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规律
Posted 文化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规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规律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中 关键性的学术课题。佟柱臣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规律概括为两点,即“多中心发展”和“发展不平衡”。他 认为: “中国新石器时代阶段,并不存在从一个地点起源的问题。而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向着 新石器时代延续发展下来的。延续发展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又形成若干中心,因此,作多中心发展。”这些文 化中心现在已经露出端倪的有下列几个:
①洮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系统中心;
②渭河流域的半坡文化系统中心;
③ 豫西晋南的庙底沟文化系统中心;
④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系统中心;
⑤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系统中心;
⑥太湖 地区的马家浜文化系统中心;
⑦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系统中心。
这些文化系统中心“才是我国若干部族文化产 生的历史条件,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实际面貌。”他还认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若干文化系统,并不是按 同速度发展的,也不是按同样水平发展的。而是发展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其中不平衡规律的支配,起关键性 的作用。”在前述7个文化系统中,“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仍是黄河中下游豫西晋南的庙底沟文化系统”,从这 一文化系统发展起来的二里头文化,“是探讨夏文化的对象,是探讨国家起源的对象,也是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对 象。”他认为,正是由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中原一带的新石器文化文明的进程较快,从而使阶级社会最早产生于 这一地区。“在不平衡规律的支配下,其中夏人建立的夏王朝,在我国三代历史上,是最早出现的国家,也是最先 进入文明社会的”。
注释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 规律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1986年第2期)
相关参考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这一规律的表述是这样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
1.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其基本特点是什么一、地主阶级学习西方1.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学什么结果背景: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特别是鸦片战争的刺激,使一些爱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
> 魏晋时代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现代的文化巨人鲁迅称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步入了“自觉”。这一历史时期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文化大发展时期,它毫无疑问地也包括晋武帝执政
中国过去的发展对于现在发展来说是基础不过因为中国过去的发展历史使现在的经济受到制约最后得出过去的发展历史=现在缓慢的经济(牢固)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
伊斯兰文化又称阿拉伯文化,或称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发轫于倭马亚时代,繁荣于阿拔斯王朝时代。此间,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五百年的黄金时代,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代文化。这个时代被称为巴格达学派取代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泉。综观我国的新石器时代,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重大发明和成就很多,物质文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安志敏根据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将中国新石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与自然规律自发地盲目地起作用不同,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的活动发生作用的。因此,社会发展需要人的参与。人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但这不等
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产生是合乎规律的历史现象,因此,资本主义社会自然有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这种历史进步性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作为人类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