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严楚江人物简介
Posted 形态学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严楚江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严楚江人物简介
·严楚江
严楚江,植物形态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植物形态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是中国较早研究植物形态学的学者之一,重要论著有《孢子植物形态学》、《花果形态学》等。他的教学、研究与论著为中国植物形态学的奠基、发展和应用作出了贡献。培养了一批教学与科技骨干人才。
严楚江,字君白。1900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童年回祖籍上海市崇明县。父亲任清朝小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善于写诗绘画。由于受母亲的熏陶,从小就喜欢绘画。中学就读于上海,1922年中学毕业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农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29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了江苏省公费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系留学,师从著名的植物形态学专家张伯伦 (C. J. Chamberlain) 教授。在留学期间,由于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经费不足,公费经常中断,不得不自谋出路,在餐馆洗盘子,在显微镜下绘制科研用图,获得学习费用,半工半读,生活十分清苦。严楚江怀着在科学上超过外国人的决心,勤奋学习,193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3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生物系教授。1937年七七事变后,严楚江到云南大学任教,兼任生物系系主任。1940年,转到江西中正大学生物系任教,除了担任教学工作外,还先后兼任该校教务长、理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严楚江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和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并兼任厦门大学植物形态学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严楚江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把全部心血贡献于学校。他治学严谨、执教严格、讲课语句简练风趣,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誉。曾担任福建省政协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委员,福建省植物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植物形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严楚江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强大昌盛。留美回国后,他怀着科学研究上要敢与外国人比高低的雄心,除教学工作外,一心扑在科学研究上。他主要从事植物形态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这一门理论科学,是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各种器官形成的过程,来探讨植物的起源与演化。在1929年发表了 《梧桐花朵解剖及其两性分异》后,陆续发表了 《梧桐心皮的开裂》、《茶藨子花的发育和果实的维管束解剖》、《杨梅花果的构造与发育》、《荔枝花果的维管束解剖》等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因而于1950年成为国际植物形态学会会员,当时会员中只有两位中国人。1953年严楚江到厦门大学任教,前校长王亚南认为这是我国和我校的荣誉,决定由厦门大学代付会费,因此,学校每年均收到国际植物形态学会寄来的每期 《Phytomorphylogy》 杂志,直至他逝世止。1951~1953年,严楚江连续出版了植物形态学第一编 《藻类植物》 (1951)、第二编 《菌类植物》 (1951)、第三编《苔藓植物》(1951)、第四编《蕨类植物》 (1953) 四本著作,因印数不多,供不应求,读者多次建议再版。后来合为一册,取名 《孢子植物形态学》。这部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原始的低等植物到进化的高等植物的各类植物形态、构造和生活史,以及植物界的起源与演化。在这部著作的研究取材方面,他尽量采用本国植物,其中多数标本是他亲自采集和切制的,同时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生态分布。为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贯彻科学为生产服务的精神,凡属我国特产和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他都选录进书中。这部著作在1959年出版,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列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十本书之一。该书出版后被我国不少高等院校选作植物学、植物系统学的教材。
花果形态解剖研究独树一帜
自1953年起,严楚江在厦门大学任教,1955年得到校、系领导的支持,创建了植物形态学研究室,科研工作开展得非常活跃。1955~1956年两年间,他发表了 《形态学中的植物演化问题》、《菱的吸收叶究竟是什么》、《梧桐细胞的无丝分裂》、《梧桐花两性分异的讨论及其表皮形态的研究》等四篇论文。这些论文的发表不仅为我国植物花果形态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也为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及农林等应用科学提供了参考资料。60年代初期,在花果形态解剖方面,国内除了某些专题研究和报告之外,还没有专门著述。严楚江就想以我国经济植物为材料,写一本花果形态解剖著作,1962~1963年间,他着手总结30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就花、果和种子的构造、发生、起源以及演化著成我国第一本《花果形态学》专著,这本著作对于植物学理论和农业生产实践都有重要参考价值。1964年由厦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厦门市第一印刷厂印刷的 《厦门兰谱》是严楚江晚年的著作,当时他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他不顾疾病、不论寒暑,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从采集、压制标本,到分类鉴定、摄影等工作均亲自动手,还悉心调配绘图颜料,亲笔作画,历经3载,终于在1964年初步完成这部图谱,他从中选出品种稀少或较为原始以及新发现的种、变种先行付印。这部著作不仅对兰花的形态、结构、分类检索作了系统、准确的描述,指出并纠正了前人著述中的种种谬误及不当之处,还以水墨丹青为各兰株绘制精美的彩图,具有科学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第一部分印出后,受到国内外园艺工作者的赞赏。直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四川及福建的许多单位,时常来联系购买,购不到的要求重印。10年浩劫,严楚江的 《厦门兰谱》著述工作被迫中断。严楚江逝世后,所遗留的 《厦门兰谱》,除已印出的第一部分外,还有尚待后续的资料手稿,为缅怀他的业绩,厦门大学生物系借厦门大学成立70周年《南强丛书》刊行之机,重印已有完整描述的第一部分,并从未及发表的遗稿中,选出32种已描绘的彩图,合为一册,于1990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厦门大学首批16本《南强丛书》之一。这本专著1992年在首届高校出版社图书评奖中获学术著作优秀奖。
关心青年,严格要求,培养了一批人才
严楚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治学态度严谨,他也十分珍重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始终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开过高等植物形态解剖学等课程,还指导每届本科生毕业论文。他讲课概念清楚,条理分明,语句简练风趣,很受学生欢迎。1954年9月,他开始培养植物形态学研究生、进修生,亲自开设了藻菌植物形态解剖学、中国经济植物解剖学、专业英语课程。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经常到实验室了解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做论文的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他性格直爽,学生如有错误,则当面提出批评。严楚江十分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除学习、进修外,极为重视他们实际能力的锻炼,使年轻教师通过教学、科研实践,很快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我国植物学领域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科研??术骨干。
几十年来,严楚江为祖国的教育科学事业辛勤地工作,虽几次受极“左”思潮、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的冲击,但仍念念不忘科研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得知党将为他彻底平反之后,他更加精神振奋,想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科学事业再作贡献,1978年10月9日由于旧病复发与世长辞。严楚江离开人世已经十多年了,但他的高度的事业心与顽强的工作精神,将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简历
1900年10月1日 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
1922~1926年 在南京东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获农学士学位。
1926~1929年 任南京东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助教。
1929~1930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系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30~1932年 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2~1934年 任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4~1936年 任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6~1937年 任河南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7~1940年 任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0~1949年 任江西中正大学生物系教授,先后兼教务长、理学院院长。
1949~1951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1~1952年 任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3~1978年 任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
1978年10月9日 逝世于厦门。
论著
1 严楚江 (Yen,T. K) Observation on the sex differentiation and flower anatomy of Firmiana simplex. Contr. Biol. Lab. Sci. Soc. China. 1929,5 (3): 1—25.
2 严楚江 (Yen,T. K) Carpel dehiscence in Firmiana simplex. Bot. Gaz,1932,93(2): 205—212.
3 严楚江 (Yen,T. K) Floral development and vascular anatomy of the fruit of Ribes aureum. Bot. Gaz,1936,98 (1): 105—120.
4 严楚江 (Yen,T. K)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lower and the fruit of Myrioa rubra. S. &Z. Peking Nat Hist. Bull. 1950,19 (1): 1—20.
5 严楚江(Yen,T. K)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the vascular anatomy of the flowers and fruits of Litchi chinensis and Euphoria longana. Peking Nat. Hist. Bull,1951, 19 (4):417—425.
6 严楚江. 形态学中的植物演化问题.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55, 3 (3):106—123.
7 严楚江. 菱的 “吸收叶” 究竟是什么.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5, 3 (5):42—48.
8 严楚江. 梧桐细胞的无丝分裂.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56, 4 (1): 1—8.
9 严楚江. 梧桐花两性分异研究的讨论及其表皮形态的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4 (1): 9—15.
10 严楚江. 孢子植物形态学. 北京: 高教出版社,1959.
11 严楚江. 花果形态学.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64.
12 严楚江. 厦门兰谱.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严延年的主要事迹 严延年的人物生平 严延年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严延年 字号:次卿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汉 籍贯:东海下邳(今江苏睢宁) 职业:官员 官职:涿郡太守 人物生平 初为郡吏 严延年的父亲担任丞相属官时,严延年在丞相府稍微
历史人物 严君平的主要事迹 严君平的人物生平 严君平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严君平 别名:庄君平、严遵、严子陵 所处时代:汉朝 信仰:道家思想 出生地:成都 职业:思想家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因势导之以善,蜀人爱敬 代表作:《老子指
本名:严光 别称:庄光、严遵 字号:字子陵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余姚 出生时间:前39年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41年 主要作品:《老子注》二卷
知名人物 严独鹤生平故事简介,严独鹤历史评价,严独鹤怎么死的?
严独鹤,名桢,字子材。生于1889年10月3日(清光绪十五年九月初九)。浙江桐乡人。他幼年家境清贫,刻苦攻读。十五岁考取秀才,十六岁肄业于上海广方言馆,习英文及数、理、化各学科。十九岁丧父,不得不谋职
历史人物 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简介,严子陵与严子陵钓台有何故事
人物生平严光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并在平乐山上写出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
历史人物 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简介,严子陵与严子陵钓台有何故事
人物生平严光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并在平乐山上写出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
【生卒】:约公元前1世纪【介绍】:西汉时期哲学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姓庄,名遵,字君平;汉明帝的名字为刘庄,中国古代讲究避讳,即不得称帝王的名字,班固作《汉书》,将庄君平的姓改写为“严”,称其
历史人物 李严简介 李严结局怎么死的 李严和诸葛亮 李严为何被废为平民
中文名:李严 别名:李平,李正方 国籍:中国(蜀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阳 逝世日期:公元234年www.cha138.com 职业:官员、将领 主要成就:参与制定《蜀科》 官
·严志达严志达,数学家。长期从事李(Lie)群、李代数以及微分几何领域的研究,在特殊李群的拓扑,实半单李代数的分类理论等方面获重要成果。在把微分几何理论应用于研究齿轮啮合问题方面颇有建树。严志达于19
藤野严九郎(FujinoGenkuro),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逝世于1945年8月11日,是日本的医生、教师,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