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印永嘉人物简介

Posted 化学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印永嘉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印永嘉人物简介

·印永嘉



印永嘉,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学。长期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对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物理化学教材做出了贡献。

印永嘉,1931年9月21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48年在江苏省立常州中学高中部毕业后,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化学系,曾参加过地下党所组织的进步学生活动。上海解放后,他转入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1952年毕业后,分配到当时在青岛(后迁到济南)的山东大学化学系工作,一直到现在。

印永嘉到山东大学化学系工作的第一年,是参加分析化学的实验辅导和工业分析实验室的筹建工作。1953年他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山东大学联合组织的渤海地区的鱼场调查工作。在渔场调查结束回校后,正值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召开我国院系调整后的第一次综合大学会议后期,在听了一些国内著名的学者如卢嘉锡、唐敖庆、吴征凯、顾翼东等所作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以后,深感仅靠大学中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以现代科学的新知识充实自己。不久,由于工作需要,他调任物理化学的助教工作,在物理化学的教学方面辛勤耕耘了数十年直到如今。

印永嘉刚参加教学工作时,曾担任刘遵宪教授的助教,并承担了物理化学实验室的扩建工作。在指导学生实验时,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思想的重视,使学生受益匪浅。

1955年,印永嘉开始主讲物理化学课。经过精心备课,在第??次讲课中他就比较成功,受到学生和系内教师的好评。在随后的物理化学教学中,他一直在揣摩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让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学习由“恐惧”变到“有兴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物理化学中的抽象概念较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第二是公式多,而且每个公式都有若干个限制条件,一旦用错就会出错误;第三是学生反映不会思考不会用,听了很听白,一旦做习题就不知如何下手。他一方面在讲课中尽量把抽象的概念是如何从客观事物中归纳和抽提出来的讲得清楚些,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更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领会真正需记住的公式并不多,许多公式都是由基本定义量和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公式的限制条件是推导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定要学会自己推导公式;此外他还帮助学生用物理化学的观点去审视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听过他讲课的学生和教师都反映他的讲课“不仅思路特别清晰,而且逻辑性特别强,一环扣一环,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思路向前走”,有的甚至反映他的讲课“引人入胜,经常能将难懂的抽象概念介绍得深入浅出,简单明了,还经常能在课堂上听到一片笑声,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物理化学”的教学中,有一段时期经常受到“理论脱离实际”的批评,凡从事物理化学教学的教师无不受到这种非议和冲击。可是印永嘉对这种批评却持有完全相反的意见,他认为物理化学是最联系实际的。当时化学系的学生都要下厂进行生产实习,他总是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注意领会物理化学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并帮助他们分析这些工艺操作条件和物理化学原理的关系。例如有一次学生到某个尼龙—6的生产车间实习时,谈到这个车间在分离产物时要用真空蒸馏,而且用的真空度相当高,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工艺操作条件规定得这么严格。他就启发学生用物理化学原理来计算一下,计算结果与工厂中工艺操作的条件完全一致。这就不仅使学生运用物理化学原理于工业生产中的能力有了提高,亦使他们认识到物理化学原理往往是生产中制定工艺条件的依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一次在生产实习结束回校的总结汇报会上,有些学生谈到他们在辽宁某氯碱工厂中用物理化学原理帮助工厂节约了能源创造了效益时,其他同学深受鼓舞。在“文化大革命”中,当他遭到冲击和批判时,他虽然没有权利与“批判者”们进行辩论,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当有人批判他通过物理化学“贩卖形而上学”时,所批判的内容恰恰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早就肯定的“形而上的科学思维方法”,他曾为这些“批判者”们的无知感到可悲和痛心。

1964年,为贯彻毛主席的指示,高等教育部的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在南京召开了扩大会议,专门讨论和研究化学各门课如何压缩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印永嘉在会议上谈了这样一些意见:教学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同时,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即“少而空”,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对物理化学来说,是可以而且必须做到“少而精”的。有些内容不必讲,而可以让学生自行推理而得出,这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谈到教材建设时,他提出不必统得过死,全国不应只有一本统编教材,而应当允许有不同风格的教材出现,供各类学校不同专业选用。这些意见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和讨论。会上建议由他来编写一本“能适合我国国情的、便于学生自学的、能体现‘少而精’原则”的“物理化学??明教程”。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所编写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上册)于1965年正式出版发行。印永嘉在编这本书时曾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便于学生自学,科学概念要尽可能严谨,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科学概念的产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客观事物的规律归纳和抽提出来的;二是正文中需要讲授的内容尽可能少些,有些则可通过例题和习题让学生按照逻辑推理的方法自行得出;三是所拟的习题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四是在每一章后都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可多动脑子,多思考些问题。这样的编写风格后来亦被其他教材所采用。这本书的下册虽然交了稿,但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出版社几乎停止了一切书籍的出版。到“文革”结束以后,1978年在厦门召开了一个全国各类学校专门研讨物理化学的内容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教材建设问题时,在会上不少学校和教师强烈呼吁:要求《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下册尽早恢复出版。他深受震撼和感动。在出版社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的原稿,又找了当时在南开大学任教的李大珍合作,于1980年出版了“简明教程”的下册,这已是距离上册出版15年以后的事了。随后于1985年,这本《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修订出版了第二版;于1992年又修订出版了第三版;于1999年又出版了与第三版配套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的例题与习题》。这本简明教程的第二版曾于198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教委的优秀教材二等奖”。据高教出版社反映,这本书是同类教材中使用的学校和专业最多、发行量最大,是很受读者欢迎的一本教材。为此,他还获得山东省的“教材建设和配套教材建设”这一项目的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1965年,印永嘉被高教部聘为“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在1979年高教部恢复教材编审委员会时,他又被聘为该委员会的委员。1990年国家教委将编审委员会改制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时,他又被聘为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并担任物理化学课程组副组长职务。

在改革开放初期,鉴于我国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滞的科技事业又落后于发达国家一大段,广大教师怀着焦急的心情,各门课程纷纷要求增加内容、增加学时以介绍科技的新发展,学生的负担又有趋于增加的趋势,这时印永嘉在编审委员会内提出中肯的意见:我们还得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学制年限总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是很快的,不可能随着科学知识的增加而无限地延长学制、增加学时,科学的新成就、新发展一定要介绍,但有所增就要有所减。一定的历史时期各门课程“少而精”的内涵不一定相同,所以教学改革是个永恒的主题。”他在编审委员会的物化组中,经常发表这样的意见:“我们不能光是站在物理化学的立场和角度看物理化学的内容如何改革和变化,而应站在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化学人才这一角度来考虑问题,现在我们的课程体系是四大化学体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分析化学是化学的眼睛,物理化学是否可看作是化学的灵魂。一个不懂得物理化学、没有基本物理化学观点的人不可能真正懂得化学,成为合格的、杰出的化学人才。”在讨论到如何提高国内物理化学教师的业务素质时,他认为现在已不是建国初期,不可能也不必要用培训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而应通过组织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进行讨论,互相介绍经验和体会,甚至通过争论来统一认识。有一次由编审委员会物化组所组织的各校在物化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研讨会上,他提了几个问题如:“环境熵是个不必要的概念”,“体积功一定是无用功吗?”,“pH是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但物理化学明确说单独离子活度是无法知道的,那么pH计所测出pH值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些问题在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同时各人也都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大家反映这样的研讨会真“解渴”、“收获大”。现在,他虽已退出了教学指导委员会,但仍然经常应邀列席有关会议。

1978年,印永嘉考虑到自己的大好时光,已在十年浩劫中逝去,在以前的社会实践中,虽亦涉猎过某些研究,但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他似乎总是缺少些什么,经过一番考虑以后,决定从激光化学入手来开拓自己的科研方向。一开始他和研究组的成员及刚招收的研究生对激光诱导化学反应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于1983年作为激光化学小组的会议支持人之一,参加了在我国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激光学术会议。后来,他又用激光作为手段,研究化学的反应动力学,并在黄山召??的第一次化学动力学会议上被邀请作“激光与催化”的学术报告。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他发现单从宏观结果来探索反应动力学的机理,已很难进一步深入。要想从微现的分子水平去研究,在科研设备上需要有很大的投入。按照山东大学化学系的条件,又不可能在科研上有更大的投入,这就面临一个科研方向的去向选择问题,经过他与合作者的几次磋商,决定科研仍然要坚持跟上时代,要研究微观反应动力学,可以与国家已经投资建设的几个开放实验室和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进行合作。后来他的研究组就与安徽光机所的光谱开放实验室和大连化学物理所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利用他们的条件和高水平的检测手段,开展了分子间和分子内的传能动力学的研究。这期间,他又被聘为《化学物理学报》的编委,并发表了一批科研论文

印永嘉在山东大学工作的数十年中,于1956年晋升为讲师,1979年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并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大学化学系历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及首任化学学院院长等职。在社会兼职方面曾历任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山东省科协委员、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三、二十四届理事会理事,参加了多方面的社会活动。他还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

1996年印永嘉光荣退休,但在退休以后仍然积极参与国家教委于1995年所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工作。他认为到21世纪,现在的四大化学课程体系应当有??改变,应在化学原理的基础上来构筑新的课程体系。当前他正在主编《现代化学基本原理》一书,以作为新构想的第一门基础课。人们期望着他为我国的化学教学和教学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简历



1931年9月21日 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48—1949年 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9—1952年 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2年至今 山东大学化学系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和化学学院院长等职。

代表性论著



1 印永嘉.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

2 印永嘉等.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 印永嘉等.CF2Cl2+SF6的激光裂解.应用激光,1984,4(2)

4 印永嘉等.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 印永嘉主编.大学化学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 印永嘉主编.物理化学简明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7 印永嘉等.几种碳卤化合物多通道激光化学研究.化学学报,1988,46:1007

8 印永嘉等.强红外激光场解离含氧有机物中C-O-C键机理的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9:163

9 印永嘉等.Energy transfer process in the reaction of He(23s) with the CH2Cl2.Chem.Phys.Lett.,1990,169:432

10 印永嘉等.Luminescence of excited fragments produced from methyl halides in noble gas flowing after glow.Canada J.Chem.,1991,69:100

11 印永嘉等.PS自由基的形成及动力学研究.化学学报,1993,51:18

12 印永嘉.NO与亚稳态CO2分子的传能反应.科学通报,1995,40:895

13 印永嘉等.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例题与习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印均田人物简介

·印均田印均田,我国动力工程和导弹技术专家。早年从事动力机械研究并具有很深的造诣,主持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6兆瓦)汽轮机,获一机部特等奖。之后从事国防科研工作,负责上海导弹研制基地的筹划,曾主持建立导

永嘉四灵之一翁卷简介 翁卷的代表作品?

  人物档案  姓名:翁卷  字:续古  别名:灵舒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汉族  出生地:永嘉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不详  职业:诗人  文集:《四岩集》1卷  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郑学印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郑学印简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功绩:创建“文化名城”工作郑学印人物简历在担任政协铁岭市委副主席期间,为挖掘、整理铁岭地方史料不懈努力,先后主持编辑出版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历史人物 永嘉四灵之一翁卷简介 翁卷的代表作品

  人物档案  姓名:翁卷  字:续古  别名:灵舒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汉族  出生地:永嘉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不详  职业:诗人  文集:《四岩集》1卷  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许家印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许家印外文名:XuJiayi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出生日期:1958年(戊戌年)10月9日职业: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毕业院校:武汉科技大学主要成就:中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印光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印光别名:常惭愧僧家乡:陕西郃阳性质:莲宗十三祖佛教大师印光大师生平(历史lishixinzhi.com)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赵氏子。幼随兄读儒书。颇以圣学自任,和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印段简介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医缓所处时期:年龄印段词语诠释yīhuǎnㄧㄏㄨㄢˇ医缓医yī:治病:医疗;医术;医务;医道。治病的人:医士;医生。治病的科学:西医。缓huǎn:慢,与“急”绝对:徐行;缓行;缓慢;

永嘉之乱刘禅儿子为何都死在永嘉之乱中了

  【永嘉之乱】刘禅儿子为何都死在永嘉之乱中了?刘禅几个儿子  刘备孙子——刘禅的七个儿子在蜀灭亡后全死于非命  刘,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刘瑶,刘禅二子

永嘉侯朱亮祖简介 朱亮祖是怎么死的?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社会阶层分明。人手中的权利越大,越是可以为所欲为。一位手握大权,位列公爵之人,害死一个小官,有的是手段遮掩。  在朱元璋时期,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案件。一位侯爵害死一位七品芝麻官,

历史人物 永嘉公主为什么会跟驸马离婚

你真的了解李世民亲妹妹离婚事件,丢尽了李唐皇室的脸吗?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朝代。那个时候,程朱理学还无影无踪,“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还没有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