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巴黎大学
Posted 学校
篇首语: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巴黎大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
中世纪的早期,欧洲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不光老百姓都是文盲,很多贵族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甚至有些国王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当时各国的文化教育都被教会垄断,只有教会才可以开办学校,只有教士才掌握文化知识,但教会学校的教科书只有《圣经》。人们除了《圣经》之外,几乎不知道还有其他书籍。
后来随着城市的兴起,工商业日趋繁荣,人们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识,于是城市中出现了学校。这些学校,就成为后来大学的基础。11世纪末,意大利出现了第一所大学,此后欧洲相继出现了很多大学,如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其中以巴黎大学最为著名。
在12世纪早期,巴黎大学就初具雏形。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正式批准成立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坐落在塞纳河畔。巴黎大学和欧洲其他的大学一样,使用当时通用的拉丁语授课,从成立之初,欧洲各国就有很多学子纷纷慕名前来求学,据说有5万人之多。
巴黎大学共设有4个学科:文学、医学、法律和神学。文学是普通学科,要学习语法(包括拉丁语和文学)、修辞(包括散文、诗歌的写作和法律知识)、辩证法(即逻辑学)、天文学(包括物理和化学)、几何(包括地理和自然历史)、数学和音乐,被称为“七艺”。修文学科的人数是最多的,通过毕业考试可以得到学士学位。另外3个学科是高级学科,只有修完普通学科、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有资格升入,修完之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可以继续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只有取得了学位的人才可以在学校里教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学位的,通常获得学士学位的人仅占学生总数的1/3,获得硕士学位的占1/16,而获得博士学位的则更少。尤其是神学博士,首先要用8年时间攻读神学硕士学位,然后再用12年的时间攻读博士学位,难度很大。
巴黎大学的成员不仅包括老师和学生,还包括为学校服务的书贩、邮差、药商、抄书人甚至旅店老板。学校雇佣有才能的老师,解雇那些平庸的或玩忽职守的老师,有时还对他们处以罚款。老师们根据各自的才能,教不同的科目,组成一个个的团体。现在大学中的“系”,就是从拉丁语中的“才能”一词转化而来的。老师团体中选出的“首席”或“执事”,相当于后来的“系主任”。
每天早晨,学生们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饭之后,先来到教堂做弥撒,然后再去教室上课。学校的教材大多是古代的一些名著,老师一边读,一边解释,而学生们则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做笔记。学校很少做试验,就算是医学科,学生做实验的机会也很少,因为中世纪严禁人体解剖,所以很多解剖的知识都是学生们从翻译过来的阿拉伯医书上得到的。
巴黎大学规定,学生要想获得学位,就必须参加公开的辩论。因此,学校的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才,学生们在平时也非常注重锻炼辩论的技巧。巴黎大学在平时经常举行公开的辩论会,这些辩论会主要是本校的老师参加,有时也邀请一些外校的老师参加。辩论会的气氛是非常激烈紧张的,有的对手被对方驳得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冲上去和对方扭打起来的事也时有发生。

巴黎大学索邦神学院教堂
索邦教堂是巴黎大学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建于1635~1642年,教堂正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巴黎大学吸引了不少当时欧洲著名的学者前来讲学,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法国著名哲学家皮埃尔·阿贝拉尔。阿贝拉尔经常发表一些与众不同的言论和见解,大受学生们的欢迎,但却惹恼了法国政府,被禁止在法国领土上讲课。阿贝拉尔就爬到树上继续讲课,学生们围坐在地上专心致志地听讲。后来法国政府又禁止他在法国的天空讲课,阿贝拉尔就站在一条船上讲课,学生们则坐在岸边听讲。
相关参考
1947年7月20日巴黎欧洲经济会议召开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概述了美国援欧计划的总方针。此乃美国对欧洲推行所谓“马歇尔计划”的前奏。同年7月20日,英、法、奥
1哈佛大学美国1636年2斯坦福大学美国1885年3牛津大学英国12世纪中期4剑桥大学英国1209年5麻省理工学院美国1861年6东京大学日本1877年7哥伦比亚大学美国1754年8巴黎大学法国中世纪
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学。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国学者被迫从巴黎"总学"回国,不久牛津也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总学"。12
李书华字润章,河北昌黎人,1890年生。保定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法国鲁芝大学毕业,获芝鲁大学理学硕士、法国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北京大学驻欧通讯员。1922年8月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2
吴经熊号德生,浙江鄞县人,1898年生。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获美国密执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法国巴黎大学及德国柏林大学研究。历任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民庭推事、院长,
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中世纪欧洲的每一所大学都是以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这两种不同的模型建立起来的。在意大利各地、西班牙以及法国南部,大学通常都是以博洛尼亚为蓝本建立的,其中学生们自己组成委员会。他们雇佣教
杨玉清湖北孝感人,1906年生。武昌中山大学法科预科毕业,本科肄业,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政治学科学士,法国巴黎大学研究生。曾主编《日本评论》月刊。1937年起先后任中央政治学校、私立中华大学
章渊若字哲公,江苏无锡人,1904年生。上海复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毕业。曾任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上海法政学院政治系主任等职。1946年11月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3
史尚宽字旦生,安徽桐城人,1899年生。日本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毕业,德国柏林大学法律研究所、法国巴黎大学研究。1927年任中山大学法学教授,并应广东建设厅聘请起草劳动法。1929年任立法院立
萧行易湖南常宁人,1939年3月17日生。台湾师范大学毕业,法国北得颂大学研究,法国巴黎大学博士。曾任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副教授、教授、兼任所长,台湾当局“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