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45年雅尔塔体系建立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45年雅尔塔体系建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45年雅尔塔体系建立
1945年雅尔塔体系建立
雅尔塔体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由美国、苏联以及英国等大国参与设计和构筑的一整套国际关系体系。其主要内容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国的重要国际会议,以及其就结束战争与维持战后和平问题所通过的一系列文件、宣言、公告和秘密协定。在广义上,战后与前法西斯国家或其同盟国家所签署的一系列和约及边界协定,亦属该体系之列。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国经过协商确立了大国在实质问题上拥有否决权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表决制度,史称“雅尔塔公式”。在该会所达成的秘密协议中,大国就中国的主权及领土进行交易,划分了其在中国及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战争期间,三大国还达成了一系列划分势力范围的秘密协议,其中以苏英两国就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范围划分为最甚。美国、苏联和英国希望利用雅尔塔体系所确立的大国一致原则、势力范围、联合国组织等一系列政治安排,缓和并解决相互之间的分歧、矛盾乃至冲突,使世界从战争转入和平,并将和平永久地维持下去。雅尔塔体系是20世纪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之后,经过世界大战而建立的第二个国际关系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支配国际政治长达40余年。对比前一个国际关系体系而言,雅尔塔体系依然反映出严重的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的色彩,同时也反映出美苏英三国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过程中的深刻矛盾。战后东西方国家之间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对立,就是这种矛盾发展和深化的直接产物。自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的发展和不结盟运动的兴盛,日本、西德的重新崛起,西欧的联合以及中国的不断强大,均对雅尔塔体系产生了影响甚至冲击。以美苏争霸与合作、超级大国主宰世界为重要特征的雅尔塔体系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从7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已在向多极格局过渡和转化。自1989年开始,苏联、东欧国家发生了剧变。华约和经互会相继解散,苏联解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动乱,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90年代初期,国际政治进入了旧的格局业已打破,而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时期。
相关参考
1945年,一个新的世界出现了。因为这一年实现了从战争到某种形式的和平过渡,这一年出现了新的雅尔塔格局和两个超级大国对立主导下的新的国际秩序。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历程,几
1945年2月11日《雅尔塔协定》签署《雅尔塔协定》,全称为《苏美英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1945年2月11日,由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代表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秘密签署。协
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召开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反法西斯盟国所举行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过长期的影响。因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亦称克里米亚会
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在苏召开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晤,讨论战后世界格局的问题。又称克里米亚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是:
苏联 1945年2月11日雅尔塔会议同意苏联决定对日作战条件
1945年2月11日雅尔塔会议同意苏联决定对日作战条件关于苏联对日本作战的政治条件,斯大林早在1944年12月中就曾向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阐述过。1945年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国首脑于2月11日共同在称
1945年2月21日《克里米亚声明》发表《克里米亚声明》,全称《苏美英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盟国发表的重要声明。1945年2月11日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2月21日
1945年8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署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期间,美英苏三国秘密签订了《雅尔塔秘密协定》,以牺牲中国主权和利益为代价,取得苏联同意于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与日本作战,并准备和中国
1945年8月8日苏军对日作战为了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履行苏联在雅尔塔协定中承担的任务。苏联政府于1945年8月8日下午5时向日本宣布从8月9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这时,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北
1945年8月15日朝鲜“8.15”解放在中美苏的军事打击下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朝鲜从此获得了解放。根据雅尔塔协议,苏军于8月12日在朝鲜北部的雄基、罗津、清津登陆,在朝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了协调各国之间的利益分配,更为了建立战后的世界秩序和格局,美、英、苏三国首脑齐聚黑海海滨城市——雅尔塔。雅尔塔会议上的美、英、苏三巨头美国总统罗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