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纸上谈兵的赵括

Posted 赵括

篇首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纸上谈兵的赵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纸上谈兵的赵括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赵国长平,赵国老将廉颇率军坚守,深沟壁垒,避营不出,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秦军虽然多次挑战,但廉颇经验丰富,并不上当。秦军毫无办法,只好回复秦王。秦王于是请范雎出谋划策。范雎用反间之计,使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已经老了,不敢出战。其实秦国最害怕赵括率领军队。”

这里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自幼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十分狂傲,连自己的父亲也看不起。赵王于是将他请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满口应承。赵王就拜赵括为大将,让他去接替廉颇。大臣蔺相如见此,就劝赵王说:“赵括虽然读了不少兵法,但只是纸上谈兵,不会临阵应变,千万不能让他率领大军。”赵括的母亲也对赵王说:“这孩子的父亲临终时就说过,赵括将带兵打仗看作游戏,同时十分骄傲,目中无人。如果大王让他带兵,恐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所以请大王收回成命吧。”但赵王充耳不闻,一意孤行。

公元前260年,赵括接替廉颇,驻守在长平。秦国得知赵军调换了将领,就以白起为将,指挥秦军。白起率军攻打,赵括不像以前廉颇那样死守,而是出营作战。秦军先打了几个败仗,以诱敌深入。赵括就长驱直入,一路追赶,进入了秦军的埋伏圈。秦军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并冲击赵军的大营,将其包围。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只好突围,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军也全军覆没。

(范松义)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纸上谈兵的赵括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

长平之战中的赵括并非“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赵王因为国力不济,不能用廉颇的固守之计,只好以赵括既代廉颇。而赵括主动出击,不是没有胜机,可惜赵军粮草、兵力都不足,这才无力回天。即使如此,赵括也大量消耗了秦军的有生力量,没让秦军占到大便宜

历史人物 “纸上谈兵”的赵括有没有实力

“纸上谈兵”的赵括有没有实力?“纸上谈兵”具体故事是怎么样的?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华文学博大精深,不仅同样的字在不同语境有各种解释,简单的一句话能够诠释一个现象或事情,还有四字成语耐

其实是战国时期的名将 揭秘纸上谈兵的赵括

提到长平之战,几乎人人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纸上谈兵”,而创造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赵括,几千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教育国人,要大家知道,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国的历史大抵如此,事

其实是战国时期的名将 揭秘纸上谈兵的赵括

提到长平之战,几乎人人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纸上谈兵”,而创造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赵括,几千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教育国人,要大家知道,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国的历史大抵如此,事

作战经验太少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怎样失败的

赵括,作为赵国的新任主帅,替换了老将廉颇,出征了长平之战,失败的一谈糊涂。那他为何会作为主帅,他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导致赵括能够取代廉颇成为主帅,那又是为何赵括在此战役的对抗中会一败涂地呢?首先,从赵括

40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

春秋纸上谈兵的赵括究竟是哪位名将的儿子?

赵括的成名,一方面是由于战败,惨败,导致赵国开始走向衰退期,但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的出名则是因为他的父亲。说到赵括的父亲,可能人人都知道,在赵国几乎也是家喻户晓,那他的父亲到底叫什么?官任何职?

春秋纸上谈兵的赵括究竟是哪位名将的儿子?

赵括的成名,一方面是由于战败,惨败,导致赵国开始走向衰退期,但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的出名则是因为他的父亲。说到赵括的父亲,可能人人都知道,在赵国几乎也是家喻户晓,那他的父亲到底叫什么?官任何职?

作战经验太少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怎样失败的

赵括,作为赵国的新任主帅,替换了老将廉颇,出征了长平之战,失败的一谈糊涂。那他为何会作为主帅,他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导致赵括能够取代廉颇成为主帅,那又是为何赵括在此战役的对抗中会一败涂地呢?首先,从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