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汉字在日本的改造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究竟什么是真理?——不可驳倒的谬误便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汉字在日本的改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汉字在日本的改造

汉字在日本的改造

早在1000多年前,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遣隋使、遣唐使,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语言文字带到了日本。日本从此正式开始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

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公元9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现代日语中,假名71个,最基本的有46个,排列成“五十音图”。

日语中汉字的发音有“音读”和“训读”两大类。

音读,即日本人引入中国文字时模仿该字汉语发音的读法。由于中国汉字进入日本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国不同朝代的“普通话”有所差异,这在日语汉字的读音上也留下了不同的痕迹。因此,在现代日语中实际上音读又可分为“吴音”、“汉音”、“唐音”三种。这是因为一部分日语汉字保留了六朝时期由中国的吴国引进的“吴音”;唐朝时期从中国的唐都长安引进的“汉音”;以及后来从宋、元、明、清各朝代引进的“唐音”。

训读,是根据汉字的原意而用相应的日语词读法读出的汉字。可以说是汉字的“意译”。例如,汉字的“川”是“河”的意思,日语词称“河”为“かゎ”,这样就将汉字的“川”读为“かゎ”了。

日语书写时一般体言(名词)及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词干部分多使用汉字来写,而用言词尾有变化的部分及助词、助动词则以平假名书写。格式上横写、竖写均可。

汉字传入日本后,虽然极大地丰富了日语的词汇。但由于汉字数量太多,日本人也感到在记忆、读写等方面的困难太大。所以,日本政府从1946年开始,就下令限制汉字的使用数量,对汉字的书写进行了改革,才逐步形成现在所说的1945个常用汉字。

(张奕)

相关参考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用中国汉字

1、日本日本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至今的文字里还保留了大量的汉字。现在日本国内还在使用的汉字大约还有1000多个。日本每年还会举办“汉字节”。日本汉字虽然很多写法和中国汉字一样,但是很多字意思上

日本 日本·1919年8月北一辉写作《日本改造法案大纲》

1919年8月北一辉写作《日本改造法案大纲》1919年8月,日本法西斯先驱者,理论家和活动家北一辉在中国上海撰写《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一书,鼓吹维护日本天皇制,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建立法西斯军事独裁政权,

70年前,日本被迫废除“汉字”,差点成功,现在却打了美国的脸

日本战败之后,被美国控制。美国为了使日本顺从,因而强化对于日本人的控制,首先在文字以及思想等方面下功夫。日本在唐朝的时候,向中国学习,因此日本文化包含大量的汉文化元素,其中日本文字就有很多是汉字,这也

日本 日本·1972年6月田中角荣发表《日本列岛改造论》

1972年6月田中角荣发表《日本列岛改造论》田中角荣1918年出生于新潟县刈羽郡二田村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亲破产,田中没有读中学。他从小当过泥瓦匠,在建筑部门打短工。经过努力奋斗,终于在19岁时开始经

历史人物 日本战犯在中国是被如何改造的

揭秘:日本战犯在中国是被如何改造的?  战犯副岛进获释之际,管教员吴浩然送给他一把牵牛花籽,希望他再来中国时捧着鲜花,而不是拿着武器。1950年7月,969名关押在苏联远东地区的日本战犯被引渡到中国,

历史人物 日本战犯在中国是被如何改造的

揭秘:日本战犯在中国是被如何改造的?  战犯副岛进获释之际,管教员吴浩然送给他一把牵牛花籽,希望他再来中国时捧着鲜花,而不是拿着武器。1950年7月,969名关押在苏联远东地区的日本战犯被引渡到中国,

日本人为何执意要把汉字发扬光大

  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日本的所谓“真相贴”,这些贴子借中日关系恶化的背景,以肋骨拍断两根的口气称,随着厌华情绪的飙升,日本官民对汉字有了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能不用汉字就不用汉字,以彻底去除中国

世界历史 甲午战争后,日本也想废除汉字,结果报纸登出来,国民都尴尬了

古代中华民族创造了十分灿烂的文化和科技,尤其是汉字,是最复杂的象形文字,具有极高的文化造诣和内涵。因此,从古代开始周边仰慕中华文化的小国纷纷以汉字为自己的文字,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如越南、高丽、日本等

目前有哪些国家使用汉字

除中国使用汉字外,过去使用过或现在仍然在使用汉字的国家有越南、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在公元第一世纪传入汉字。13世纪创造了越南形声字,叫做“字喃”。“字喃”一直与汉字平行使用。19世纪起采用拉丁化新文

历史百科 简化字和繁体字

简化字和繁体字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