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77年11月印度孟加拉恒河河水分配问题争端

Posted 水流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77年11月印度孟加拉恒河河水分配问题争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77年11月印度孟加拉恒河河水分配问题争端

1977年11月印度孟加拉恒河河水分配问题争端

恒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全长2580公里,流域面积90.5万平方公里。流经印度和孟加拉两国。位于恒河下游的孟加拉国,全国1/4以上的人口的生活和37%的土地灌溉依靠恒河水流。而位于恒河上游的印度从50年代初起不断从恒河上游引水,造成两国在恒河用水问题上的争端。1970年印度在距印孟边界19公里的恒河上游修建法拉卡水坝,拦腰截断恒河水流,直接影响了孟加拉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为此,孟加拉国曾多次与印度举行谈判,以妥善解决恒河河水合理分配问题。1972年3月,成立了印孟河流联合委员会。1976年9月,孟加拉国将法拉卡水坝问题提交第31届联大。1977年9月,双方经过会谈、达成初步谅解。11月5日,两国签署了为期5年的《关于分配在法拉卡地区的恒河河水和增加恒河水流的协定》,规定了双方分享恒河河水的具体配额,每年4月21 日至30日河水最少时,给孟加拉国为3.45万秒立方米,印度为2.05万秒立方米。1978年后,两国继续对恒河河水分配问题及增加恒河水流量问题的长远方案进行过多次会谈,终因分歧较大,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关参考

孟加拉 孟加拉·1976年5月“法拉卡进军”事件

1976年5月“法拉卡进军”事件1976年5月,孟加拉国民族民主主义者巴沙尼组织称为“法拉卡进军”的边境群众示威游行,要求合理分配恒河河水。恒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流经中国、尼泊尔、印度和孟加拉国。孟加拉

世界历史 恒河简介

河恒河,又称恒河,流动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孟加拉湾北部2700公里印度和孟加拉国。这条河被印度教徒视为神圣的,在古代文本和艺术中被拟人化为恒河女神。在恒河中沐浴的仪式过去和现在都是印度教朝圣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 印度·1981年10月印度从南塔尔帕蒂岛撤军

1981年10月印度从南塔尔帕蒂岛撤军印度和孟加拉国各自声称对南塔尔帕蒂岛享有主权而引起的争端。南塔尔帕蒂岛(印度称为新穆雷岛),位于孟加拉湾松达班以南的印度和孟加拉边界河哈里亚邦加河河口,是近年新出

历史百科 1981年5月9日南塔尔帕蒂岛争端

1981年5月9日南塔尔帕蒂岛争端1981年5月9日,印度海军派谴军舰一艘在南塔尔帕蒂岛登陆,搭建临时营房,并升起印度国旗,从而引发了印孟两国的领土争端。南塔尔帕蒂岛(印度方面称为新穆雷岛)是孟加拉湾

美国 1988年11月26日美国与联合国对巴解代表入境问题争端

1988年11月26日美国与联合国对巴解代表入境问题争端1988年11月26日,美国借口反对恐怖主义,由国务卿舒尔茨声明拒绝向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发放入境签证。阿拉法特于11月24日提出申请美国入境

印度 印度·1987年2月20日“阿鲁纳恰尔邦”设立

1987年2月20日“阿鲁纳恰尔邦”设立印、中两国长期存在边界争端。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从两国友好的大局出发,进行友好协商力求边界问题的全面解决。1981年12月至1985年11月,双方官员在北京和新德里

世界历史 1984年4月印度-孟加拉边境冲突事件

1984年4月印度-孟加拉边境冲突事件1984年4月,印度强行在印孟边界沿线架设铁丝网,两国边防部队发生多起交火事件。印度和孟加拉有共同陆界3300公里。1974年两国达成的一项协议规定:在两国边境划

历史百科 1989年12月印巴克什米尔争端再度爆发

1989年12月印巴克什米尔争端再度爆发长期以来,印巴双方就一直对克什米尔问题存在分歧。印方反对把该问题国际化,巴方则力主让当地人民自主地解决克什米尔争端。1989年12月辛格就任印度总理后,为解决印

历史百科 1972年6月28日印巴西姆拉会谈

1972年6月28日印巴西姆拉会谈1971年巴基斯坦国内发生动乱,印度乘机进行肢解巴基斯坦的活动。1971年4月举行了孟加拉国独立仪式,并成立了临时政府。11月21日印度打着“孟加拉人民解放军”的旗帜

印度 印度·1971年12月6日印度承认孟加拉国独立

1971年12月6日印度承认孟加拉国独立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分为东巴和西巴两部分。西巴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东巴处于不利地位。东巴人民为实现民族自决权进行了艰苦的斗争。1970年12月,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