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金星南人物简介

Posted 理论

篇首语: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金星南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金星南人物简介

·金星南



金星南,理论物理学家和计算数学家。领导和组建我国核能科学领域第一支计算数学队伍,开展输运方程、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的研究,为我国核反应堆工程、氢弹理论探索、核潜艇研制和核试验测试等国防军工任务承担了大量理论计算工作,我国氢弹原料锂6同位素分离和投产完成了理论计算任务,做出重要贡献。核力与核少体等方面做出不少开创性的工作。

1919年12月1日,金星南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上海时报馆工作。他5岁开始念私塾,8岁移居上海市,父亲为他请家庭教师在家补习,10岁入上海育才公学(今育才中学),一直到1937年在该校毕业。

在中学时期,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好,也爱好古典文学。1931年日本强占我国东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又进攻上海,使他在童年就萌发了为国图强的思想。他不满南京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和不抵抗,向往中国北方大学的民主气氛。可是,在考大学的时候,发生了卢沟桥事变,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无奈只能在上海上大学,进了大同大学数学系。

在大学期间,他埋头读书。除数学系的必修课之外,还选修了物理系的课程,诸如电磁学、光学、热力学、近代物理学等等。1941年大学毕业时,上海已在日伪统治之下,找工作十分困难。通过老师范会国的推荐,到开明中学任教。后来又到建承中学任教,这是一所进步学校,校长常在教师办公室以闲谈的方式谈论欧洲战争和国内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势,无形中,金星南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于是他也参加了进步教师组织,并参加了一些民主活动。同时,他在课余和假期不忘深造,自学了A.J.W.索末菲(Sommer feld)的“原子结构及原子光谱”与“波动力学”、R.A.M.狄拉克(Dirac)的“量子力学原理”、G.伽莫夫(Gamow)的“原子核结构与核蜕变”、A.S.爱丁顿(Eddington)的“相对论数学理论”等著作,并于1946年考取了赴法公费留学。

到法国之后,在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大学随著名理论物理学家J.伊奉(Yvon)攻读博士学位。伊奉在统计物理学中有重要贡献,著名的BBGKY方程就是他首先于1935年推得的。当时,他正在从事中子输运理论方面的研究,他建议金星南从多体问题入手,探讨贝特-威斯才苟(Bethe-Weiz acker)半经验质量公式。

到1949年,金星南的论文已经完成,但是,他的导师已于1948年末调到法国新成立的萨克莱(Saclay)核研究中心工作,伊奉安排金星南仍留在大学,等他回来通过博士论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纷纷回国报效祖国。金星南毅然决定回国。当时,该大学里正在筹建一个核研究中心,就是后来的CRN,核物理学家格洛杰茨基(Gorodetsky,他懂中文)曾留他在中心工作,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的道路。事过30多年之后,金星南于1983年重访法国,那时他的导师伊奉已经去世,他去拜访了格洛杰茨基,当时后者正在研究孔子哲学,读“论语”(中文),希望能买一本《诗经》,金星南回国后照办给他寄去了。

金星南在法国留学期间,曾与巴黎的“旅法科学工作者协会”取得联系,这是一个进步组织,受中国共产党领导。金星南曾多次乘火车去巴黎参加协会组织的有关活动。

1949年,金星南从马赛乘船到香港,又由香港坐一条英国船到天津,然后回到了北京,会见了先期回国的钱三强。当时,中国科学院成立不久,正在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安排金星南到即将成立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后来,金星南又会见了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彭介绍了当时正在开展研究的领域。1950年2月1日,金星南进入正在筹建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并在当天成立了理论物理研究组,全组仅有2人,在彭桓武(后任副所长)的领导下,开始对轻核结合能进行研究。5月19日,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当时仅有十几个科技人员。后来,国内外科技人员陆续聚集,研究所蓬勃发展扩大。

金星南自从进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来更名为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干就是40年。曾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组长、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物理部副主任、院科技委常委以及《原子核物理》杂志主编、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国际“少体问题会议”(第10~12届)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核集团现象会议”(第4~5届)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40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著、译书5册,培养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10人,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期的开拓性研究



40年代末,金星南在法国进行核物质理论研究,部分结果发表在法国科学院科学研究报告上,他是我国较早涉足核理论物理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回国后,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金星南进入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组以后,在彭桓武的领导下,对氘(2H)、氚(3H)、氦(3He、4He)等轻核的结合能开展研究,后来又计算了锂6和锂7的结合能。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在1950年《中国物理学报》上,这是建国后的首批研究成果之一,填补了国内空白。

后来,又根据本所实验方面提出的问题研究了电子-正电子散射的工作。随着美国斯坦福大学一系列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建成,对高能电子与原子核散射问题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虽然是初步的,有的也不够成熟,但在国内却是开拓性的。

建立计算数学队伍



1955年,中共中央决定发展我国核工业。研究所为适应新任务、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所长钱三强和副所长彭桓武于1956年决定将理论物理研究室分设4个研究组,即粒子物理理论组、原子核物理理论组、核反应堆理论组和计算数学组,并由金星南负责筹建计算数学组。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以后,出现了计算数学这一新兴学科。5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还没有计算数学专业。1956年,所内招收了一批数学系毕业的大学生,金星南从编写讲义开始,为他们授课,进行培训,并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习程序设计。这样,在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4问世后,他们已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了。当时,他们开展了输运方程、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对核反应堆工程、核反应和核结构理论以及同位素分离理论进行了计算。后来又开展了蒙特卡罗方法的研究,它是解决中子输运和辐射输运方程的有力工具

进入60年代后,原子能研究所的军工任务直线上升。为了适应核工程项目的任务需要,计算数学组分设了4个小组,即输运方程组、偏微分方程组、常微分方程组和蒙特卡罗组,承担了大量理论计算任务。特别是氢弹理论预研中的中子输运、辐射输运和流体力学方面的计算,北京地区没有足够大的电子计算机,计算人员要到上海等地的计算机上计算。1965年,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合并到核武器研究所进行,有关理论研究人员和计算数学人员被输送到该所。从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以金星南为主的计算数学组从无到有,从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他们为核反应堆工程、核潜艇的研制、氢弹理论探索、同位素分离和核试验测试等国防军工任务承担了大量理论计算工作。他们在计算方法方面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完成以上任务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特别是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在国内是从这里首先开始的,因而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一定影响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锂6同位素分离的理论计算与投产



同位素锂6是一种聚变核燃料,是制造氢弹的重要核装料。天然锂包括锂6和锂7两种同位素,锂6仅占7.5%。在实际应用时,要把锂6从锂中分离出来,然后与气体氘合成固态化合物,即氘化锂6。我国第一座氘化锂6生产厂于1958年开始兴建,生产设备由原苏联提供。苏方毁约停援后,使这座生产厂的建设陷入困境。其中同位素分离设备的设计验证和理论计算就是一大难题。同位素分离设备中的化学分离塔是一个大的级联系统,为了找到最佳运行方案,就必须首先进行理论计算。但是,当时只有苏方提供的一些结论性数据,而不知其计算方法,无法验证设计和指导生产。对此,生产厂家的理论组初步建立了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边界条件也是非线性的,形式也比较复杂,要验证和求解就更为困难。

1962年初冬的一天,金星南接到了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的电话,钱说:“生产厂的同位素分离遇到了一些困难,经部领导商定,由你前去支援”。不久,金星南来到生产厂,厂理论组的同志希望他帮助检验方程,对这个复杂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求得正确可靠的解。经过现场考察,从设备运行和生产角度也提出了一些困难,诸如设备启动后如何达到平衡,平衡时间、浓度的变化和分布,怎样加原料、取产品、取贫料,加多少,取多少,杂质,干扰……等等一系列未知问题,都要由正确的理论计算来回答。

回到北京,金星南首先查阅文献,但是直至当时,锂同位素分离的工作在国际上尚未解密,能够借鉴的是分离铀同位素的级联理论,因铀的分离系数比锂小一个数量级,用线性理论还勉强可以,在对锂的分离中用线性化方法会引起较大误差。锂同位素分离的级联方程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又由于加原料、取产品、取贫料等一系列操作边界条件十分复杂。金星南深入研究了这种非线性级联理论,提出求解级联方程的思想与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严柏龄又加进了计算的追赶方法。他们建立的这种求解同位素分离级联方程的方法,称为“叠代追赶法”。这种方法在当时国际公开文献上是没有的,是金星南小组在同位素分离理论上的一个新创造。这个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对所有级联问题都能应用。他们利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104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当时因为计算机用户多,机器计算速度又比较慢,他们的用机时间长,只能排在夜间,经过计算人员一年多的计算(生产厂的理论工作人员也参加了计算工作),于1964年完成了计算任务,所得结果验证并改进了设计,指导了生产,与实际生产基本相符。这项工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金星南建立的非线性级联理论和方法当时还推广应用于我国铀同位素分离。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单位和工厂的理论计算,都是在金星南小组的轻同位素分离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由金星南领导的另一个小组具体承担了有关计算任务,并为研究单位和生产工厂培养了理论计算人员。

克累布施-郭尔丹(Clebsch-Gordan)系数表的编写



克累布施-郭尔丹系数是为核结构研究的需要而计算的。计算数学组有很多人做了这些系数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保留在每个计算人员手中。金星南鉴于这些结果是有用的,故从各个人手中收集起来。当时见到每人作数值计算时所用的计算公式的形式不统一,每人所列的表格亦不一致,于是首先把计算公式写成统一的形式(即该表的第二部分),再把各人所列的表格写成统一的形式(即该表的第三部分)。通过进一步的补充与核对,于1963年成书,同时写了英文稿,送科学出版社出版。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不少国外学者见到该书后来信与金星南联系,鉴于当时的形势而未作答复。70年代末,有很多国外学者以及华裔学者来访时谈及此书,认为该书使用方便、内容较全。

基础研究方面的成就



金星南在锂同位素分离工作完成之后就去河南参加“四清”运动,随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当时他也与其他许多人一样无法从事正常的研究工作。

1972年后开始有些条件可以考虑做研究,但由于那时没有什么具体的应用任务,于是他又回到已中断多年的原子核的基础研究上来。当时恰好原子能院的实验室人员正在做三体核反应方面的工作,且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尚无理论解释,金星南敏锐地抓住了与实验相结合的课题开始做了准自由散射的工作,他采用6Li集团模型对8MeV的6Li(d,dd)α和100MeV及156MeV的6Li(P,Pd)α反应进行统一的描述,这一结果第一次于1978年在日本召开的有关直接核反应机制的国际会议(IN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nclear Direct Reaction Mechanism)上做了报告,得到与会者的好评,会上人们认为这模型能在较宽的能量范围对两种不同的核反应实验结果同时得到很好的符合是成功的,后来金星南又进一步将此模型推广应用于更高能区。为了克服高分波的困难,成功地采用了程函近似方法,分析了590MeV与670MeV的6Li(P,Pd)α实验结果,这一工作在国际会议,特别是在1981年法国召开的国际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会议(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Energy Phyics and Nnclear Physics)上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会议总结报告中赞扬了金星南等人的工作部分地克服了高动量转移的困难。

6Li的准自由散射研究工作完成之后,又面临选择新的研究课题,鉴于当时国际上已有产生K介子加速器的建成,可以设想将有较多有关超核物理方面的实验结果出来,因此金星南就选择超核这个领域做研究工作。

1984年~1988年间,他与合作者们一起,用少体方法(超球谐函数方法)首先对6He与9Be作了分析,因为利用核的α集团模型,6He与9Be均可看作是三体结构,这样不仅可得到有关ʌ—α等相互作用的信息,同时还能给出这些核的几何结构,随后,他还进一步把10Be与16O作为四体问题来进行研究。

金星南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进取的科学家。1951年曾去四川参加土改;后又由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介绍参加九三学社;并于195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金星南以科学研究为自身的终生职务,以建设祖国为自己的责任。他除积极参加政治运动外,还抓紧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于1969年完成了人造地球卫星由γ剂量分布的工作,建立了轻原子粒的哈瑞-福克方法计算程序,并计算了大量莫兴斯基系数,为后来研究IPO壳超核打下了基础。6Li的准自由散射工作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的。

为了抓紧时间,更多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金星南在科研课题将要完成之前,就开始考虑和计划下一个拟做的课题。6Li准自由散射完成之前,已开始考虑并选定了超核的研究。在用超球谐函数研究三体问题时,就考虑到四体问题的研究。

1989年金星南年迈退休之后,还进行了用超球谐函数对四体问题的研究。并在核工业部研究生部讲授泛函分析与群论两门课程,还编写了“群论讲义”。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他40年如一日,在科研战线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地为人民奉献。生活简朴无华,除学术上工作外别无他求。这些优秀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简 历



1919年12月1日 生于上海市青浦县。

1941年 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

1941~1943年 于上海开明中学教书。

1943~1945年 于上海建承中学教书。

1947~1949年 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50~1955年 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物理所(均为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6~1989年 任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61年 任理论物理室主任。

1982年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物理部副主任。1983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85年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

1989年离休。任核工业部研究生部兼职教授。

主要论著



1 金星南.核液体的能量密度(La Denicte d’energie du Liquide Nucle aire),Comptes Rendus de 1’Academie des Sciences(法国巴黎科学院院报).1948,227:1157

2 金星南,叶龙飞.原子核6Li和7Li的结合能.物理学报,1950,7:438,454,475

3 金星南.电子与正电子散射的辐射修正.物理学报,1956,12:447

4 金星南.高能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一个近似计算法.物理学报,1956,12:447

5 叶蕴理,金星南合译,量子力学原理(布洛欣采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6 金星南.高能电子对原子核12C的弹性散射.物理学报,1959,15:25

7 金星南.输运方程和蒙特卡罗方法.原子能科学技术,1963年卷,492

8 金星南等编著.克累布施-郭尔登系数表.科学出版社出版,1964

9 金南星等.Table of The Clebsch-Gordan Coefficents(论著8的英文本).科学出版社出版,1964

10 金星南,周修铭,严相龄等.关于锂同位素分离的理论计算.原子能科学技术文献,原40005号,原0027号,原0028号,原0029号,原0035号,原0036号,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

11 金星南.原子核与原子能.北京出版社,1974

12 金星南等.关于6Li的集团结构的探讨.INS国际讨论会.关于直接反应机制会议论文集,1978,734

13 陈宝秋,李祝霞,金星南.关于6Li由α集团与d集团的相对运动波函数的讨论,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79,3:226

14 金星南,陈宝秋,姚锦章,李祝霞.6Li准自由散射的理论分析.原子核物理,1981,3:108

15 赵小麟,陈宝秋,金星南.程函波函数对准自由散射6Li(p.pd)α的应用.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2,6:323

16 陈华中,庄斐,施向军,金星南.用哈瑞-福克方法研究IP壳ʌ超核的ʌ—N有效相互作用,原子核物理,1984,6,303

17 庄斐,陈华中,金星南.粲ʌ-核子相互作用和粲ʌ结合能.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4,8,215

18 金星南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理论室部分人员合译.原子核统一理论,(Winldermuth和唐尧千合著)原子能出版社,1984

19 金星南,张孝泽.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四核子系统基态问题的研究.计算物理,1984,1:31

20 金星南,石双会.9Be作为三体系统.南宁国际少体方法原理及其应用会议论文集,829页,(1985)

21 姜国荣,金星南.关于ʌ-α有效相互作用以及超核6He与9Be的研究.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7,11:226

22 金星南.ʌ超核中-粒子与核子的相互作用问题.物理学进展,1988,8:348

23 姜国荣,金星南.用超球谐函数方法计算6He与9Be的矩阵元.理论物理通讯,1988,9:33

24 金星南.原子核内的自由度.核科学与工程,1988,8:35

25 惠维刚,庄斐,金星南.超核6He与9Be的α粒子模型.原子核物理,1989,11:7

26 金星南.关于中子扩散方程的一个变分方法.数学物理学报,1989,15:25

27 金星南.超球谐函数方法及其在核三体问题中的应用.核科学与工程,1989,9:264

28 金星南.核三体与四体问题的超球谐函数方法.数学物理学报,1993,13:469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牛金星简介 牛金星对起义军的影响

  牛金星是李自成重要谋士之一,在大顺政权中坐到宰相的职位,可以想见李自成对牛金星的重视。但牛金星却实在不是可托付之人,对于大顺政权的灭亡,他可是做出了重要贡献。  牛金星出生在河南省宝丰县,父亲牛垧

牛金星简介 牛金星对起义军的影响

  牛金星是李自成重要谋士之一,在大顺政权中坐到宰相的职位,可以想见李自成对牛金星的重视。但牛金星却实在不是可托付之人,对于大顺政权的灭亡,他可是做出了重要贡献。  牛金星出生在河南省宝丰县,父亲牛垧

历史人物 金星个人资料,金星个人资料

   金星[1],1967年出生于中国沈阳,中国朝鲜族,中国著名现代舞蹈家,上海金星现代舞蹈团团长兼艺术总监。1991年,被聘为美国舞蹈节编舞,同年作品“半梦”获美国舞蹈节“最佳编舞奖”。1

历史人物 牛金星是谁

  牛金星是闯王李自成手下的一位军师,后来协助李自成攻陷北京,一直坐到大顺王朝的丞相职位。  牛金星,字聚明,生于宝丰,后迁居县城。牛金星的父亲牛垧,早年为鲁府纪善,这使得牛金星自小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太白金星李长庚简介 太白金星为什么叫李长庚?

  太白金星,这个名字想来大家都耳熟能详,在现代许多神话电视剧中国都有他的身影。在有些神话电视剧中,他被塑造成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头,又或者是一个极为逗逼的老头,有时候甚至是一个面孔年轻,须发银白的年轻人

太白金星为什么叫李长庚? 太白金星李长庚简介

太白金星,这个名字想来大家都耳熟能详,在现代许多神话电视剧中国都有他的身影。在有些神话电视剧中,他被塑造成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头,又或者是一个极为逗逼的老头,有时候甚至是一个面孔年轻,须发银白的年轻人。甚

太白金星为什么叫李长庚? 太白金星李长庚简介

太白金星,这个名字想来大家都耳熟能详,在现代许多神话电视剧中国都有他的身影。在有些神话电视剧中,他被塑造成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头,又或者是一个极为逗逼的老头,有时候甚至是一个面孔年轻,须发银白的年轻人。甚

历史人物 大顺丞相牛金星简介,牛金星为什么杀李岩

人物生平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精于计谋,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经过李岩引荐入李自成幕下,建议“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成为李自成大顺政权时的天v殿大学士,

历史人物 牛金星是怎么死的

  牛金星是怎么死的?李自成谋士牛金星结局怎样  牛金星结局是老死的。  牛金星(约1595——1652),字聚明,明末宝丰人,后迁居县城。父名垧。为鲁府纪善,「先世由岁贡仕至县博士与王府官者数人」,

历史人物 西游记中太白金星的天赋是什么

  太白金星的天赋是什么?适合什么岗位?一般人认为,太白金星只是玉皇大帝的特使,传令官,果真如此吗?也有人说,太白金星擅长周旋,所以是玉皇大帝的外交官,果真如此吗?还有人说,太白金星只是一个爱作秀的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