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诗经》
Posted 诗经
篇首语: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诗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诗经》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因此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诗》被朝廷奉为经典之一,《诗经》的名称由此出现并沿用至今。其内容按照作品性质和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国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据史书记载,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歌的官员,称“行人”,他们四处搜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各地的民歌由此得以集中起来。“风”就是按照地域性进行划分的,分为周南、召南、邶、睟、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共160篇。
《国风》有很多是人民口头创作的诗歌,不仅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而且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周王朝及各国诸侯攻伐兼并,许多诗篇反映了这一时期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精神。如《魏风·伐檀》,描写了一群伐木者一边劳动一边歌唱:“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襒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斥责了不劳而获的奴隶主。从西周末年到春秋,徭役、兵役苛重,士兵厌战思乡,妻子怀念征人,《国风》中的篇章对此也有所体现。如《邶风·击鼓》反映了战士久戍在外,对家人怀念不已,期盼白头偕老:“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国风》中以爱情为题材的民歌数量很多,富于情采。或表现热恋的欢乐,或表现相思之苦,显示了古代人民单纯开朗的性格和纯洁质朴的心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反映了男女爱情的单纯美好。《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另外,《邶风·静女》《郑风·溱洧》《王风·采葛》等,描写恋爱中的各种表现和心理变化,真挚感人。而《邶风·谷风》《睟风·柏舟》《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踴》《郑风·遵大路》等诸篇,有的反映妇女被遗弃的悲惨命运,有的则描写她们敢于争取自由婚姻的斗争精神。
此外,《国风》中还有一些篇章反映了人们日常劳动的场面,如《魏风·十亩之间》《豳风·七月》等。还有一些诗揭露讽刺了诸侯的荒淫无耻,如《邶风·新台》《齐风·南山》《陈风·株林》等。
“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多数是西周时的作品,主要叙述祖先的史迹和武功,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大部分是周室衰微之后的政治讽喻诗,用于祭祀和宴饮,其余属于歌谣,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雅》诗中,有一部分是贵族用于祭祀的乐歌,如《小雅》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等,描绘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属于祈求丰年的乐章。“既瞮既足,生我百谷”(《信南山》),“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甫田》),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
《诗经》书影
《出车》《六月》等则记载了周宣王时对猃狁(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活动。“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小雅·六月》),描写战前准备;“饮御诸友,糓鳖脍鲤”(小雅·六月),描述凯旋后会友宴饮的场面。与此相关,有表现征人之苦的诗篇,如《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戍边战士一边采摘野菜,一边担忧归期迟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当日出征,杨柳依依,今日归来,雨雪交加,物非人亦非,叫人心生伤悲。
西周后期,统治者日趋腐朽,社会矛盾加剧,《雅》诗中有一些篇章反映了这些社会动荡。如《大雅》中的《民劳》《板》《荡》,《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等。“天方荐瘥,丧乱弘多”(《节南山》),“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民劳》)。这些都是在提醒当政者要以德治国,亲贤远佞,以免上天降灾。
“颂”是统治阶级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词,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周颂》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词,用典雅庄重的辞章歌颂祖先的功德并祈求降福子孙。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赞美成王命令百官率民耕种;“为酒为醴,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描写丰年用粮食酿酒祭拜祖先,以求得福祉。
《鲁颂》是鲁国贵族用于祭祀宗庙的乐章,其中《马同》《有马必》通过赞美拉车的骏马良驹来体现劳动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泮水》《门宫》是臣子对国君的歌颂,有许多夸张的描写,对汉赋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商颂》是宋国贵族用于祭祀祖先商王的颂歌。《那》《烈祖》描写了祭祀成汤时乐器舞蹈之盛美和酒肴祭品之丰富,以此来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祈求赐福后代。《玄鸟》《长发》《殷武》则描述了祖先诞生以及商民在开国时期的艰苦奋斗和终成大业,颇有宏伟气象。
(卢月)
相关参考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诗经》的故事。 《诗经》,在有史记载的文学作品中,它产生的时代最早。 《诗经》,又称《诗》,它一共有三百零五首,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风”“雅”“颂”三
《诗经》书影(明刻本) 《诗经》(汉语拼音:Shijinɡ;英语:BookofSongs),十三经之一,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简称《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期将它正式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
《诗经》共有几家《汉书·艺文志》曰:《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此三家汉初并立为博士。又荀卿以《诗》授鲁国毛亨,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并鲁、齐、韩,共有
为什么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并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有15国风,大多是民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
《诗经》不但在先秦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中也享有很高地位,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发轫,也是当时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孔子与诗经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据历史记载,原来的诗经就有三千多首,后
《诗经》的内容极为丰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周部族史诗所谓史诗,通常认为是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或古代传说,塑造著名英雄形象的长篇叙事诗^它的结构一般来讲比较宏大,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