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将其杀害剥下人皮 鸦片战争时英军最恐惧之人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军将其杀害剥下人皮 鸦片战争时英军最恐惧之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军将其杀害剥下人皮 鸦片战争时英军最恐惧之人
林则徐“虎门销烟”彻底激怒了英国佬,在叫嚣着“自由贸易”的维多利亚女王干预下,英国议会最终以271票:262票微弱优势同意派兵“报复”中国。但英国人不认为发生在1840年的那场伤到清朝骨子里的“报复”是战争,“鸦片战争”只是中国人的“落后就要挨打”的例子罢了。
当时的清朝仍生活在天朝上国梦中,道光帝甚至不知道英吉利在何处,与新疆是否有旱路可通。当英国带着4000名训练有素的士兵、16艘战舰和540门炮绕过大半个地球侵入这块古老且封闭的大陆时,极少有人会将这批“到岸上腿都不会打弯”的红毛鬼子放在眼里。
很快,中国人就意识到人再多,兵器再锋利,也无法阻挡红毛鬼子的大炮。英国人封锁了珠江口,林则徐只好进行深度防御。英国人脑子活,广州不好打先不打,中国那么多港口,北上吧。一路就来到了杭州湾附近的定海。
定海三面环山,只有一条要道连接海面,战略位置非常重要。1840年6月,英军来到定海海域,定海知县姚怀祥组织军民迎战,哪里是对手?看似坚固的定海城楼被英军大炮瞬间轰塌,自知无望的姚怀祥面向北京的方向叩拜三次后,投海自尽。定海失陷。
清政府为了收复定海,派出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三大总兵组织官兵迎战,英军被迫撤出定海。清军趁机修筑工事,巩固海防,等待英军反扑。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便是王锡朋这位民族英雄。
王锡朋自幼熟读兵法,博览群书,负有齐家治国平天下青云之志。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战功赫赫,是道光帝非常倚重的一员大将,亲自奖赏“锐勇巴图鲁”称号。援兵定海之前,王锡朋已经做到了寿春总兵,治军有方,每战皆抱有必死决心,冲杀在前,三军拥护,杀出了“闻寿春兵即远遁”的威名。他也曾协助其他兄弟部队抗击英军,亲手击沉两艘英国军舰,所以英国军听到寿春总兵王锡朋的名字,心中既恐惧又想报复。
几个月之后,英军卷土重来,集结2万人,军舰29艘。此次定海狭路相逢,势必又是一场殊死搏斗。论纸面实力,清军武器落后,单兵素质低,守城人数仅5000。战斗还没开始,天平便倾斜到英军一方。但定海总兵葛云飞激励全体官兵,抱着“贼不足畏,可尽灭也”之信念奋勇杀敌。正是这种必死决心,让英军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强悍,在正面猛攻了几次都被压了下来,甚至牺牲了1000名士兵。
后来,英军组成一支突击队攻占了一条海道,在守军侧翼豁开了一个口子,形势骤变。镇守晓峰岭的王锡朋得知消息,率领部下扛起土炮迎敌。炮弹打完了,就指挥用长矛大刀与敌人肉搏,杀敌无数。在炮火与刀光之中,王锡朋一条腿不幸被炮弹击中,但他仍然挥舞着大刀砍杀。终因寡不敌众,被英军乱刀砍死,年仅56岁。气急败坏的英军又在王锡朋尸体上乱戳发泄怒火,直至血肉模糊,甚至面目都无法辨认。他们没有想到看起来孱弱的中国人中还有如此英勇之人,残忍的将王锡朋的皮剥下来示众,来发泄他们的淫威,企图威吓住那些疯狂的中国对手。
清朝官兵试图抢回王锡朋的尸体,却始终没有找到,王锡朋也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找到尸体的清朝总兵。道光帝闻听王锡朋惨遇,不禁潸然泪下,赐御碑,封谥号“刚节”。
人们还未从失去王锡朋的悲痛中缓过来,独守定海城西南竹山门要塞的处州总兵郑国鸿在坚守六个昼夜,击沉英舰十艘后,守城炮台被英军大炮轰塌,只好展开近身肉搏,65岁的刚勇之躯在英军中杀了几进几出,独木难支,壮烈殉国。
守城官兵在求援无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三大总兵只剩下仍在奋勇拼杀的定海总兵葛云飞。最终也被炮弹击中殒命。
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至今在定海晓峰岭上还能看到古炮台的遗迹。光绪时,特建三忠祠,供奉三位总兵的神像,以表彰他们在定海保卫战中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阴柔的民族,只要有口饱饭吃,就逆来顺受。可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中知道有那么多的铮铮铁骨的汉子曾经也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勇,坚韧与不可欺负。这些硬汉,这些英雄,娱乐时代男色岂能相比?
相关参考
朝鲜战争时志愿军曾采用何种战术让英军吓得尿裤子中心提醒:志愿军不时向前促进,迫击炮弹不时打进敌军阵地,许多炮弹间接落到英军战壕内,炸死了英军许多官兵。有些英军兵士面临持续不时的炮击炮弹进犯,居然吓得尿
广东人有很多特点,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好斗”了。据史记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的南越国,「”粤人之俗,好相攻击。”而且又「”断发文身”,在皮肤上刻青龙白虎,看着令人恐惧。后来连从来没去过南越的刘邦,在评价
广东人有很多特点,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好斗”了。据史记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的南越国,「”粤人之俗,好相攻击。”而且又「”断发文身”,在皮肤上刻青龙白虎,看着令人恐惧。后来连从来没去过南越的刘邦,在评价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为什么英军舰船刚逼近南京,清朝就妥协求和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由英国对清朝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的来临。战士初期,虽然连番受挫,但清军依旧进行了坚定的抵抗。然而当英国舰船逼近南京下关江面、并扬言进攻南京城之时,
镇江之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对英军的最后一战,更是整场战争中对英军造成最大伤亡的一战,相较于现代宣传虽多实则战果寥寥的三元里抗英,此战清军以少敌多,打出了一鸦十二次大战役中最顽强的一战。镇江之战镇江,古
很多人都不服气,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人船坚炮利,可是大清也有规模可观的火炮。为什么在战斗中的表现有天差地别呢?铁锤文史就从大炮和火药两个方面讲述一下,鸦片战争时清军的大炮和英国人的大炮,有哪些差别
在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武器杀伤效果的差距,远比武器性能悬殊得多。清朝的失败,首先是制度上的失败,然后是技术上的失败。 糟糕的滑膛枪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装备的标准轻武器是前装燧发滑膛枪。说实话,
在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武器杀伤效果的差距,远比武器性能悬殊得多。清朝的失败,首先是制度上的失败,然后是技术上的失败。 糟糕的滑膛枪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装备的标准轻武器是前装燧发滑膛枪。说实话,
如果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最高兴和最担忧的人,那一定是丘吉尔。因为美国的参战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同时东南亚是英国殖民地最多的地区,日军的进攻,一定会侵害英国的利益;如果说香港的沦陷,已经给了丘吉尔闷头一
文/王凯迪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屈辱历史的开端。从中学历史教科书开始,清王朝在此战中的占尽数量优势反而被英军狂揍的印象已经成为了国人脑海中的固有印象,冗多而战斗力低下的清朝士兵就像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