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的贡献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
Posted 房玄龄
篇首语: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房玄龄的贡献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房玄龄的贡献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贞观之治,是后世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们追求的目标,是后来的老百姓们向往和期盼的太平盛世,也是后世的史学家们赞不绝口的研究话题。而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毋庸置疑,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史上难得的明君,起了主要的作用。而房玄龄,作为李世民最主要的助手,长期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高位,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
房玄龄为官,从来不以功臣自居。对皇上,他始终恭谨有加,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如履薄冰。处事稍有不当,或皇上脸色不好,即叩头请罪,惴惴然如猫前的老鼠。对同僚,他则十分宽厚,特别是听说别人做了什么好事,他就会高兴得如同是自己做的一样。对人,他从不求全责备,更不以己之长去量别人之短。正因为房玄龄作为百官之长能宽厚待人,贞观年间的唐王朝,才有可能罗致了当时天下的精英。这些精英们在房玄龄这位班长的带领下,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效忠李世民。大臣王?奉李世民之命,对当时朝中几位重臣作了一番评价。那是在一次李世民钦赐的宴会上,李世民对王?说:你是善于鉴别人的。今天,你就为我评价评价房玄龄等大臣,也把你自己和他们作一个比较如何?
王?就逐一评价道:一心一意为国家效力,凡是知道了的事就没有不去干的,我不如房玄龄;能文能武,既可带兵打仗又可治理国家,我不如李靖;了解各地情况并能详细汇报,处事公平,我不如温彦博;担心自己的君主不如尧舜那么英明,以敢于向皇上说实话为己任,我不如魏征;而能辨别是非,敢于抨击坏人褒扬好人,那就是我的一点长处了。李世民肯定了王?的评价。对房玄龄“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这样高的评价得到李世民的首肯,可见房玄龄为贞观之治付出了多少心血。
李世民曾问过房玄龄,他是如何评价前朝皇帝杨坚的。房玄龄回答说:杨坚勤于政事。他每次上朝和大臣们讨论政事,常常是日头偏西了都还不休息。而五品以上的官员,他都给予座位让他们坐着论事。他为人虽然还称不上仁厚,但也还算得上是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李世民不同意房玄龄的评价,说:看来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大小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不相信他的大臣们。天下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就算他有日理万机的本事,累垮了自己,也不可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妥帖的。我和他就不同。我是选择天下有本事的人,委任他们相应的职务,由他们拿出处理事务的方案,上报宰相审核,再由宰相报告给我就行了。对那些做对了有功的,就奖赏;对那些做得不对有过错的,就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此,有谁还不尽心尽力地去办事呢?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天下,还怕天下不大治吗?他又对房玄龄说:你是身居宰相之职来帮助我处理天下大事的。从今以后,我下达的命令中有不对的,你一定要及时提出来,千万不可盲从于我啊!正是有了这样的君臣关系,才有了后人景仰的贞观之治!
房玄龄位高权重,但没有像后来的许多权臣那样头脑发烧,相反,他在宰相位子上呆得越久,就越谨小慎微。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准备让有功之臣世袭爵位,便加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更爵梁国公,目的就是想让房的子孙可以世袭刺史之职。这对于那些为自己谋罢又不遗余力为子孙谋的人说来,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但房玄龄马上请辞。他为此上表说:我已经身居相位,假若又封宋州刺史,这样就会使其他的大臣以为榜样而追名逐利惑乱朝政。因此,请罢去我的宋州刺史之职。唐太宗同意了房玄龄的请求,其他大臣见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得纷纷效仿辞去世袭爵位。唐太宗感叹不已,赞道:这都是房玄龄的功劳啊!贞观十三年,加房玄龄太子少师,他马上上表请求辞去仆射(宰相)之职,李世民没有同意。太子少师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准备对房玄龄行拜师礼。
房玄龄得到消息,慌忙躲到家里不敢接受。人们对房玄龄这种谦让的品德,无不赞叹。贞观十六年,房玄龄进拜司空,并仍总览朝政。这时,他已经和唐太宗成了亲家。他的姑娘嫁给了李世民的儿子韩王,二儿子房遗爱娶了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房玄龄和他的一家,可谓显贵至极。然房玄龄头脑还是十分清醒,谦恭的品德丝毫不减。他又一次上表请求辞去宰相之职。李世民回答他说:汉初的留侯张良和光武帝爱将窦融,他们都请求辞去爵位,因为他们是害怕满遭损。你向他们学习,精神可嘉。但我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你已经很久了,国家一旦没有你这位良相,我就像失去了两只手一样。你只要身体还好,精神不衰,就不要再谦让了。唐太宗李世民和贞观贤相房玄龄,一个用人,一个用于人,然都卓尔不群,实在是值得后世的从政者们学习的。
相关参考
房玄龄,大唐开国名相,对大唐初年「”贞观之治”的形成可谓居功至伟。虽然经历宦海浮沉,三起三落,但仍能稳居相位,后世流芳,其中的秘诀,耐人寻味。眼光自幼聪敏好学的房玄龄,博学多才不在话下,更难得的是他极
历史人物 房玄龄的故事 唐代著名政治家房玄龄怎么死的 名相房玄龄的妻子儿子是谁
中文名:房玄龄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出生日期:579年 逝世日期:648年 职业:政治家、文学家 主要成就: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厘订典制 代表作
唐朝宰相房玄龄怕老婆姓名:房玄龄、房乔性别:男民族:汉族生存年月:579年-648年籍贯: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章丘市)职业:政治家(唐朝开过宰相)、文学家谥号:文昭房玄龄怕老婆的故事:房玄龄的老婆姓卢,
房玄龄 房玄龄是唐朝知名的宰相,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房玄龄的子女都有谁 儿子 长子房遗直,娶杜氏。嗣父亲梁国公
导读:(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
导读:“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人们对唐初名相房玄龄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房玄龄是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功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那么,房玄龄在与人交际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代学习、借鉴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吃醋成了忌妒的代名词,特别是在男女关系上,吃醋一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受冷落者那种微妙的心理。有人引经据典,考证出吃醋的鼻祖是大唐名相房玄龄的夫人。于是,醋坛子的名头,这位房夫人一顶就
古代的好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他们有几个能做到一辈子只娶一个老婆的呢?那些只娶一个老婆的,都是家里穷。要是家里有钱,你看他要娶几个? 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谋士房玄龄就是一个稀有物种,他很爱他的妻子卢
导读:出生于公元547年,一生先后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四个王朝的更替换代。房氏原籍清河。到七世祖房湛时期,因为做过燕国的太尉椽,随着南燕国迁都青州,也把家人带到了齐地。今济南市历城区在南北朝
古代的好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他们有几个能做到一辈子只娶一个老婆的呢?那些只娶一个老婆的,都是家里穷。要是家里有钱,你看他要娶几个? 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谋士房玄龄就是一个稀有物种,他很爱他的妻子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