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七百里联营并非刘备兵败夷陵的真正原因?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七百里联营并非刘备兵败夷陵的真正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七百里联营并非刘备兵败夷陵的真正原因?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率军讨伐孙权。当时,蜀国的总兵力约为11万左右(大概)。刘备派冯习为大都督在前,领4万兵,进攻孙权,快接近一小半总兵力了,这个阵势是很吓人。而且,刘备还亲率2万(荆州兵,最精锐的主力)在后,暂时未动。除诸葛亮与阿斗有少量兵守成都,马超防曹丕外,其余的部队既监视曹丕又监视孙权。一路上,刘备又用金锦、爵位诱动各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头人酋长们,纷纷加入讨伐孙权的队伍。
因此,实际力量为4万(先期)或6万。零零散散的都加起来,或许有8万,号称10万也不过份。总之,刘备是在积聚最大力量准备对孙权下手。面对这种架势,孙权就很难办。究竟该怎样处理才最为妥善呢?孙权肯定是害怕的。即使两边不打,他还有点怕曹丕。如果没有曹丕,孙权和刘备还有得一拼,按均势论,孙权不至于吃亏。但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他和刘备一火拼,实力一消耗,曹丕就有条件把他吃掉。
现在,孙权看到的是:刘备正准备和他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所以,孙权的决策,就是基于这一信息而做出的。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能假设他是假的,没有人规定敌人必须是理性的!敌人只会采用对我危害最大的一招!孙权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先把刘备稳住,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千万不要冲动。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消耗。一消耗就玩完了!
于是,在这期间,孙权主动拉拢刘备多次,反复讲和,说明厉害关系,刘备就是不答应。为什么不答应?嫌少。你出的价太低了。既然是孙权主动拉拢,就必然会主动分一些利益给他。如果孙权愿意分半个荆州给刘备,刘备肯定就会接受。因为无论刘备是出于何种目的,只有先得到半个荆州,才有可能再谋到整个荆州,否则,什么也没有,将达不到任何目的。
因此,刘备不接受孙权的条件,就说明他绝不会只满足得到1。1。孙权只要开出少于半个荆州的价格,刘备就不能接受。他的最低要求不能小于1。5。这一点可以肯定。孙权一不能打消耗战,二不能讲和停战,他怎么办?他没有办法了!他只有做出适当的让步,才可以满足这两个很难缠的条件。所以孙权用陆逊做这场战争的总指挥。
请注意:在夷陵之战中,孙权方的策略选择,只有这一种。千选万选只有这一选!所以你不要以为他们打赢了就是多么英明正确,那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要真打,又有谁会怕谁呢?没必要老是退呀退的。就因为不能打,不能瞎打,所以才不得不出现这样的战争局面。
在这一战中,要想打“和”,有两个位置:
1。保持现状。刘备占益州,孙权占荆州。陆逊能够守得住且不发生消耗。刘备攻不过来。双方就是“和局”。继续对峙下去。
这一“和”法对陆逊的要求很高。当然,刘备会很不服气。
2。恢复原状。刘备和孙权平分了荆州。双方就是“和局”。如果刘备还有其他要求,那就再继续对峙下去。
这一“和”法对陆逊的要求很低。孙权会很不舒服。
战争的结果,基本上就可以确认只在这两个范围之内了。
荆州和西蜀的国界是巫山,蜀兵出了白帝城,就攻打巫山,进入到吴境,连克姊归、夷陵、马鞍山等地,一直打到了猇亭、夷道,势如破竹,刘备占大优。已经得到了约四分之一的荆州地盘。不过,这一地区很荒凉,价值不高。
刘备一生打过无数次败仗,前面的基本上都是形势所逼,并没有什么错误的。而这最后一仗,则明显的是犯了战略错误。可能是年纪大了吧。在正确的时,做正确的事。切记!看了这些分析,对夷陵之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来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前面江陵之战白衣渡江的翻版,打的都是威胁战而不是消耗战,陆逊对刘备,与前面的吕蒙对关羽,大体性质一样,唯独不同的是曹魏是否参与。与其是说刘备战术的失败,不如说是他没有把握好战争时机。
相关参考
“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决策正确吗?如果不连会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真的错了?专家:没错,只怪陆逊太厉害导语: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建立有多难,刘
导致关羽兵败荆州的真正原因找到了,并非大意所致,而是有人密谋
很多朋友很疑惑,关羽兵败后为什么不回益州,蜀汉自己的根据地?从而最终被东吴吕蒙擒获,死于孙仲谋之手。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情同手足,而关羽为了让自己的大哥刘备早日能光复汉室,一统天下。每次交战都是亲自出马,
三国演义中刘备率领七十万大军为二弟关羽报仇,东征伐吴。深入吴境二百里。最后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火烧连营。七十万大军所剩无几,蜀汉元气大伤。关兴张苞等将被冲散了,而刘备此时一路溃逃。陆逊率兵追击,被困于诸
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刘备为了报仇,发动了夷陵之战,此战之后,刘蜀损失惨重,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只身逃往白帝城。此战之后,刘蜀政权大伤元气,三国鼎立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这也是夷
夷陵之战,是三国的著名战役。关于夷陵之战的细节,大家还记得吗?夷陵之战中,刘备又一次痛失领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战,那就不算读懂三国。今天,小编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战的细节和各个阶段,夷陵之战,虽然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的著名战役。关于夷陵之战的细节,大家还记得吗?夷陵之战中,刘备又一次痛失领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战,那就不算读懂三国。今天,小编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战的细节和各个阶段,夷陵之战,虽然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的著名战役。关于夷陵之战的细节,大家还记得吗?夷陵之战中,刘备又一次痛失领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战,那就不算读懂三国。今天,小编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战的细节和各个阶段,夷陵之战,虽然历史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军师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的7月持续到222年8月,主动进攻的蜀汉大军由国主刘备亲率,东吴被动应战,在陆逊的指挥下,诱敌深入,以逸待劳,最后扭转战局,大败刘备
说起夷陵之战,世人皆知“先主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这场战役看似是刘备与陆逊两个指挥官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女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诸多影响,剪不断,理还乱。这事还需从“刘备招亲”说起
陆逊为何不擒杀刘备,现在权威的解释,都云三国志的这样一段话:曹丕大合士众,外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火烧连营后,陆逊指挥东吴人马,对刘备进行了疯狂的追击,几乎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