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严宝仁人物简介

Posted 纺纱

篇首语: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严宝仁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严宝仁人物简介

·严宝仁



严宝仁,棉纺专家和纺织教育家。在四川乐山和天津连续执教近半个世纪,培养了大批纺织专业人才。在棉纺理论、新型纺纱理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中国纺织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严宝仁,曾用名严叔平,1912年1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今张家港市)。6岁入私塾,8岁入常熟静山小学,14岁去江阴徽存中学求学,翌年考入南通大生纱厂附设的敬孺中学。在学期间多次参观学校附近的大生纱厂、复兴面粉厂、资生铁厂、棉籽榨油厂等工厂,引发了对纺织和机械的兴趣。1929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南通学院附中就读。

193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先驱张謇创办的南通学院纺织科。在校学习期间,经常听许缄三教授、于肇铭教授等讲述张謇校长兴办实业的艰辛,深为感佩,立志以振兴中华纺织为己任。

1936年大学毕业后,恰逢上海英商怡和纱厂招工。入厂后,看不惯包工头对洋人的奴颜婢膝和对工人的欺压盘剥,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绪油然而生,下决心离去。半年后,进入上海统益纱厂从事技术员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离开即将沦陷的上海,长途跋涉,经武汉辗转到四川,在四川内江师范任数理教师。1939年初,教育部在四川乐山创建国立中央技术专科学校,经大学同学、该校系主任高士愚的推荐,任纺织专职讲师,并参加创办纺织科。一年后,应聘于国立中央技术专科学校任纺织讲师。

在西南从事纺织教育期间,由于学校没有纺织机械设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每年暑假他都要带领学生去纺织厂实习,使理论学习与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水平。1946年升为副教授,1948年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立中央技术专科学校改为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继续留任专职教授,并兼任纺织染科主任、校务会委员。1953年院系调整时,他随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并入天津大学,任天津大学纺织系教授。1958年在天津大学纺织系基础上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改为天津纺织工学院),受聘教授,并先后兼任棉纺织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和新型纺纱研究室主任。

严宝仁曾任天津市第三至第七届政协委员。195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80年任中国民主同盟天津市委员会第四届常务委员。1964年任全国棉纺织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9年起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三、第四届理事会理事。1984任天津纺织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兼纺织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7年退休。1998年4月病故,享年87岁。

精心培育纺织专业人才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严宝仁在纺织教育岗位上度过了半个世纪。1953年院系调整后,任天津大学纺织系教授。他参加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订等工作,借鉴苏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在贯彻执行教学计划时,以身作则,率先带领学生下厂实习,并且经常征求工厂技术人员的意见,请他们实地指导,使学生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1954年,该校学生在北京国棉一厂毕业实习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某些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受到厂方重视,及时改进并取得实效。实习结束时,工厂给他们颁发了奖状。

学生做毕业设计过程中,严宝仁结合自己在纺织厂工作时的实践经验,向学生们讲述了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厂房型式与柱网选择、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等工厂设计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纺织专业知识,也了解了我国纺织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向。学生们对严宝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严宝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很重视教材建设。1964年任全国棉纺织教材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与主任委员张文赓教授等分工编写教材。严宝仁编写了“清棉工程”,经过试讲后准备交付纺织出版社出版,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未能付印。1975年完成“气流纺纱”研制工作回校教学,当时没有教材,曾编写了“纺织清棉工程”与“气流纺纱”(即转杯纺纱)讲义,满足了教学需要。严宝仁认为只有在纺织科学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才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把教材编好。他强调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他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教研成果不但丰富了纺织科学,而且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严宝仁是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棉纺专业的第一位硕士生导师。他培养的研究生有的在领导岗位工作,有的从事新型纺纱及其他纺织新技术理论研究,都在我国的纺织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抽气式转杯纺纱机的开拓者之一



环锭纺纱已有150年的历史。由于它的卷装和运转速度受到限制,单位产量不能再有大幅度的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始,各种新型纺纱方法相继出现。1965年在捷克布尔诺首次展出由捷克研制成功的KS—200型转杯纺样机,两年后又在瑞士边塞尔第五届国际纺纱机械展览会上展出了较完整的BD—200型转杯纺纱机,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严宝仁下放农场锻炼。他从国外纺织书刊上看到了转杯纺纱的报告,心想我国人口众多,要解决穿衣问题不是件易事。如果自己能有机会研制转杯纺纱,定当尽心竭力。不久,天津棉纺四厂决定成立科研小组研究转杯纺纱机,商得天津纺织工学院同意,特邀严宝仁参加。严宝仁主要负责工艺技术研究。如何改装棉纺旧设备成为转杯纺纱机、如何研制纺纱杯等任务,责无旁贷的就落在他的身上。

当时严宝仁已年近六旬。他不顾年老体衰,每天骑自行车早出晚归,默默地为研究转杯纺奔波操劳。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翻译说明书,结合现有的设备和加工条件,带领小组成员多次改装调试实验样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实验样机上纺出了气流纺纱线。严宝仁再接再厉,想把单锭样机扩展为多锭样机,遭遇了多次失败。从历次失败中分析,严宝仁认为主要障碍是断头多,导致纺纱不正常;而断头多的大部分原因是棉条中的棉结棉杂较多,因此在设计新的转杯纺纱机时一定要有排杂装置。此外,我国自行设计的转杯纺纱机的机身高度和操作面要比国外设备适当降低,以便于我国女工操作。

经过几个春秋,科研组终于在1974年研制成12锭转杯纺纱机,机器运转正常,产品质量符合要求。1975年又经过改进,制成了一台144锭样机,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制留头设计,解决了停机后再开机重新生头的问题。

研制成功的抽气式带派杂装置的转杯纺纱机被命名为TQF3型,工业性中试车间中安装了2880锭,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1980年获纺织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1年,严宝仁主持研究“在A591型气流纺纱机上用低级原料和下脚料纺制优质纱”的项目。曾与天津线毯厂合作,开发了用低级原料和下脚料生产的线毯,经济效益良好,在1982年通过了天津市鉴定。同期,还和中国纺织大学、上海纺织研究院共同承担纺织工业部安排的“气流纺高速工艺与断头机理研究”项目。严宝仁主要负责转杯纺的工艺,对转杯纺纱机分流区的结构进行试验,用激光多普勒测量了转杯纺纱机的纺纱杯流场,对流场与纺纱性能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在转杯纺高速工艺与断头机理方面做了许多研究,还在利用低级原料加工合格的气流纱等方面不断探索,并写了专题报告。1983年通过纺织工业部鉴定。

1984年,严宝仁又与上述合作单位共同承担纺织工业部的“气流纺三大件系列化工艺理论研究”项目。研究过程中,严宝仁带领研究生和研究小组共同努力,就纺纱杯结构对转杯纱的影响、转杯纱接头过程的机理、阻捻盘的设计和使用以及输棉管道的优化等问题作了探索和研究,并撰写论文:《高速时不同纺杯和凝棉角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杂质在纺杯滑面上运动机理的探讨》、《抽气式转杯纺高速除杂工艺的探讨》、《纺低支纱(96号)关键部件运用和工艺参数选择的研究》、《气流纺纱机除杂装置的作用》、《抽气式气流纺阻捻盘的设计和使用》、《纺纱杯结构和机内积杂关系》等十多篇,分别在全国新型纺纱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气流纺交流会上宣读和交流。这些系列化的研究,奠定了转杯纺纱工艺研究的基础,在全国转杯纺纱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990年度荣获纺织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严宝仁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一生为振兴中华纺织作贡献,功绩卓越。

简历



1912年1月21日 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今张家港市)

1932—1936年 南通纺织工学院学习纺织工程,获工学学士

1936—1937年 上海怡和杨树浦纱厂、上海统益纱厂纺织技术员

1938—1939年 四川内江师范学校数理教员

1939—1940年 四川乐山国立中央技术专科学校纺织课程讲师

1940—1946年 四川乐山保险企厂技术员、技师

1946—1949年 四川乐山国立中央技术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

1950—1953年 四川乐山技专专职教授,兼任纺织染料科主任、校委会会员

1953—1958年 天津大学纺织系教授

1958—1987年 河北纺织工学院(后改名天津纺织工学院)教授,兼棉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新型纺纱研究室主任

1987年 退休

主要论著



1.严宝仁(署名为四个科研协作单位).气流纺纱机采用链形筒子的初步探讨.棉纺织技术.1979.

2.严宝仁.TQF3型气流纺纱机流场的测定.天津纺院科技通讯,1980(1)3.严宝仁.影响气流纱强力的三个因素.纺织学报,1985(7)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严延年的主要事迹 严延年的人物生平 严延年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严延年  字号:次卿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汉  籍贯:东海下邳(今江苏睢宁)  职业:官员  官职:涿郡太守  人物生平  初为郡吏  严延年的父亲担任丞相属官时,严延年在丞相府稍微

历史人物 严君平的主要事迹 严君平的人物生平 严君平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严君平  别名:庄君平、严遵、严子陵  所处时代:汉朝  信仰:道家思想  出生地:成都  职业:思想家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因势导之以善,蜀人爱敬  代表作:《老子指

历史人物 严子陵简介 严子陵结局 严子陵的评价

  本名:严光  别称:庄光、严遵  字号:字子陵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余姚  出生时间:前39年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41年  主要作品:《老子注》二卷

知名人物 严独鹤生平故事简介,严独鹤历史评价,严独鹤怎么死的?

严独鹤,名桢,字子材。生于1889年10月3日(清光绪十五年九月初九)。浙江桐乡人。他幼年家境清贫,刻苦攻读。十五岁考取秀才,十六岁肄业于上海广方言馆,习英文及数、理、化各学科。十九岁丧父,不得不谋职

历史人物 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简介,严子陵与严子陵钓台有何故事

人物生平严光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并在平乐山上写出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

历史人物 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简介,严子陵与严子陵钓台有何故事

人物生平严光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并在平乐山上写出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

人物志 严君平主要事迹?严君平的生平简介

【生卒】:约公元前1世纪【介绍】:西汉时期哲学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姓庄,名遵,字君平;汉明帝的名字为刘庄,中国古代讲究避讳,即不得称帝王的名字,班固作《汉书》,将庄君平的姓改写为“严”,称其

历史人物 李严简介 李严结局怎么死的 李严和诸葛亮 李严为何被废为平民

  中文名:李严  别名:李平,李正方  国籍:中国(蜀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阳  逝世日期:公元234年www.cha138.com  职业:官员、将领  主要成就:参与制定《蜀科》  官

知名人物 严志达人物简介

·严志达严志达,数学家。长期从事李(Lie)群、李代数以及微分几何领域的研究,在特殊李群的拓扑,实半单李代数的分类理论等方面获重要成果。在把微分几何理论应用于研究齿轮啮合问题方面颇有建树。严志达于19

历史人物 藤野严九郎是怎么和鲁迅认识的 藤野严九郎简介

藤野严九郎(FujinoGenkuro),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逝世于1945年8月11日,是日本的医生、教师,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