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杨国亮人物简介
Posted 知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杨国亮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杨国亮人物简介
·杨国亮
杨国亮,皮肤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皮肤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6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毕生精力集中于中国皮肤病学科的建设。他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不仅创建了日门诊量高达2000多人次的华山医院皮肤科和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研究所,而且为中国培养了一代皮肤病医教研的骨干人才。他不但有高尚的医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且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不愧为年轻一代的楷模和师表。
杨国亮,祖籍四川邛崃县。1899年6月26日出生于??个濒临破落的耕读人家,其父曾办过私塾,对他一贯要求严格。他5岁时便开始读书,6岁能熟读四书五经,并开始作文。中学时代他以天资聪慧,好学深思闻名于全校。1927年10月,他考入中央大学医学院 (上海第一医学院前身)。1932年毕业后留校并一直在该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工作。当时,国内皮肤科专业人员寥寥无几,图书资料缺乏,医疗设备落后,为了适应教学需要,1934年他就编写了学校第一本皮肤病学教科书。在临床工作中,他脚踏实地,认真查看每一病例的皮肤情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后又结合自己的临床教学经验,于1940年自编了一本英文教科书Dermatology(《皮肤病学》)。在此期间他还完成论文10篇,先后在美国、瑞典、德国和瑞士发表7篇。那时国难当头,生活极其艰苦,抗战期间学校也内迁到重庆。杨国亮始终任劳任怨,坚守岗位。1941年晋升为副教授,3年后又晋升为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受学校派遣赴美深造。在美国2年期间,他考察了美国的皮肤科设置和建设经验,还刻苦学习了当时国内还没有的皮肤病理学、医学霉菌学,学成回国时带回了不少珍贵的病理切片和菌种。回国后,看到他所在的皮肤科只有三四位医生以及一无医疗设备、二无资料、三无病床的情景,立志为创建中国的皮肤病学奋斗终生。数十年来他努力将上海第一医学院 (今上海医科大学) 的皮肤科建设成中国第一流的皮肤病学学术中心和训练皮肤科骨干人才的基地之一。在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
杨国亮除了出色完成皮肤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积极参加并担任了大量社会工作: 1956年以来历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第一副主任委员,皮肤科学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1980年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历年来他参加了不少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如1954年参加了波兰皮肤病学术会议; 1957年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了第11届全苏皮肤病学会; 1982年参加了日本召开的第16届国际皮肤病学会。1979年5月美国皮肤病研究学会推选杨国亮为名誉会员,这是该学会吸收的唯一一名中国会员。
1952年他受聘担任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特约编委。1956年起任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第一副总编辑。他所写的文章和由他修改审核的文稿总计不下4000万字,字字句句都经他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后才定稿。
他严守纪律,专心工作。他当医生50余年,从不迟到早退。他生活简朴,并一再告诫自己的子女业务上要努力,要自力更生。他工作上一丝不苟,要求严格。在科学研究中,他最反对那种敷衍塞责,不懂装懂,浮夸虚假的作风。
他艰苦奋斗,数十年如一日。他认为日常的医疗工作就是一种研究工作,是一个医生首先应练好的基本功。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病史,随时总结经验教训,长期随访病情。几十年来,他从不脱离临床实践,70多岁时还坚持每周参加一次门诊和查一次病房,直到80多岁,还经常到病房检查和指导工作。1985年退休后每天仍坚持早上6时起床,晚上11时就寝,坚持为青年医师修改论文,为研究生作辅导,并毅然承担和组织编写200余万字的大型皮肤科参考书的任务。他主编的 《皮肤病学》于1992年出版。
杨国亮对中国的皮肤科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他不愧为中国当代卓越的皮肤病学家、医学教育家和中国现代皮肤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1998年6月,上海医界庆贺杨国亮百年华诞。
学术研究
杨国亮是在中国发现并报道隐球菌病、孢子丝菌病、锑剂皮炎的第一人。他创用了对白癜风、冻疮、表皮霉菌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疤痕疙瘩等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他研究并开发了音频电疗机的临床新用途。早在1937年他就提出应用免疫学原理来诊断和治疗性病,1940年提出了足癣和丹毒、象皮病发病的关系,这些均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他还为梅毒、麻风、雅司、疥疮等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在中国的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对核黄素缺乏病也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对该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对药物性皮炎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法的研究也卓有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首先提出 “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的诊断,从而使国内医学界对这种极度凶险的病症有了新的认识。他发起和领导了上海地区稻农皮炎的防治研究,一次又一次地亲临现场调查。在阐明了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农村情况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该项研究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医药科技大奖。他70岁时还参加了上海市赴赣、滇、黔知识青年皮炎防治队。时值夏季,他天天与其他防治队员一起在赣南地区翻山越岭,有时一天要走五六十里山路。他们终于摸清了这种皮炎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些措施。他与其他研究机构协作进行的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尸皮肤的研究,弄清楚了古尸皮肤的结构成分的变化性质、发生时间及其机制,写成了一篇国际上难得的文献报告。
创建中国第一流的皮肤病学学术中心和训练皮肤科骨干人才的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第一医学院皮肤科在他的努力下,得到了发展.。一是科内增加了人员,皮肤科医生从几个人到1966年增至24人。他对青年医生的培养特别严格,要求他们加强基础训练,掌握医学信息,每人至少熟悉一到二门外语,并重点培养了七八位能掌握二门以上外语的医生。二是设立多种专病门诊,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先后设立了梅毒、麻风、湿疹、银屑病、霉菌病、职业性皮肤病、红斑狼疮、皮肤血管炎、脓皮病、中医治疗、理疗等专科门诊,以后又设立了遗传过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白癜风等门诊。三是设立基础研究室,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先后成立了霉菌室、生理室、免疫室和生物化学室。四是积极贯彻中西医结合方针,大力开展中西两法治疗,既聘请外院中医到该院会诊,又选派医生进修中医和参加中医短训班,从而为皮肤科领域内的中西医结合打下了初步基础。在他的精心设计和规划下,华山医院皮肤科到1966年就已发展成为??个有严谨学风和一定规模的医疗科研单位,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全科有24名医生,53张病床。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平均每日600人以上,夏季高峰时达到1 300余人次,甚至到2000人次。
“文化大革命” 中,杨国亮被剥夺了领导工作,担任??般医生,他仍然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例如开展了音频电疗机的研究,认真总结了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撰写了 《音频电疗法》一书,为理疗和中国的皮肤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975年后,杨国亮恢复了科室领导工作。1979年,他提出一整套创建中国第一流皮肤科的设想和方案。他的目标是使皮肤病学研究所成为世界皮肤病学学术中心之一,成为训练皮肤科骨干人才的基地,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皮肤科新学派。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全科陆续发表280余篇论文,主编或参加编写书籍20余种。
自1952年起,该科还接受卫生部的委托,每年培训进修医生10名。后来接受培训者的人数逐渐增加,达每年30名左右。1979年经卫生部批准,正式成立上海第一医学院皮肤病学研究所。杨国亮创建的这个研究所已成为中国的皮肤病学学术中心和训练皮肤科骨干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简历
1899年6月26日 出生于四川邛崃县羊安场。
1920年 毕业于邛崃联合中学。
1927年 考入中央大学医学院 (上海医科大学前身)。
1932年 在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皮肤科工作。
1941年 任国立上海医学院 (现上海医科大学) 皮肤病学教授。
1945~1947年 赴美国考察研究皮肤病学。
1952~1984年 任上海第一医学院 (现上海医科大学) 皮肤病学研究室主任,一级教授,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曾任卫生部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中华皮肤科杂志》 第一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编委、中华皮肤科学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上海分会主任委员、任卫生部学部委员会委员、任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研究??第一任所长。
1985年 退休。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主要论著
1 Yang KL. Diagnose und Behandlung von Ulcus molle und Ulcus molleBubo mit Hilfe von Streptobazillen-Antigen. Dermat. Wchnschr,1937,104:742.
2 Yang KL. Treatment of vitilligo with intradermal administration of gold. Acta Dermat.venerol,1940,21:657.
3 Yang K L. Clavicle sign of late congenital syphilis,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report of 6 cases. Arch Dermat Syph,1940,41:1060.
4 Yang KL.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dermophytosis of feet and recurrent erysipelas and elephantiasis of legs. Chin Med J,1940,57:161.
5 Yang KL. Pan CS,Tsui SB. Antimony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verrucae planae juveniles. Dermatologia,1940,81:93.
6 Yang KL. Use of honey in treatment of chilblains,non-specific ulcers,and small wounds: preliminary report. Chin Med J,1944,62:55.
7 杨国亮.脑膜炎样全身性束 (隐) 球菌病. 医药汇报,1951,1:13.
8 杨国亮.孢子丝菌病. 1951年在上海华山医院学术会议上报告首次发现病例.
9 杨国亮.在祖国伟大建设中皮肤花柳病工作者当前的任务. 中华皮肤科杂志,1954,7:1.
10 水醋酸抗表皮霉菌和治疗表皮霉菌病的研究.皮肤病防治通讯,1976,2:72.
11 Yang KL,Qiu BS,Zhang YE,et al. Skin changes of 2100 year old Changsha female corpse. Chin Med J,1982,95:765.
12 杨国亮,雅司,等.见: 上海医科大学 《实用内科学》 编辑委员会编. 实用内科学. 第1版至第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2.
13 杨国亮主编.皮肤病学 (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第1版,第2版,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962,1977.
14 杨国亮主编.麻风图谱. 第1版,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963.
15 杨国亮主编. 医药卫生普及全书.皮肤病学部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6 杨国亮主编. 临床皮肤病手册.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17 杨国亮.音频电疗法.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18 杨国亮主编.辞海. 医药卫生分册皮肤病部分.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
19 杨国亮.皮肤肿瘤部分. 见: 《实用肿瘤学》编辑委员会编.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20 杨国亮主编.药物反应.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1 杨国亮主编.皮肤病学 (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2 杨国亮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上海: 上海科学??术出版社,1984.
23 杨国亮主编.皮肤病学.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杨国忠的故事 大唐宰相杨国忠是怎么死的 唐朝宰相杨国忠的妻子儿子死因
中文名:杨国忠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蒲州永乐www.cha138.com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756年 职业:宰相 杨国忠,本名杨钊,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
杨国忠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成功,使唐玄宗日渐丧失了开元初期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他迷恋声色,独宠杨贵妃;他沉于游乐,喜欢玩“樗蒲”。当时有一个人,既与杨贵妃有宗族之亲,又特别精于玩樗蒲,为此,
杨国忠妻子杨国忠,我们一直在围绕着杨国忠事业线在探讨,也曾谈过他的情人虢国夫人,但却似乎忘却了他还有一位正妻,虽然她基本上被历史所遗忘,但仍不能否认这个人的存在,今天我们着重谈谈她。杨国忠剧照杨国忠之
安禄山谋反是因为杨国忠?杨国忠做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一直担忧唐玄宗会相信杨国忠的谗言,而因为杨国忠跟杨贵妃的关系,他又没有扳倒杨国忠的把握。于是,安禄山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
安禄山谋反是因为杨国忠?杨国忠做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一直担忧唐玄宗会相信杨国忠的谗言,而因为杨国忠跟杨贵妃的关系,他又没有扳倒杨国忠的把握。于是,安禄山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
杨国忠,唐朝玄宗年间人士,官高至大唐的宰相之位,他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的从祖兄,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信。杨玉环和李隆基相爱以后,李隆基用李林甫的计策将杨玉环从儿子手中夺来,从此,儿
杨国忠。杨国忠。本名钊。蒲州永乐人。祖籍弘农华阴。唐朝宰相。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之甥。杨贵妃族兄。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
明朝人物本名:杨国柱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642年(历史lishixinzhi.com)成就:宣府总兵人物生平杨国柱(?-1642年),明朝军事人物。官至宣府总兵。崇祯十四年(1642年),清军入
杨国忠,原名钊(公元700年-公元756年),蒲州永乐人士(现山西永济),祖籍为弘农华阴(现陕西华阴市),唐朝权臣。接任宰相杨国忠在与宰相李林甫的关系上,起初,二人一唱一合,杨国忠为了向上爬,竭力讨好
杨国忠 杨国忠是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是杨贵妃的族兄、男宠张易之的外甥。杨家因而飞黄腾达,也由此发家。 杨国忠的妻子是谁 裴柔(?—755年),唐朝人物,杨国忠之妻,娼妓出身。在马嵬坡之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