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俄土战争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守望相助,一缕阳光也将照亮心扉;同心协力,一点火光也能温暖灵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俄土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俄土战争
俄土战争
俄国随着势力的增强,对外扩张的野心越来越大。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虽然使俄国取得了黑海的控制权,但进一步南下的野心并没就此而止。1777年4月,俄军又攻克了克里木,占领了整个库班地区,随后又向格鲁吉亚挺进。奥斯曼土耳其面对咄咄逼人的俄国也不甘示弱,强烈要求俄国归还其土地,并声明格鲁吉亚是土耳其的属地,还对进出海峡的俄国商船进行严格检查和限制。俄国并不理会,积极进行外交活动,准备对土耳其发动战争,土耳其也与瑞典结盟做好应战准备。
为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土耳其舰队企图在金布恩登陆,攻击俄军。1787年9月2日,土耳其舰队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海域的俄国两艘巡逻舰发起袭击,俄舰队立即向敌人反击,在要塞炮兵积极配合下,击退了敌人的进攻。10月12日,5000名土耳其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再次从金布恩强行登陆,准备攻占要塞。守城的苏沃洛夫是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他率领防守军奋勇拼杀,击退敌人的进攻,并乘胜追击,几乎全歼敌人,给土耳其一记重创,打乱了土耳其的作战部署。
1788年1月,按照和约,俄国盟国奥地利宣布对土开战。6月,波将金指挥俄主力部队分水陆两路围攻战略要地奥恰科夫。7月14日,双方舰队在费多尼亚岛遭遇,展开激战。俄军抢占上风,痛击敌舰,陆上继续对奥恰科夫进行围困。12月17日俄军发起总攻,激战数小时,奥恰科夫被攻克。俄军围攻奥恰科夫之时,瑞典对俄宣战,准备从波罗的海进攻圣彼得堡,遭到俄舰队的阻击,虽未分胜负,但登陆计划被打乱。瑞典国王只好率3.6万人从陆上进攻彼得堡,但队内芬兰籍官兵拒绝越境作战,瑞典计划再次破产,只好带兵回国。
1789年7月,俄、奥两军会师。8月1日,在福克沙尼遭到土骑兵的袭击。土骑兵依托森林的掩护,与联军周旋。苏沃洛夫一面从正面牵制敌人,一面指挥联军向森林的两侧迂回,直扑敌人阵营。经过10小时的激战,消灭敌人1500余人。奥地利军队驻守福克沙尼,9月,土耳其主力反扑而至,福克沙尼告急。18日,苏沃洛夫率领7000余人隐蔽行军,与奥地利军会合,于21日夜偷渡雷姆纳河。次日凌晨向土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雷姆尼克会战开始。土军虽然经过12小时的顽强抵抗,但最终放弃阵地溃退,土耳其的整个计划被打乱。俄军趁势一举攻克了宾杰拉,阿克尔曼城不战而降,俄军控制了整个摩尔多瓦。
1790年,瑞典企图进攻圣彼得堡的计划破灭,双方海战势均力敌,不分胜负,便与俄签订和约。9月,奥地利也因种种原因单独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和约。俄土双方都失去盟军后,战争也进入关键阶段。
10月中旬,俄陆军向伊兹梅尔挺进。伊兹梅尔位于多瑙河左岸,防御工事坚固,它控制着多瑙河下游,直接威胁俄军的侧翼和后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12月,苏沃洛夫指挥陆军3.1万余人开始了对伊兹梅尔的围攻。土耳其守兵有3.5万人,大炮265门,再加上坚固的防御,俄军连续强攻两次,都被敌人猛烈的炮火击退。苏沃洛夫对伊兹梅尔周围地形及敌人的防守情况进行详细侦察。18日,苏沃洛夫给土耳其首领发一封劝降信,意欲从思想上动摇敌人,但遭到拒绝。于是他兵分三路,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发起猛攻。南面防御较为薄弱,他把2/3的兵力和3/4的火炮集中在南路。22日凌晨,俄军在黑暗和浓雾的掩护下开始排兵布阵,三路大军同时发起猛攻。守城土军主动出击,向俄军猛烈开火,但土军的被动局面始终未扭转。8时许,城池被攻破,土耳其士兵顽强地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16时战斗结束,土耳其士兵死的死、降的降,全军覆没,俄军也付出1万人的惨重代价。
主力尽失的土耳其在随后的战斗中屡战屡败,被迫于1792年1月与俄签订《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沙俄兼并克里木,也放弃了格鲁吉亚。
俄土战争实现了沙俄称雄黑海的野心,从而为其进一步向巴尔干、地中海和中亚方向的侵略扩张创造了有利形势。
相关参考
两百年中十次厮杀的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发生的俄土战争,是俄国为夺取黑海出海口、进而控制黑海出口的两海峡,并向巴尔干扩张
第一次俄土战争,这是沙皇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间第一次较为重要的战争。为争夺第聂伯河下游地区,沙皇俄国同土耳其发生的战争。 1676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战争持续5年,双方都没能
世界近代史··俄土战争从17世纪到19世纪俄国向黑海和巴尔干扩张时与土耳其发生的战争。较重要的有:①1695~1696年之战。彼得一世率军占领亚速海东北一带地区。②1710~1713年之战,俄军失利,
俄土战争俄土战争是指17世纪至19世纪沙皇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此外双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和土耳其在俄国内战中的干预通
克里米亚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后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也加入了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七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
历史军事 絲毫不給美國面子,俄土兩國達成協議,雙方軍機可隨意串門
眾所周知,土耳其是北約的成員國之一,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美國的盟友,這兩國在諸多領域都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但除了和美國交好外,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也非常不錯,美國對此一直都是耿耿於懷。就在近期,土耳其又做
1853年10月20日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了一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它便是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世界近代史··普加乔夫俄国18世纪农民起义领袖。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曾参加过“七年战争”和“俄土战争”。他目睹人民的疾苦,于1773年在乌拉尔河地区发动起义。冒称死去的彼得三世发布檄文,宣布消灭贵族,
俄法战争炮、俄土战争炮和崭新的炮王克林拇林宫中的大炮们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蒙古语中,是「”堡垒”的含义。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