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张文潜人物简介

Posted 工程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张文潜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张文潜人物简介

·张文潜



张文潜,纺织工程专家、纺织教育家。长期致力于纺织教育和纺织建设事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首先创设染化工程专业,率先引进自动换梭织机和新型前织设备,建成我国第一个自动换梭织机车间。为推进我国纺织教育和发展纺织技术作出了贡献。

张文潜,原名张濬思,曾用名张文泉,1897年6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金沙镇。幼年在金沙镇读书,1912年小学毕业。时值我国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在南通创办我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张文潜报考就读该校。由于他勤奋好学,于1917年以第一名毕业,并受聘为该校助教。张文潜在学习中深切认识到要使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必须掌握先进??术。1918年,他考取清华大学的庚子赔款留学名额赴美国留学,进入美国马塞诸塞州罗威尔纺织学院就读。罗威尔有美国19世纪工业摇篮之称,后来与其他学院合并为罗威尔大学,继而成为马塞诸塞州大学的一个校区。张文潜曾在该学院院刊上发表题为《棉双股线与单纱强力之关系》论文。由于学习成绩优良,1921年毕业时曾获金质奖章,并被授予纺织工程学士学位。

1921年,张文潜回国学成回国,受聘于南通大生第一纺织公司一厂(以下简称大生一厂),任机械总监,兼任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教师。1923年9月,张謇之子张孝若受北洋政府委派出国考察,张文潜随同出国,历时7个月,考察了法、德、英、奥地利、荷兰、瑞士、美国和日本等国。回国后参与撰写了《考察欧美日本各国实业报告书》。1926年夏调往南通大生第一纺织公司副厂(以下简称大生副厂)任纺织部长(相当于厂长),连续9年。其间1932年起兼任由其母校改名的南通学院纺织科科长。1935年,调回大生一厂任厂长。1936年底,受聘为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秘书,1938年在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任技正兼科长。1942年,任经纬纺织机器制造公司副经理。1943年,参加资源委员会组织的技术团,往美国接洽技术合作,为制定我国战后复兴和发展工业的计划作准备,他负责纺织工业部分。由于美方对纺织部门的利润分配要求苛刻,因而未能达成协议。其后又在纽约中国驻美办事处工作了一段时间。1946年春回国,任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纺织事业管理委员会业务处长兼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1946年7月,受聘为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经理。

张文潜在新中国成立后仍担任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经理。1955年调任新建立的南通市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1956年评定为一级工程师。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关于棉纺织厂的原棉、设备、工艺和温湿度等4项基本管理方法,为局领导所采纳并贯彻。1955年初,因原棉供应不足,各厂被迫采用成熟度很差的剥桃棉,严重影响生产。张文潜亲自下厂参与试纺试织。1958年,为筹建人造纤维厂,赴辽宁丹东市与河北保定市考察。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原棉歉收,张文潜又积极指导棉皮纤维脱胶和棉混纺的试验。 他曾担任局领导下的技术委员会主任,组织各厂开展技术研究。在推动纺织工程学会工作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张文潜曾任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委员、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南通市科协副主席、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和民主新中国成立会南通市委员等职。

张文潜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受到不公正对待。1972年4月30日病逝。1980年1月29日,南通市领导主持召开追悼会,为他恢复名誉。

潜心钻研适合加工南通棉花的工艺技术



张文潜担任大生一厂机械总监期间,该厂先后三次扩锭。在安装美国文素纺机厂制造的20台梳棉机时,发现梳棉机输出棉网无法成条。张文潜反复琢磨,推想是由于美国梳棉机的大喇叭出口至大压辊握持点间距离过大,仅能适应美棉而不适合纤维长度较短的南通棉。张文潜试制成裂口喇叭,使大喇叭出口到大压辊握持点的距离适应南通棉的长度,经安装试用,顺利解决了这一关键。这一项革新,其设计原理和型式和19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时采用的伊万诺夫式裂口喇叭完全相同,但在时间上提前了许多年。

南通地区盛产棉花,但纤维粗短。经张謇大力倡导改良棉花品种,培育出了纤维长度较长的青茎鸡脚棉。张文潜认真总结经验,写成了《青茎鸡脚棉之纺纱值》一书,对于应用鸡脚棉纺纱发挥了指导作用。然而,南通当时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块棉田,棉花新品种短期内难以全面推广。即使已经采用新品种的农田,也会受到邻田的影响而发生品种变异,所以在收购的原棉中仍有纤维粗短的老品种。张文潜考虑到这种原棉虽不适于纺制中、细支纱,但如用于加工粗支并经过拉绒的绒布,其绒毛必然挺立。经过一系列工艺参数的试验探索,终于试制成可与进口名牌产品相媲美的优质绒布,其价格比进口产品要便宜很多。商标取名为“电车牌”,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成为名牌产品。

开我国使用自动织机之先河



1926年夏,张文潜调任大生副厂纺织部长。在他的经营下,由于棉纱质量提高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利润迅速上升。工厂用新增的利润扩建厂房,增加纱锭,细纱机改用单独电动机传动,并新建职工宿舍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工厂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

当时大生副厂还是单纺厂。到30年代初,大生纺织公司决定新建织布车间。在织机选型上,张文潜在美国见过自动换纡织机,深知其优越性。他力排众议,主张采用自动织机。由于美机较贵,而1926年研制成功并进入商业化生产的日本丰田自动换梭织机价格较低,所以他主张采用丰田自动换梭织机,最终被采纳。1931年向日本购置丰田自动换梭织机240台,1932年安装投产。这是我国自营纺织厂中第一个采用自动织机的工厂。在前织车间,张文潜相应选用了美国利松那(Leesona)高速络筒机、高速卷纬机、艾伦(Allen)高速整经机和英国霍华德(Howard &Bullough)浆纱机。这些当时均属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增强了大生副厂的技术优势。

张文潜的学识和业绩深为张謇赏识。1946年7月,张文潜受聘为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经理。当时公司所属的大生三厂因在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停产日久,张文潜制定整治计划,去上海聘请青年技术人员,整修老机,增添新机,安装空调设备,使生产很快恢复。又建造饭堂、浴室,扩建工人宿舍,改善职工生活。

精心培育纺织技术人才



张文潜在受聘于大生一厂的同时,还被其母校延聘为兼职教师。张文潜深切理解张謇所崇尚的“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他不顾工务繁忙,欣然兼职,尽其所学,增加新的教材,讲授新的知识。授课时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重点突出,深受学生欢迎。

1932年,张文潜在担任大生副厂厂长的同时兼任南通学院纺织科科长。在时任学院院长张孝若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和延聘人才,积极增添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和试验仪器,力求学术进步。就任当年就增设染化系,这在当时全国高等学校中是首创的,而且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全国唯一的。与此同时,还开办了高级纺织职业班(相当于大专)。在他的主持下,学校规模迅速扩大。1933年校友赠建图书大楼一幢,同年还获得捐款和贷款用以营建学生宿舍。1934年争取到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拨款,购置染整实习机器、纺织染试验仪器和梳棉机、自动织机、针织机等,进一步充实了纺织染实习设备,成立了纺织物试验室,并于校外建造一座厂房作为漂染实习工场,使学校的教学设施更臻完备,为教学方面理论和实践并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1934年,还组织了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赴日本参观纺织工厂,丰富了学生的纺织技术知识,这在我国纺织教育史上也属创举。当时学校呈现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在基础设施、专业配置和教学水平等各方面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学校的鼎盛时期,得到全国实业界的重视。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次年三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通。纺织科在事前已迁往上海,仅将少量轻便仪器和部分外文图书带走,其余全部设施在抗战期间被敌军劫掠殆尽,校舍也遭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我国的纺织专家和教育家,时任南通学院纺织科科长的邓禹声着手将纺科从上海迁返南通时,面对满目疮痍的校舍,无限感慨,并满怀深情地回顾了抗战前张文潜主持纺织科时的盛况,深情回顾道:“本科自民国元年开办迄今,计三十五年,毕业生约千人,……其经常费用于民国二十年前完全仰赖大生各厂,故其进展之历程常随纺织事业之兴衰而有迟速。自民国二十一年起,校友张君文潜兼主科务后,即拟具充实设备,改进课程,添设染化系等计划,向有关各处请求补助,卒得棉业统制委员会、教育部、江浙纱厂联合会及津汉各纺织厂之同意,将有关于棉纺织染之机械、仪器、书籍、用具购赠外,或担负讲座薪俸,或津贴日常开支,因而规模渐大,范围日广,虽不能与欧美纺织学校相比,然在远东方面堪称第一。”

张文潜在南通纺校和南通学院纺织科执教前后近20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高级纺织技术人才,门墙桃李,几遍全国纺织界,其中不乏知名人士。

积极组织开展纺织学会活动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前身是中国纺织学会。早在1933年,张文潜就当选为该学会的执行委员。1954年2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南通市代表回通传达大会主要内容和精神后,张文潜即义不容辞地筹建南通分会。团结南通地区的会员,经过三个月的积极努力,在报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同意后,于1954年6月13日召开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南通分会会员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南通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张文潜当选为理事长。1955年11月,张文潜调任南通市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进一步推动了学会活动。1959年9月21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南通分会更名为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并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张文潜继续当选为理事长,1964年7月16日理事会换届时,他当选为副理事长。

学会的生命在于会员的活动。张文潜积极推动学会活动的开展,组织会员结合各个时期的生产关键开展技术研究,包括计划管理、节约用棉、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老机改造、高产高速、提高质量以及降低电耗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多次学术讨论会,并推动会员将活动成果写成论文,从中精选出十篇学术论文,分别参加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召开的两次学术讨论会。1959年,张文潜还不顾高龄,亲自远赴河南郑州参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召开的第一次年会。他还多次邀请外地知名学者来南通讲学。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学会购置纺织科技图书,订阅原版纺织外文期刊,组织解答纺织技术问题和编辑发行技术通讯等,以此繁荣南通纺织科技,促进南通纺织生产。

在张文潜的积极推动下,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日益壮大,活动更为广泛,对推动南通纺织工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提高南通市纺织工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做出了贡献。学会成立以来的十余年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蕴含着张文潜对学会工作的热爱和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张文潜是我国纺织界第一个以庚子赔款赴美学习纺织技术的留学生。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待人接物平易亲切,处理工务认真精细。遇到技术咨询,必及时指点,查找答案。他执教多年,在处理繁忙工务的同时兼职教育工作,成绩斐然。张文潜是我国第一代纺织专家和杰出的纺织教育家,在工业和教育两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简历



1897年6月17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

1912—1917年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学习,毕业

1917—1918年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助教

1918—1921年 美国罗威尔纺织学院就学,获纺织工程学士学位

1922—1926年 南通大生第一纺织公司一厂机械总监,兼任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教师

1926—1935年 南通大生第一纺织公司副厂纺织部长,1932年起兼任南通学院纺织科科长

1935—1936年 南通大生第一纺织公司一厂厂长

1936—1937年 资源委员会秘书

1938—1941年 经济部技正兼工业司科长

1942—1943年 经纬纺织机器制造公司副经理

1943—1946年 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参加资源委员会组织的技术团赴美国洽谈技术合作,后在纽约中国驻美办事处工作

1946—1952年 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经理

1952—1954年 公私合营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经理

1955年— 南通市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

1972年4月30日 病逝于江苏省南通市

主要论著



1.张文潜.棉双股线与单纱强力之关系.美国罗威尔纺织学院院刊,1921(6)

2.张文潜.青茎鸡脚棉之纺纱值.南通棉作试验场,1930

相关参考

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资料

【作者简介】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汉族,明代小说家。明代神话小《西游记》作者。少时“以文鸣于淮”,“淮自张文潜后一人而已”。然“屡

历史人物 张文瓘生平_张文瓘简介_张文瓘人物评价

本名:张文瓘字号:字稚圭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官职:侍中、幽州都督(赠)谥号:懿张文瓘  张文瓘(606年-678年),字稚圭,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人,唐朝宰相。张文瓘出身于清河张氏,隋末迁居

中共人物传 张文彬人物传,张文彬生平事迹,张文彬评价

张文彬,原名张纯清,别名刘宗义、张南杰,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七军政治委员,第三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第十五军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在《续西行

历史秘闻 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资料

【作者简介】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汉族,明代小说家。明代神话小《西游记》作者。少时“以文鸣于淮”,“淮自张文潜后一人而已”。然“屡

知名人物 张文光生平故事简介,张文光历史评价,张文光怎么死的?

张文光,字绍三,亦作少三,云南腾越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五月)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里。自幼读书不成,随父亲张纪三经商,往来于腾越和缅甸间。文光生性刚强,不畏势,不吝财,路见不平,尽力相助,在乡里间颇

历史人物 张文谦简介,张文谦简介

  大司农司  元朝掌管功课农桑、水利、乡学、义仓诸事的中央官署。至元七年(1270)二月,始置司农司,以张文谦为司农卿,拟定劝农条画,设立四道巡行劝农司,每道派出劝农使和副使各一人巡行督促、检查农业

历史人物 张文慈个人简介,张文慈个人简介

   中文名:张文慈  外文名:PinkyCheung  别名:文慈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身高:168cm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71年9月30日  职业:影视演员、主持 

历史人物 元朝著名大臣张文谦简介,张文谦故居在哪

人物简介张文谦(1216—1283),邢州沙河人,县志称之沙河人物之冠。自幼聪敏,曾与刘秉忠、张易、王恂、郭守敬等人一起在邢州城西紫金山共同研习天文、历法、算学等,称邢州五杰。元定宗二年(1247),

知名人物 张文治人物简介

·张文治张文治,造船工程学家。长期从事内河航运、船舶设计、制造和修理工作。对长江船舶设计和制造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开创了新一代长江船型,而且开发了川江船舶,特别是浅水激流船舶和水翼船。为中国船舶工

知名人物 张文裕人物简介

·张文裕张文裕,物理学家。我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毕生致力于核科学研究和教学,有多项重要发明和发现,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发现μ介原子,??创了奇特原子物理的深入研究。重视实验科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