科协副主席,国际及亚洲分析化学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会议主席。还兼任6种国际和多种国内学术杂志的编委和《分析化学》的主编。汪尔康现任长春应用化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化学会理事长,忙于大量的学术组织工作和社会工作。

开拓进取 孜孜以求 奋斗终生



“搞科研不能怕吃苦,要孜孜不倦,要奋斗终生”。汪尔康常常以此自勉。

50~60年代,汪尔康在国内用极谱法研究络合物的电极过程和均相溶液动力学,他最先发现了阴离子促使汞电氧化产生氧化波,并提出与汞配合及形成汞盐膜的看法。这一结论被写入极谱学专著书中。他发现钌的极谱动力催化波和吸附催化波,研究了产生机理,提供了以催化波作铂系元素分析的基础。他发现锑(Ⅲ)与各类氨羧配合剂的配合物、锰(Ⅱ)与酒石酸双核配合物等的极谱波,系统研究了配合物的极谱电极过程,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商品水平的脉冲极谱仪、新极谱仪、四电极系统循环伏安仪和线性电流扫描伏安仪,并加以推广,多次获奖。进入80年代后,他创建线性电流扫描法研究液/液界面的方法、仪器,发展多种电化学研究方法,提出离子转移理论的新见解,为国际同行所公认,并因此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他还结合生命科学中的化学问题、环境分析等领域的要求,开辟了油/水界面电化学、生物电化学、液相色谱/电化学的应用与基础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在通常较难检测的检测物的液相色谱/电化学测定方法,系统研究并设计出各类微电极、阵列电极、多工作电极及各类化学修饰电极和水/固化硝基苯界面薄层电化学检测器与液相色谱联用,加深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了解。近年来,又开展了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法、毛细管电泳/电化学以及液/液界面和仿生膜电化学的研究。他是“七五”、“八五”、“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化学方面重大、重点项目的参加者和负责人。他发表论文450多篇,一半以上是用外文发表,影响广泛。由于在电分析化学方面的成就,1997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创新发明奖和伊朗第十届霍拉子米科学优秀奖。

研制多种先进电分析仪器



从60年代开始,汪尔康在研制新型电分析仪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先后在国内试制成功直流示波极谱仪、卡路萨克交流换向器、极谱自动分析仪等仪器。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投产的我国第一台大型脉冲极谱仪,其分析灵敏度及稳定性等指标均达到当时国际最高水平。迄今为止,这种型号的仪器仍然是国内外灵敏度最高的电分析仪器。80年代以来,他和他的研究生一起制成了功能完备的新极谱仪,使半微分和高次半微分极谱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并将该仪器商品化,到现在国内外仍无类似仪器出现。这台仪器一投产就备受国内同行的欢迎,后来还获得了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986年半微分极谱理论的创始人、加拿大电化学家欧得海姆教授来应化所讲学时,曾惊叹这一新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成果丰硕。这台仪器和大型脉冲极谱仪的研制成功以及汪尔康在脉冲极谱法和溶出法分析上的贡献,使他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吉林省科技大会特等奖。

青年的良师益友



为了尽快改变“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科技人员青黄不接、科??队伍素质下降的状况,汪尔康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为中青年科技人员办起了英语补习班。在研究室内,他时时注意对助手和研究生的言传身教,从每一点具体的小事抓起,使他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又在实验方法、设想等方面给予启发指导,彭励他们大胆探索,使青年们能够尽快抓住科研中的核心问题,尽早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成长起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科??人才,成为今天应化所和其他许多单位电分析化学的骨干力量。

汪尔康对青年朋友既热心帮助,又严格要求。他常教育青年朋友立志献身科学事业,不要计较眼前的待遇和享受,给青年讲科学家艰苦奋斗的成长历史,激励他们积极进取,永不满足。他创造条件,争取机会推荐一批又一批研究生出国进修。

多年来,汪尔康为培养年轻人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知识完全倾注在青年人成长的阶梯上。他给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的课题,大多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前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热心帮助,答疑解惑。每一篇论文,他总是悉心指导。他精心编写教材,认真备课讲授,尽心指导实验,严格论文答辩,言传身教,培养教育青年面向世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1978年以来,汪尔康先后培养了硕士生35名,博士生26名,招收了博士后5名。这些学生是一支思想开阔、敢于创新、充满活力的科研生力军。

简历



1933年5月4日 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

1949—1952年 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

1952—1955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实习员。

1955—1959年 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极谱研究所学习,获化学副博士(哲学博士)学位。

1960—1982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0—1982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1982—1984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助理。

1985—1992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1992—1996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

1994年至今 任长春应用化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 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4—1985年 美国Houston大学客座教授。

1988,1992年 法国Bourgogne大学客座教授。

1989年 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

1996—1997年 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7年至今 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

1988年至今 《分析化学》主编。

1984—1989年,1994年至今 《Talanta》编委。

1987年至今 《Microchem.J》编委。

1991—1994年 《Anal.Chim.Acta》编委。

1991年至今 《Electroanalysis》编委。

1997年至今 《J.Environ.Science and Health》编委。

1998年至今 《Anal.Letters》编委。

1985年至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后为召集人。

代表性论著



1 Erkang Wang,Wentao Sun,Yunfa Yang. Potentiometric Stripping Analysis with a Thin-Film Gold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Copper,Bismuth,Antimony,and Lead.Anal Chem,1984,56:1903

2 Wang Erkang,Pang Zhicheng.A Study of Ion Transfer across the Interface of Two Immisoible Electrolyte Solutions by Chronopotentiometry with Cyclic Linear Current-Scanning,Part Ⅲ. Two-Component System.J. Electroanal.Chem.,1985,189:35

3 E. Wang,E. Sun. Ion Transfer of Bromocresol Green across Liquid /Liquid Interfaces.Anal.Chem. 1987,59:1414

4 Erkang Wang,Yuqing Liu. Phase Transfer of the 12-Tungstosilicate Anion across the Water /Nitrobenzene Interface. J. Chem. Soc. Faraday Ⅰ ,1988,84:2289

5 Erkang Wang,Anhua Liu.The Use of Polyaniline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for Detection of Anions in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and Ion Chromatography.Anal.Chim.Acta,1991,252:53

6 Wenfeng Peng,Erkang Wang. Theory of Steady-State Current at Multiple Microcylinder Electrodes Coupled with a Parallel Planar Electrode. Anal.Chem.,1993,65:2719

7 Zhiming Liu,et al.,Erkang Wang. Improvements in the Selectivity of Electrochemical Detectors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Using the Self-Assembled n-Alkanethiol Monolayer-Modified Au Electrode.Anal.Chem.,1996,68:2432

8 Jun Liu,et al.,Erkang Wang,Shaojun Dong. Detection of Hydrazine,Methylhydrazine,and Isoniazi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a Palladium-Modified Microdisk Array Electrode.Anal.Chem.,1996,68:3350

9 Tianyan You,Xiurong Yang,Erkang Wang. Determination of Sulfadiazine and Sulfamethoxzole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End-column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Analyst,1998,123:2357

10 汪尔康主编.21世纪的分析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沈尔康人物简介

·沈尔康沈尔康,航空救生技术专家,我国航空救生技术科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先后领导了我国第一代具有零高度和零速度救生能力的火箭弹射座椅两种型号的设计、生产、定型工作。并为建成大型火箭滑车试验场做了指标论证

傅恒曾请乾隆为尔康许配公主却遭到拒绝,私下里却对尔康疼爱有加

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又带起了一波《还珠格格》潮,《延禧攻略》像是《还珠格格》前传,许多人都跟小编一样,在电视剧中找各种重合的原型人物找的乐此不疲。除了宫廷剧常驻嘉宾乾隆皇帝外,迷人的皇帝小舅子傅恒

历史人物 福康安是不是尔康?历史上的福康安是谁的原型?

曾经占据很多人的童年的一部神剧《还珠格格》,相信大家都还有很深刻的印象,对于其中的男二号“福尔康”也同样记忆犹新。而近来出现的另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当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名字叫福康安,听起来仅有一字之

历史秘闻 金锁被官兵脱到只剩一件肚兜…尔康的话超狠

琼瑶古装剧《还珠格格》经典,重播无数次。前期不难看出金锁很喜欢尔康,并且对尔康充满挂念,只是不敢明白说出来,但为何最后金锁却嫁给了柳青呢?其实这个事情只因尔康在金锁被官兵欺负,只剩一件「肚兜」后说的一

历史秘闻 金锁被官兵脱到只剩一件肚兜…尔康的话超狠

琼瑶古装剧《还珠格格》经典,重播无数次。前期不难看出金锁很喜欢尔康,并且对尔康充满挂念,只是不敢明白说出来,但为何最后金锁却嫁给了柳青呢?其实这个事情只因尔康在金锁被官兵欺负,只剩一件「肚兜」后说的一

历史人物 延禧攻略中富察傅恒儿子福康安原型是谁?他和尔康有什么关系?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名叫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的剧情还是有很多的人在关注和议论,有不少人在说这部电视剧中人物描述的非常细腻,同时人们的刻画和表达也很真实,当然了,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

塞娅选驸马,为啥选尔康就进京,选尔泰却得入赘

塞娅选驸马,为啥选尔康就进京,选尔泰却得入赘?瞧瞧2人的区别小编觉得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一般男性都是不愿意入赘的,在古代的话完全就是一种耻辱,当然放在现代的话也有吃软饭的嫌疑,即便是男女平等,但是

历史小说 《还珠》含香说要侍寝 蒙丹都还没说话…尔康为何反应极大

《还珠格格》中,能招引蝴蝶的含香虽有爱人蒙丹,却被送给乾隆皇帝当妃子,让她相当抗拒,但看到皇帝对自己的呵护后,心态渐渐动摇,有了侍寝的念头;对此,尔康的反应却出奇的强烈,原来隐藏这一私心。含香被送进宫

乾隆帝与大臣之妻的偷情秘闻 “福尔康”是皇子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在位时间(皇帝位上60年,外加3年有余的太上皇)、寿命最长(享年89岁)的皇帝。其一生颇有作为,延续了清朝前期百余年的“康乾盛世”,在用兵连战连捷、巩固拓展疆域的同时,加上连年

历史人物 汪东城资料,汪东城资料

  姓名:汪东城  别名:大东  职业:演员、歌手  国籍:中国  生日:1981年8月24日  星座:处女座  出生地:台湾  代表作:《金粉世家》《京华烟云》 汪东城资料  简介:汪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