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落幕,朝廷变成屠宰场

Posted 子孙

篇首语: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吴落幕,朝廷变成屠宰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东吴落幕,朝廷变成屠宰场

2、怎么一步步变成暴君的 三国最后一位皇帝东吴孙皓

东吴落幕,朝廷变成屠宰场

>   死后,大将军诸葛恪大权独揽。公元253年,诸葛恪掌权才两个年头,由于专横嚣张,穷兵黩武,引起朝野上下群起反对,被武卫将军孙峻格杀,夷三族。> >   孙峻任丞相,大权在握。“孙)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这个“嚣然”,就是民怨沸腾的意思。> >   公元255年,孙峻死,堂弟孙□掌权。孙□的凶残暴戾比孙峻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帅们不服气,皇帝孙亮忍无可忍。> >   公元258年,岌岌可危的孙□发动宫廷政变,废孙亮,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第三任)。同年底,孙休反击孙□,夷其三族。> >   公元264年(蜀汉帝国于前一年灭亡),景帝孙休去世,故太子孙和的儿子孙为第四任吴帝。> >   这个孙,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什么折腾人的绝活都干得出来。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是其本性;挖人眼睛,剥人面皮,是常规娱乐;屠杀忠良,穷兵黩武,是日常事务。> >   末日帝国的君王,或昏庸,或残暴,本来不值一提。但孙的残暴,别具一格,独具特色,还是值得说一说。> >    孙是孙权第二任太子孙和的儿子,与他的小叔叔、东吴帝国第二任皇帝孙亮年纪相当。孙亮于公元252年10岁时接班,当了6年的傀儡皇帝,刚刚懂事亲 政,很有一番作为的样子,却被孙□废掉(后来被继任的哥哥孙休杀掉)。接下来是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做皇帝,可惜只坐了六年的龙椅,31岁时辞世。> >   孙休病重时,将未成年的太子孙湾托付给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此时,蜀汉帝国刚刚灭亡,东吴帝国独当大敌(此时为曹魏帝国,一年后是晋帝国),交趾郡(今越南北部)民变又起,国家内外交困。> >    一些大臣便提议,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不让孙湾接班,扶持一位年长的宗室继位。濮阳兴、张布等便向朱太后(景帝孙休的老婆)报告,太后同意。左典军万 ,曾经做过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县令,与乌程侯孙相友善,说孙才识渊博、,有孙策之风,极力推荐孙。濮阳兴、张布等便迎孙为帝。> >   孙接位,立即大赦天下,济危救困,释放宫女,甚至连禁苑中的野兽也放归山林。全国人民一片欢腾,以为碰到了以为英明、仁慈、有为的君主。> >   没想到,孙是地道的中山狼,得意便猖狂。接位的第二个月,便把他的婶母、批准他当皇帝的朱太后贬为景皇后(次年逼迫朱皇后及其两个儿子孙湾、孙躬自杀),第四个月便夷灭有拥立之功的大臣濮阳兴和张布三族(万后来也被逼死)。> >   没有濮阳兴、张布的力荐,尤其是没有朱太后的批准,孙绝对当不上皇帝。什么样的忘恩负义,什么样的过河拆桥,都比不上孙的这一手。至于杀死其他的大臣,孙兴之所至,随意、随时、随地实施。> >   迎立已成年的孙,应该是个很好的政治安排,朱太后、濮阳兴、张布他们确实是出于忠公体国,绝无私心杂念。结果,却弄巧成拙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   登基两年以后的公元266年八月,孙听说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有天子气,便迁都武昌。皇家的供奉要溯江西上从江东运来,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孙皓住了几个月之后,也觉得武昌并不好玩,四个月之后,便将首都迁回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   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迁都不是一件小事,兴师动众,劳民费饷。可孙却把迁都当过家家玩,四个月内迁都两次,也算古今中外的一大奇闻。> >    公元271年,东吴帝国在孙的折腾下,已经破败不堪。正月,孙却发起大头症来,来一个全国总动员,攻击晋帝国。孙的御驾亲征,不仅浩浩荡荡,还蔚 为壮观。除了军队以外,还带上自己的娘亲和后宫的数千美女。走到牛渚(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天降大雪,寒冷彻骨。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武器,每 一百人拉一辆美女们的座车,冻毙者不计其数,士兵们愤怒得要哗变。无奈,孙只好折回建业。> >   我们来计算一下,所谓数千美女,以最低的两千计算,每五人乘车一辆,计四百辆,光拉车的士兵就要四万人。如此的阵仗,如此的征伐,肯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孙登基时,年已23岁,心智应该早已成熟。为什么登基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要如此不惜血本地毁灭自家的国家?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南朝时,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的子孙们相互残杀的猪狗不如的行为。> >   刘裕的子孙们和孙权的子孙们的作为只能用心理变态来解释。孙幼年时,贵为太子的父亲被废被杀,惨烈的情景肯定顽固地烙在脑海里。孙长成以后,肯定知道,东吴帝国的建立,没有法理依据。孙登基的时候,他也肯定知道,他的继位也没有法理依据。> >   这一切,可能使孙对人性的丑恶、权力的肮脏、帝国的虚伪,看得太清、太透,加上对安全的渴望、对未来的恐惧,于是心灵扭曲,行为乖张,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帝国和家族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   若干年前,孙权杀儿子,就像点燃了一挂爆竹的引线,当他把这挂爆竹撒手丢在地上以后,就炒豆般地炸开了。皇帝杀宗室(孙休杀孙□),哥哥杀弟弟(孙休杀孙亮),侄子杀叔叔(孙杀孙奋),等等,杀得不亦乐乎,杀得眼花缭乱;杀得惊心动魄,杀得鬼哭狼嚎。> >   公元280年,晋王朝的征吴大军,三路齐发,王(浚的繁体字)楼船。早已离心离德、破败不堪的东吴帝国,刹那间,“一片降幡出石头”,归晋。> >   孙权临死前放的一把火,终于将自己的偌大的一个庄园,化为灰烬。> >   对于各自的国家,三国的主人们态度和做法是不一样的。的子孙们,抱着一个金罐子乱摔,的儿子抱着一个破罐子不摔,孙权的子孙们抱着一个破罐子猛摔。> >   现在回到本集的主题,为什么说,孙权的东吴帝国,是一个巨大的庄园?> >   这个说法有两层含义。一、东吴帝国,不是一个实质上的国家;究其实,只是一个割据政权。二、东吴帝国的经济模式、生存方式,就是一个庄园集合体。> >   本书第九集说过,蜀汉帝国不是实质上的国家,并论述了这个观点的理由。蜀汉帝国的这种情况,也适合东吴帝国。而且,东吴帝国的立国依据比蜀汉帝国还缺乏。> >   刘备至少有个大家都认可的皇族身份,刘备自己和他的追随者,至少可以以东汉王朝的法统继承者自居、自慰;即使说服不了别人,忽悠自己还是可以的。> >   孙权这边呢?他只能看着别人的脸色,抓住机会,壮大胆子,鼓起勇气,打肿脸面,“理直气壮”地坐上龙椅。如果谁去质问孙权,你为什么要建立一个什么吴帝国?你凭什么当皇帝?孙权肯定会提前套用阿Q的话,来为自己辩解:和尚摸得,俺老孙为什么摸不得?> >   孙权的建国,其实就是占山为王。只不过,这个山头,实在是太大,大到像一个国家。孙权被封为王、自封为帝,看起来也真的就是一个国家了。> >   建国前,孙权政治上的摇摆不定;建国前后,孙氏政权的江东化以及此后的矫枉过正;孙权死后,朝廷内部的自相残杀,以及孙的暴虐无道,都可以从这里追寻到其根源。> >   一个没有立国依据,没有充分立国基础的所谓国家,其统治者和统治阶层,是心无所归的、恐惧不安的。心无归依、内心恐惧的人或者团伙,就会心理变态、行为乖张,整天莫名其妙地折腾,一直折腾到国破家亡。> >   说东吴帝国是一个庄园集合体,不仅指东吴帝国的政治基础而言;从东吴的经济基础看,也是有依据的、恰如其分的。> >   上文说过,东吴的土地,不是连绵无尽的旷野,而是被山、水隔成的条块,适合建立大大小小的农庄。江南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农耕,尤其适合栽种水稻。只要有劳动力,这些农庄就很容易建立起来。> >   与三国中的其他两国一样,东吴帝国从建立前到灭亡,一直都处于战争当中。支撑战争的粮源就成了首要问题,无粮便无兵,有兵也作鸟兽散。粮食主要来自屯田、自耕农和地主。> >   历史上,吴国的屯田没有曹魏的有名,规模没有曹魏和蜀汉大。但屯田还是有的,只不过屯田户受到的剥削过于严重,逃亡的很多,屯田制度渐渐趋于衰落。国家的租赋便大部分落在自耕农身上。> >   自耕农的耕作,是零星散在的,只要完粮纳税、负徭役即可。但他们势单力孤,容易受到大户、豪强的侵扰。于是,便有部分个体农夫依附世家大族,成为世家大族的佃户。这些佃户是向地主而不是向政府交租的。地主肯定部分或全部隐瞒赋税,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慢慢地被掏空。> >   促使这种状况形成、发展的,还有东吴的几个制度。> >   一是世袭领兵制。与蜀汉、曹魏不同,东吴的将领,父兄死后,子弟可统领或分领其兵。兵士们是占有或使用土地的(如军屯),将领们则拥有私有土地。高级将领世袭领兵,当然就世袭占有或使用这些公有或私有土地,高级将领也就是大地主。> >   二是复客制。所谓复客,就是将领们占有的或皇帝赐予将领们的,脱离政府编户的佃客,这些人自然不向政府完粮纳税。> >   三是“殊其门户”制。所谓殊其门户,是指中下级军官战死后,政府规定,他人不得侵占其土地、佃客。> >   上述几个经济制度,使政府的税赋大量流失,国家财政被掏空。财政破产是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或者说经济原因。> >   从经济形态来看,屯田制的衰落,自耕农的逃亡,使得东吴帝国的后期大部分已开发的土地成为高级将领、高级官员、世家大族的一片片农庄,这个国家,就是这些庄园的集合体。> >   三国中东吴帝国最后灭亡,除山越外也很少有人造反,恐怕与帝国的庄园经济有关。因为,皇室、高官、世族都有自己的庄园,分了帝国利益的一杯羹,还造什么反呢?> >    晋王朝灭吴时(公元280年),东吴帝国没有人坚决抵抗,除了孙的不得人心以外,可能也与此有关。皇室、高官、世族都有自己的庄园,都有自己的地产家 业,这个形式上的国家的灭亡,是无所谓的,产业才是自己的。司马氏进来了,这些庄园还是自己的,甚至还能把家业做大。因为,司马氏本来就代表世家大族。东 吴的那些高官、世族,何必抛下自己的庄园,命赴黄泉、家破人亡呢?> >   有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却认他乡是故乡。孙权的情况是,血淋淋父子两代舞刀枪,建立一个帝国,原来是个大农庄。> >   哈哈。> >   不说不知道,历史真奇妙。

怎么一步步变成暴君的 三国最后一位皇帝东吴孙皓

东吴末帝元兴元年底,在巩固好手中握有的权力后,孙皓性情大变,脾气变得极为暴戾,又颇多忌讳,不准说这不准说那,大臣稍不留神说了一句犯忌讳的话,脑袋立马不保。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濮阳兴,刚流露出半点悔意,就被孙皓流放到广州,半路上又被诛杀,屠灭三族。濮阳兴被捕是在元兴元年的十一月初一,距离拥立孙皓登基的八月初三,还不到三个月。第二年,也就是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七月,当初同意立孙皓为帝的皇太后,被孙皓逼迫自杀,长子孙和次子不久也被诛杀。

“加之好学”的孙皓,翻脸真的比翻书还快,或者说是比川剧变脸还快。孙皓的暴虐,不止杀人。不知是因为相貌过于丑陋还是何故,孙皓很烦别人看自己,臣下觐见都是低着头,从来不敢抬头看一眼。后来孙皓一手提拔的左丞相陆凯(即陆逊侄子)斗胆劝诫了几次,陛下您还是让咱们看几眼记住你的模样吧,否则一旦有突发事件,大臣们都不认识你,去保护谁啊!孙皓有所改正,但也只是特许陆凯抬头看看自己而已,其他人还是难睹天颜。酒色向来是暴君的标配,孙皓也不例外。孙皓不仅自己要喝好喝倒,臣下如果不喝好喝倒,大事必然摊上。

有次孙皓大会群臣,大臣王蕃真真是喝醉了,孙皓却怀疑他还有量,是在装醉。假意让侍卫送王蕃出去,随即又叫回来。王蕃平素较为注意仪容,一听皇帝又叫自己回来,强忍着酒醉还是整理好着装,华丽的走出一条直线,叩头拜首。孙皓一看,老小子还能走直线,分明是没喝醉,竟敢欺君,当即喝令左右将王蕃就地处决。这还不算,又把王蕃的头颅砍下,扔到山脚,供虎狼争抢啃噬,孙皓神色自若的率群臣在山上观看。(这点,孙皓还是颇有乃祖之风,当年孙权也曾因为大臣喝酒不尽兴要捅死人家。

刚即位时放宫女出宫的做派,并不妨碍孙皓直接一百八十度的漂移转弯去重新充实后宫,怀柔江东美女。大内侍从每年都要走遍江东各郡,为孙皓物色女子。这还不够,东吴省部级以上官员的女儿,都要在孙皓那登记造册,等到十五六岁的时候进行挑选。孙皓看不上的,才允许出嫁。这样几次三番采择,后宫里的美女有千人之多,但仍然要多多益善。濮阳兴已经看不到孙皓后来的这些所作所为,但万彧还能看到,他试图依仗着与孙皓旧日的深交多加规劝。可孙皓已经不是他在乌程的那个旧时相识,劝诫一次,孙皓发怒一次。

终于,万彧决定纠正当年的错误,要废掉孙皓另立贤君,不幸消息走露。气急败坏的孙皓准备在宫中宴饮之时,于酒中下毒,毒死万彧。但给万彧倒酒的侍者起了恻隐之心,私下少倒了几杯,万彧这才在酒桌上躲过一劫。可孙皓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万彧明白,这次是躲不过去了,遂在忧郁之中自杀而死。商议拥立孙皓为帝时,万彧的赞扬,濮阳兴的观察,并不一定就是走了眼。孙皓的好学上进、奉公守法、才识明断,还不一定就是装出来的。当年的孙皓,或许真是个好王爷。

但绝对的权力改变了这一切,扭曲了孙皓的性情。绝对的权力会使人变形,尤其是这种权力掌握在一个没有任何制衡机制可以对其进行约束的人手中时,再宽和仁厚的谦谦君子,也会在绝对权力的快感和生杀大权的刺激下,泯灭了往日人性,触发其内心深处的恶之花。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在绝对权力的诱惑下,当年的好王爷变成了坏皇帝。没有好的制度,仁君与暴君,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在没有建立起相应制衡机制的前提下,任何集中权力烘托核心的行为,都注定会是一场灾难!末帝孙皓的东吴,只是这种灾难的寻常受害者之一。这样的戏码,在历史上从不缺乏。而历史从来不止是过去,还包括现实!

相关参考

1933老场坊有什么玩的

以前是个屠宰场,被一个外国设计师改了下。上海虹口区沙径路10号为上海近代优秀历史建筑。该建筑由英国著名设计师把尔佛斯设计,建于1933年,已有近80年的历史。解放前为上海工部局屠宰场(杀牛场),解放后

悲剧落幕

乌拉那拉氏,满洲佐领那尔布的女儿,比乾隆小七岁,在雍正年间人侍乾隆的藩邸,被封为侧福晋,是由雍正做主乾隆纳的第三位福晋,但并不得宠。在乾隆即位后,册封乌拉那拉氏为娴妃,在皇后富察氏去世后,册封为皇后,

一身谜团,出场震撼,落幕悲凉

徐荣、鞠义、高顺三大名将,可谓三国统兵战力最强的代表人物,但又都是被世人严重低估的名将。鞠义的八百「”先登营”,覆灭了公孙瓒的核心战力「”白马义从”;高顺的七百「”陷阵营”,大败了曹操麾下首席大将夏侯

晚清预备立宪为何匆匆落幕

晚清时期,迫于内外交困的不利形势,清廷突然宣布预备立宪。一时间,国人失望已久的晦暗情绪霎那间被希望点燃。大家翘首以盼,热切关注着这场关乎国家未来乃至个人命运的不同寻常的改革。为表诚意,清廷把欲行改良的

平王东迁――西周的落幕

作者:三点星光,一个被坑的90后大军一员心之所想即心之所向随心而欲,随遇而安中国汗青积厚流光!自从炎黄伊始,历经沧桑。由世界为公的尧舜禹,变为自禹之子夏启的家世界。家世界是汗青成长的需要阶段。夏启传国

平王东迁――西周的落幕

作者:三点星光,一个被坑的90后大军一员心之所想即心之所向随心而欲,随遇而安中国汗青积厚流光!自从炎黄伊始,历经沧桑。由世界为公的尧舜禹,变为自禹之子夏启的家世界。家世界是汗青成长的需要阶段。夏启传国

“武圣”关羽如何弃武从文变成了财神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指的是关羽。关羽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

斯大林子女最終如何落幕

斯大林作爲一代鐵腕領袖,其作風強硬,行事果斷讓他的勁敵希特勒都頭疼不已。然而這樣一個領袖,他卻有個不幸的家庭——兒子早逝,女兒背叛。在歷史的背後,斯大林並不是一個好父親。斯大林年輕時候經歷了許多波折,

第五节 大秦日落――子婴降楚帝国落幕

  公元前207年十月,秦前亭长刘邦挥师西进,一路上夺关斩将,所向披靡,曾经是秦王朝腹心之地的关中大地上,遍插汉家旌旗。当刘邦屯兵霸上,剑指咸阳的时候,咸阳宫内,降声一片。继秦王位的秦公子子婴,懦弱也

立國二百九十年後,唐王朝在此落幕

乾寧五年,朱全忠佔據了東都洛陽,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李茂貞、韓建和李克用建立暫時的聯盟,他們決定寧可讓唐昭宗回到長安,也不能讓他落到朱全忠手裡。於是,乾寧五年八月,唐昭宗從華州回到長安,同時宣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