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45—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Posted 人民共和国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45—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45—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1945—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4年到1949年10月,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在欧亚大陆先后出现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连同苏联和蒙古共拥有世界1/3的人口,1/4的土地。面对美国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冷战”政策逐步形成的帝国主义阵营,这些国家之间纷纷订立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的合作,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从而结成了影响很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它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对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反对帝国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苏联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以及一系列原因,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到了6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分裂,统一的社会主义阵营遂告解体。
相关参考
1945年9月-1949年6月五大国外交部长会议由英、美、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议(1945年7—8月)上所商定的关于缔结和约的大国外长会议。从1945年9月至1949年6月,共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原定
英国 英国·1945年12月工党政府实施“民主社会主义”纲领
1945年12月工党政府实施“民主社会主义”纲领在1945年7月英国大选前夕,工党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纲领。工党政府上台执政后,以此为蓝本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有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力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美国在欧洲复兴过程中,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冷战开始后,国际政治出现了新一轮分化,分别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中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第四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一课,在叙述完二战后除社会主义苏联日益强大外,还有东欧8个、亚洲4个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阵营中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第四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一课,在叙述完二战后除社会主义苏联日益强大外,还有东欧8个、亚洲4个人民民主
1945年9月6日杜鲁门“公平施政”为继续扩大罗斯福新政,应付战后美国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杜鲁门总统在其任内实行“公平施政”。1945年9月和1949年1月,杜鲁门先后两次提出“公平施政”纲领与措施。
毛泽东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美策略的演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终结。由于此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向国际社会宣布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
化解冷战冻土的最初尝试——四大国日内瓦首脑会议从1947年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就处于剑拔弩张的冷战状态,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更使东西
1944年9月-1945年日军在缅甸彻底失败日军在英帕尔战役失败后,向缅甸中部退去。英国第14集团军乘胜追击,于1949年12月3日渡过亲敦江。这时,日本缅甸方面军共有10个师团、两个独立旅团、1个坦
1949年6月30日朝鲜劳动党正式成立1945年10月10日,金日成以抗日革命斗争中久经锤炼的共产主义者为核心,吸收曾在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主义者建立了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1946年8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