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第三次科技革命
Posted 科学技术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又称新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另外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浪潮至今方兴未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在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方面,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世界引向微观世界。原子物理学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使人工利用原子能成为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都集中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战后,苏、美、英等国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
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不同于先前科技革命的明显特征。首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其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具有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趋势。第三,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和分化,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高度综合。现代科技发展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研究朝着综合的方向发展。
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一,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财富的增长。据统计,从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的年增长以1951年到1976年间的速度为最快。如果以1950年各国农业生产指数为100计算,那么到1977年各主要西方国家的农业生产指数分别是:法国187,英国171,联邦德国181,意大利170,美国181,日本248。可以说,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创新实现的。在新科技革命下,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实现的。而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技术,使人的劳动从直接参加生产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则无法同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新科技革命由于采用现代管理与决策理念,使劳动组织的管理日益科学化,对企业管理的“民主参与”也就应运而生。

首次进入太空
苏联宇宙飞船“东方1号”升空,标志着一个旅行的新纪元从此开始。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在宇宙舱里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然后在7000米的高空从宇宙飞船上弹出降落。
第二,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信息产业逐渐兴起。
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变革。它所创造的大量新产品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着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传统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国际互联网使人们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发生变化。
第三,它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科技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随着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如以欧共体为中心的欧洲,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经济一体化,以日本为中心的亚太经济圈。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越来越不利。西方七国1987年的经济实力占世界的60%,而人口只占12%。195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差23倍,1985年扩大为44倍,1990年更扩大为56倍,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为了增强自己的地位,科技立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的国策。
相关参考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英语:WarofLiberation),又称解放战争。是1945年9月至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下旬“联合国军”退至三八线后,利用既设阵地组织防御,企图重整军队,卷土重来。中国人民志愿军
“大拉锯”之三的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中13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日军以驻广州的第23军进攻香
越南·越南劳动党第三次代表大会1960年9月在河内召开。它是一次推动越南北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南方继续开展民族、民主革命,争取和平统一国家的大会。出席会议的有500多名正式代表。中国共产党、苏联共产党
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1、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
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介绍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中日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这是在太平洋战争发生之后,盟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那么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是什么呢?对中国战场来说,这次战役是在武汉会战结束后
军事谋略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次浪潮的作者简介?第三次浪潮中主要观点?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战争预言一、托夫勒与《未来的战争》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1928—2016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
外国著名军事著作 哈克特《第三次世界大战》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第三次世界大战》导读
〔英国〕哈克特主编:《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全名《1985年8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部未来史》,是在立论严肃的前提下虚构的有关未来战争的著作。主编约翰·哈克特(JohnHacket),1
第一次英日同盟和第二次英日同盟的签订引发中国和美国的不满,中国虽然没有办法,但是铲除其在远东扩张的障碍,美国方面马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于是,就有了第三次英日同盟。那么,第三次英日同盟究竟是怎么回事
1985-1990年“蓝色革命”的发动1985年拉·甘地政府在制定“七五”计划时提出了向江河湖海进军,大力发展渔业的“蓝色革命”新设想,这是印度农业发展中继承绿色革命、白色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印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