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壮锦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壮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壮锦
壮锦
壮锦是壮族人民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织品,它用细纱和色丝线织成,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和结实耐用著称,可用作被面、台布、背带、围裙、手提袋等,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
壮族纺织业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便能织造出“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至唐代,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宋代,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到了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并成为壮族人民广泛使用的民族工艺美术织品。
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图案精巧,色彩绚丽。既是精美的工艺品,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传统图案有数十种之多,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尤以几何纹为多。常见的有方格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编织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近几十年来壮锦又增添了“桂林山水”、“葵花向阳”、“民族团结”等反映壮族人民新生活、新风貌的图案,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壮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壮锦的生产又引入了新工艺,建立了现代民族织锦厂,花色品种大大增加,质量今非昔比,不仅更加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远销到欧美和东南亚地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蔡旭)
相关参考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
在壮族历史悠久的岁月中,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一种“峒布”,是麻织品及蚕丝品,说明远在汉代,古壮民就种麻养蚕,为服饰提供原材料。也反映了古代壮族的服饰发展,其中以蚕丝为原材料的壮锦更是在2006年,经国务
文化含量的高低本身不存在可比性,但是特色与不同倒是可以有区别。钦州坭兴陶据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考证。在广西近百年来,其传统工艺能够保持和继承并得到发展的只有壮锦及坭兴陶,为此,钦州坭兴陶被认定为目前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