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78年10月20日坦桑尼亚乌干达战争爆发

Posted 军队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78年10月20日坦桑尼亚乌干达战争爆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78年10月20日坦桑尼亚乌干达战争爆发

1978年10月20日坦桑尼亚乌干达战争爆发

1971年阿明发动政变夺取乌干达政权后,推行恐怖统治,兵变迭起,经济下降。为转移国内视线,阿明再次挑起与担桑尼亚的边界战争。1978年10月下旬,乌干达出动数千人的地面部队,越过乌坦边界,占领卡格腊河以北约1800平方公里的坦桑尼亚领土,并宣布卡格腊河为两国新的边界线。坦桑尼亚予以反击,两国在维多利亚湖西侧发生激战。由于坦军有力的反击和非洲、世界各国舆论的压力,乌干达于1978年11月8日宣布同意从坦境撤出,此后,坦桑尼亚反守为攻,下决心推翻阿明政权,积极支持乌干达前总统奥博特等流亡者反阿明的努力。1979年1月,坦桑尼亚军队与乌干达反阿明的军队大举进攻乌干达南部,2月下旬,占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附近的军事重镇马萨卡。3月26 日,乌干达反阿明的各派力量在坦桑尼亚组成“全国解放阵线”,不久该组织成立乌干达民族解放军。利比亚这时站在阿明一方,抢运大量重型武器和2000名士兵抵乌干达参战。在坦军和乌民族解放军的攻势下,乌军队与利比亚军队迅速溃退。4月10日,乌民族解放军和坦军攻陷坎帕拉。4月11日,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宣布组成乌干达临时政府,卢莱任总统。随着乌新政权在各地的建立,在乌干达的坦桑尼亚军队陆续回国。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1983年11月16日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首脑会议召开

1983年11月16日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首脑会议召开东非共同体解体之后,经作为共同体主要债权人的世界银行斡旋,1983年11月16日,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个原东非共同体成员国的领导人在

历史百科 1987年12月14日乌干达肯尼亚边境冲突

1987年12月14日乌干达肯尼亚边境冲突1987年5月以来,由于肯尼亚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外籍工人在肯做工,以及乌干达对外国人采取入境收费的作法,两国互相指责,乌肯边境地区形势紧张。6月,两国部长讨论了

历史百科 1967年12月1日东非共同体成立

1967年12月1日东非共同体成立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三国毗连,历史上三国关系密切。1967年6月6日,三国总统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签订了《东非合作条约》,决定成立东非共同体,取代1961年建立的东

世界历史 1966年3月31日东非和中非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

1966年3月31日东非和中非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1966年3月31日-4月2日,埃塞俄比亚、布隆迪、刚果(金)(今扎伊尔)、肯尼亚、卢旺达、马拉维、索马里、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11个来

埃及 埃及·1973年10月6日十月战争爆发

1973年10月6日十月战争爆发1973年10月6日,埃及武装部队成功地越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被以色列吹嘘为“不可逾越”的防御工事—“巴列夫防线”。埃及军队收复一部分西奈领土,在西奈控制着从苏伊士湾

历史百科 东非和中非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

简称“东非和中非国家首脑会议”。1966年3月31日至4月2日,坦桑尼亚、扎伊尔、赞比亚、乌干达、苏丹等十一个东非和中非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罗毕开会,讨论发展睦邻关系,加强非洲团结以及非洲的非殖民

埃及 埃及·1956年10月29日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

1956年10月29日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扼亚、欧、非三大洲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经济和意义。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法垄断资本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控制。1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1918年10月29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建立

1918年10月29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建立1918年秋,随着同盟国集团在战争中的失败,奥匈帝国陷于分崩离析状态,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纷纷要求独立。1918年10月29日,斯洛

越南 1978年7月20日越南大规模反华排华

1978年7月20日越南大规模反华排华1978年,越南领导集团掀起了反华排华活动的高潮。旅越华侨和华裔越南人遭到残酷迫害、大批华侨和中国血统的越南人被驱赶到中国境内或流浪海外。到1978年7月20日止

世界历史 10月20日-伯爵

历史上的今天:1882年10月20日,Be\'laferenceDezsoBlasko,又名贝拉·卢戈西,1882年10月20日出生于匈牙利卢戈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志愿服役,受命当步兵中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