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托尼·莫里森——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
Posted 作品
篇首语:生命是不能被略过的,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前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托尼·莫里森——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托尼·莫里森——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
托尼·莫里森——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
托尼·莫里森——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
托尼·莫里森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托尼·莫里森
出生年代:1931年-
职称:作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莫里森于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罗伦镇,原名琪洛·沃尔德。莫里森12岁便开始打工,同时顽强地坚持学习,1949年终于进入华盛顿专为黑人设立的霍华德大学。1953年大学毕业后,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研究福克纳和吴尔夫的小说,于195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先后在南德克萨斯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书。她与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并开始试笔写作。1964年与丈夫离婚后,莫里森离开霍华德大学,到纽约兰登出版公司当编辑。1976年后又担任教职,曾在耶鲁大学、巴德学院教授黑人文学和小说创作,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她的作品在1970年后陆续发表。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的发表,为她赢得了“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的称号。
1973年,她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秀拉》。后又有《所罗门之歌》(曾获得过美国图书评论奖)、《沥青娃娃》、《宠儿》(获得过普利策奖),《爵士乐》。
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像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托尼·莫里森成功的故事——技巧高超的文学大师
云聚集在一起,静止不动,注视着从森林里急流而下的河流,迅速奔向山腰,却不知究竟要去哪里,直到筋疲力尽,病了,呻吟着,然后,慢下来,停止了步伐,离大海只有20里格(旧时长度单位,约为3英里或3海里)之遥。
——托尼·莫里森
如果云一直横向去追这急流而下的河流,那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成功;但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它发现了一个秘密:它离大海只有3英里。
1987出版年的《宠儿》是她最重要的作品,此作获1988年普利策小说奖。莫里森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96年她因对美国文学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国家图书基金会奖章。
莫里森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她娴熟地潜入语言之中,并清除种族主义的羁绊,赋予文学语言诗一般的光采。
她的作品《宠儿》在题材的深度上较之于其他作家的相关作品,有明显的拓展.她采用不同的人物视角,并穿插着意识流的手法,把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各自对过去的回忆都展示了出来。
这部作品在结构上跨度较大,且十分自由。作品时间、地点的不断更换也许给读者一种混乱的感觉,但这正是作者的大胆之处,她相信读者的水平足够认识到她的艺术手法的高超之处,这一手法使得她能够在相对来说比较简短的小说中活脱地表现出多位人物的特点与经历。
莫里森把现实主义手法与民间歌谣成功地结合了起来,这一结合非但强化了其文学的真实性,也强化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的运用巧妙,那是一种内容丰富但是用词并不华丽的语言。作为作家,她的创作主题是大众化的,但切人的角度却并不落俗套。其独特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莫里森摒弃以往白人惯用的那种用黑人粗俗的语言来描写黑人悲惨命运的手法,而是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打动读者;
第二、摆脱以往重墨描述黑人外在的悲惨境遇的写法,着重挖掘主人公的自虐心态——对美的羡慕,对爱的渴望,这种心态在危机感中增强,最后在醒悟中湮灭,这是托尼·莫里森最打动读者的地方。
作为一个作家,托尼·莫瑞森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不在于她驾驭文字的娴熟,不在于她把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在与当你读完了她的书之后,你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解决各民族人们精神生活上的贫乏乃至堕落?莫里森就是通过她的作品,细腻地关照了黑人的不同命运及他们的屈辱生活,同时也关照到一个阶层,一个生活在暗无天日的阶层的人们的命运和屈辱,让人们感到一种彻骨之痛,看到了一条模糊的朦胧若雾的艰辛的求生的路径。
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也要掌握技巧,没有技巧地盲目去做,最终一定会一事无成。就拿钓鱼来说,鱼饵越小才能增加鱼的信任度,才能更容易引鱼上钩。
教育启迪
在托尼·莫里森获取诺贝尔这一瑰冠之时,众多权威人士对他的评价大同小异:她是位技巧高超的文学大师。她也是在写作中坚持不懈,获得写作技巧,她的作品才最终获得人们的认可。这些经历,并不简单。
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精神,面对正确的目标,只要是对的,就要坚持;只要没有违背原则,就要继续下去;做学问需要技巧,生活也需要技巧,技巧会使所有的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巧可以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参考
战后美国的黑人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广大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觉悟不断提高,黑人运动蓬勃发展。50、60年代发生的大规模黑人民权运动和抗暴斗争,更以磅礴的气势震撼了整个美国社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
1965年11月2日莫里森和拉波特自焚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了越南战争,战争中的巨大伤亡和对人的摧残激起了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1965年11月2日,一名贵格会教友派的信徒诺尔曼·莫里森为抗议美国参加越南战
就算说没有你也不会信,因为当地的华人自己就接受自己社会地位低的这件事了,不出言抗议也不反对美国人对待他们的态度。而这些你在华人为主的国家圈子里根本感受不到,你只要理解一个概念,那里是美国,白人上去把先
职业:诗人和摇滚歌手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诗人和歌手词曲作者最著名的是洛杉矶摇滚乐队“theDoors”的主唱。出生日期:1943年12月8日出生地:佛罗里达州墨尔本,美国一代:无声一代中国十二生肖
1905年6月尼亚加拉运动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前身,杜波依斯领导的黑人知识分子组织,以争取美国黑人充分的政治和社会权利为宗旨,与布克·华盛顿在1895年亚特兰大种族和解声明中所持的和解哲学形成鲜明
1、种族平等约翰逊时代是美国争取种族平等的分水岭。约翰逊政府帮助美国黑人清除了获取平等公民身份的法律障碍,从法律上摧毁了种族隔离体系,尤其是大大缓和了南部地区的种族矛盾,为20世纪70年代北部资本和外
职业:记者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哈里·雷诺瑟是美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的著名新闻主播。Reasoner于1968年与迈克·华莱士共同创立了60分钟计划。1970年,他搬到美国广播公司,成为
对于黑人的历史,也就从奴隶制开始,美国黑人长期受到歧视,没有选举权,很多工作无法做,收入比白人少,许多场所无法入内,也有3K党的迫害。19世纪70年代的后期,正是美国进步主义的时期,黑人对自己的权利进
1936年2月14日全国黑人大会成立美国黑人统一战线组织。1936年2月14日—16日,来自28个州585个社团的代表817人在芝加哥召开全国黑人大会成立会议。大会宣告其主要纲领是反对种族岐视,争取黑
历史上被欧洲殖民者劫运到美国的非洲黑人奴隶的后裔。又称非洲裔美国人。属尼格罗人种。其中2/3为黑白混血种人。通用英语。主要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部分人信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美国黑人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