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董其昌和绘画“南北宗”论
Posted 画家
篇首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董其昌和绘画“南北宗”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董其昌和绘画“南北宗”论
董其昌和绘画“南北宗”论
中国绘画史上的“南北宗”论,是明朝以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和沈颢为代表人物提出的划分绘画宗派的方法。在这四个代表人物中,究竟是谁首先提出“南北宗”论,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说法,但是因为董其昌在四人中书法成就最为显赫,在当时及后代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历来人们都是把他作为“南北宗”论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
“南北宗”论的划分方法是将唐朝以来的绘画分为南、北两大派别。唐朝的王维、张璪,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宋朝的巨然、李成、范宽、李公麟、米芾、米元晖,元朝的黄公望、王蒙、倪赞、吴镇,以及明朝的沈周、文征明等画家被划为“南宗”;而唐朝的李思训、李昭道,宋朝的赵伯驹、赵伯、李唐、马远、夏圭、刘松年,以及明朝的戴进、吴伟等则被归为“北宗”。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等人借佛教禅宗的南北宗而提出的。相传禅宗五世祖有两个弟子,分别叫作慧能和神秀。慧能主张顿悟,而且创立了顿然觉悟而成佛之法,因行于南地而成为“南宗”;神秀则主张渐悟,创立了历尽劫难而出生死之法,因行于北地而成为“北宗”。这种差异似正合乎“南宗画”随意挥洒和“北宗画”制作繁杂的区别,所以“南顿北渐”也就被董其昌等人引进到中国绘画中用以划分南、北宗派。
董其昌画迹
根据南、北两大宗派画家的画风,“南宗”的画大多为士大夫随兴书法的作品,比较讲究文学气质和个人修养的发挥,所以又被称为“文人画”;而“北宗”中大部分是为当代皇家画院所供养的画家,他们的画十分讲究技巧的运用,因此“北宗”画又称为“院体”,也常被人们贬为“工匠画”。“南宗”画和“北宗”画的风格差异,傅抱石先生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曾分析道:“在朝的绘画,即北宗。1.注重颜色骨法。2.完全客观的。3.制作繁难。4.缺少个性的显示。5.贵族的。在野绘画,即南宗,即文人画。1.注重水墨渲染。2.主观重于客观。3.挥洒容易。4.有自我的表现。5.平民的。”其中最为董其昌等人注重的是笔墨格调的不同。“北宗”画颇具阳刚之气,笔力遒劲,笔锋外露,多采用斧劈皴的画法;“南宗”画则具阴柔之美,笔法含蓄儒雅,韵味十足,多采用披麻皴的画法。造成这种差异的大部分原因是南北水土的不同,北方多山、岩石峻岭,南方多平峦,地势比较平缓,因而也就使得人的个性有了偏阳刚、偏阴柔的区别。当然“南北宗”论并不是单纯以画家所处的地域环境为标准的,它所着重的依然是画中所体现出的个人笔墨风格与格调气息,因为除了外在的客观条件可以影响到作者的画风之外,画家本人的师教传承和内在修养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于以董其昌为代表而倡导的“南北宗”论,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们“扬南抑北”,无意中助长了后人轻视绘画技巧的错误倾向;有人则认为“南北宗”论虽然不够成熟,但是它却弘扬了文人画思想。不可以否认的是,在“南北宗”论中所提倡的文人画观念,对于推动近代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孙爱迪)
相关参考
龚贤作品 龚贤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13岁开始学习绘画,师从董其昌,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除了擅长绘画,他还工诗文、尤擅行草,自成一体。 龚贤积墨法 龚贤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龚
佛教南宗和北宗各指什么?佛教之“宗”在达摩祖来华传法到唐、宋时,专指禅宗,也称“宗门”。禅宗以外则称“教下”。(宗门教下后来简称“宗教”)达摩初祖传法到唐初时,五祖黄梅以“菩提本无树”偈,将衣钵传与伙
赵孟頫和董其昌都是书画界两位泰斗人物,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赵孟頫为元代人,董其昌为明代人,俩人的谥号都为“文敏”。赵孟頫和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被成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成就远非在此,赵
赵孟頫和董其昌都是书画界两位泰斗人物,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赵孟頫为元代人,董其昌为明代人,俩人的谥号都为“文敏”。赵孟頫和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被成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成就远非在此,赵
董其昌简介 董其昌(西元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松江华亭人。 他的楷书最早是学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后改学虞永兴,又上溯钟、王,参以李邕和柳公权,对苏轼的书法也颇有会心。行、草方
董其昌晚年为何沦落为无耻恶霸?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终于考中进士,供职于翰林院,继续努力和探索自己的书画艺术。其时的董其昌还算是一个恭谦之人。例如,翰林院学士田一儁去世,因为一生清
董其昌六十大寿那一天,宾客盈门,众人频频向他敬酒,他心中高兴,便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陈年花雕。宴席散后,醉醺醺的董其昌便由家人扶着回到卧室。董其昌卧室中,除了一些奇珍异宝和字画古玩,最耀眼的是南面墙上一
董其昌 董其昌的代表作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而他过分强调画家的道德修养及思想境界,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董其昌作品 董其昌
本名:董其昌 别称:董文敏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 出生时间:1555年2月10日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1636年10月26日 主要作品
董其昌,明代书画家,生于1555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谥号“文敏”。万历十七年进士,松江华亭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1636年逝世。 董其昌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信心满满,相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