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蔡章献人物简介
Posted 天文台
篇首语:也许就是那么一颗不甘服输的心带着我奋斗下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蔡章献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蔡章献人物简介
·蔡章献
蔡章献,天文学家,台北市圆山天文台创建人之一。发现麒麟座新变星BD—8°1642,后经证实为一颗不规则变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第2240号小行星命名为 “蔡”,以表彰他对天文观测和天文普及的贡献。
蔡章献,1923年生于台北市万华。自幼对天文发生兴趣,从小学五年级就收集天文书籍及科学杂志中的天文资料,自行研究摸索。晚间在院子里观星,联想起母亲说的关于牛郎织女相会以及天蝎的鱼钩故事,竟被繁星的奥秘迷住。六年级时买了一具3cm的小望远镜,看到月面、土星的面貌,从此踏入天文的殿堂,成为天文的信徒。
15岁时前往日本京都就读两洋中学,有机会接近京都大学天文学教授山本一清,拜他为师,学习天文与观测。3年后返台转学至台北中学,加入台北天体观测同好会,担任观测部指导员。
1947年应台湾省气象局之邀担任天文科技佐,7月被派至中山堂天文台工作。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趁势在1960年争取兴建台北圆山天文台,获准兴建; 1963年建成迁入,1969年按天文台组织规程经核定担任台长。1966~1972年应聘为中央大学兼任讲师,指导学生天文观测。1976年在圆山天文台增建天象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Agassiz观测站于1978年12月30日发现1978YA小行星,经确认轨道后编为第2240号小行星,198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AU) 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 “蔡”,以表彰蔡章献30余年来从事天文观测与天文普及的贡献。1986年起争取兴建台北天文科学博物馆,1991年退休,目前为台北天文学会理事长。
蔡章献对天文及社会所作的贡献主要有:
(1) 1952年1月18日以8cm折射式望远镜发现麒麟座新变星BD—8°1642,后经美国变星观测协会 (AAVSO) 证实为一颗不规则变星。
(2) 1957年4月10日成立台北中国人造卫星观测委员会,组织台北人造卫星观测队,加入美国史密松天文台发起的Moonwatch计划,站号0507; 另外在新竹清华大学与台中中国医学院设置两个辅助站。
(3) 1972年10月25日天文台被列入台北市政府裁并机构之一,因此紧急寻找社会关系提出挽救对策,教育局坚持划归社教馆,但最后台北市政府维持原编不予裁并。
(4) 1974年及1979年提出反对使用日光节约时间 (夏令时间),1980年被采纳。
(5) 1978年3月8日建议放宽对天文望远镜的管制 (当时12倍以上的望远镜禁止进口)。
(6) 1984年2~4月,反对台北气象局提出 “气象法” 中列入天文案,经过联络各界人士多方努力后幸未被列入。
(7) 1986年3~5月举办台北市哈雷彗星教育季、并观测及演讲活动60场次,掀起哈雷热潮。
(8) 编著和校译 《宇宙的时代》、《宇宙知识》、《标准恒星图》、《天文年鉴》、《高级标准星图2000 (7.5等)》 等30多种图书。
简历
1923年 出生于台北市万华。
1938~1941年 就读于日本京都两洋中学,并学习天文观测。
1947年起 任台湾省气象局天文科技佐,后至中山堂天文台工作。
1966~1972年 任中央大学兼职讲师。
1969年 任台北市圆山天文台台长。
1986年 发起兴建台北天文科学博物馆。
1991年 退休. 现任台北天文学会理事长。
相关参考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
刘娥拜谒太庙的事情发生在宋仁宗明道二年。这一年是刘娥垂帘听政的第11年,也是刘娥人生的最后一年。当时,宋仁宗已经24岁了。对于刘娥,世人多评价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就是说刘
刘娥拜谒太庙的事情发生在宋仁宗明道二年。这一年是刘娥垂帘听政的第11年,也是刘娥人生的最后一年。当时,宋仁宗已经24岁了。对于刘娥,世人多评价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就是说刘
刘娥拜谒太庙的事情发生在宋仁宗明道二年。这一年是刘娥垂帘听政的第11年,也是刘娥人生的最后一年。当时,宋仁宗已经24岁了。对于刘娥,世人多评价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就是说刘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
刘娥是个奇女子,再嫁之身当上了皇后,甚至是皇太后,成为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世人称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她为什么放弃了?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