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秦始皇实现大一统

Posted 大梁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秦始皇实现大一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秦始皇实现大一统

秦始皇实现大一统

秦并吞六国而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下面,让我们随故事一起看看秦建立大一统国家的过程。

公元前237年,年满22岁的秦王嬴政亲自执政。这时候,韩、赵、魏、楚、燕、齐各国已经无法与秦国抗衡,秦王嬴政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霸业。

公元前230年,秦内史腾率军攻克韩都新郑生擒韩王安,韩国灭亡,韩地被改为颍川郡。

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兵力大损,但是名将李牧尚在,屡屡击退秦国的进攻。昏聩的赵王中了秦人的奸计,听信了奸佞郭开的谗言,竟然杀了李牧为秦国扫清了灭赵的障碍。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大破赵军,俘虏了赵王迁。赵公子嘉出奔代,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2年,公子嘉被秦将王贲活捉,赵国余脉从此断绝。

公元前225年,秦王派大将王贲攻打魏国。秦军攻入魏国后,如入无人之境,连下数十城,不消多日直抵魏都大梁。魏王连忙派出使者向齐王求救,齐王自顾不暇拒绝了魏王的要求。魏王求救无望,命令将士死守大梁。

大梁城墙高大,护城河又宽又深,秦军要想攻城必须先越过护城河。王贲下令搭浮桥,城头魏军万弩齐发,秦军伤亡惨重,连忙退回。王贲下令弓弩手放箭掩护,步卒再搭浮桥。魏军躲在女墙(城墙上有凹凸的矮墙)后放箭。秦军的飞矢射不到魏军,秦军却纷纷中箭毙命,浮桥还是搭不成。王贲怒火中烧,心急如焚,秦军一路攻来未遇大战,没想到攻打大梁却如此艰难。他暂且收兵,思量对策。

望着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心生一计:何不来个以毒攻毒,以水制水!大梁地势低洼,西北有黄河,西边有汴河,引水灌大梁是条万全之计。

当时连日阴雨,黄河水滔滔,汴河水滚滚,王贲命令一部分士卒在黄河、汴河筑拦河坝,一部分士卒开挖通往大梁的水渠。秦军官兵闻知改为水攻,无须正面强攻,一个个欣喜万分,干得分外卖力。魏王闻报秦军筑坝挖渠,惶惶不可终日,却又无计可施。十多天后,水渠一直挖到大梁城下,拦河坝也将筑成,只要王贲一声令下立即将拦河坝合拢,扒开河堤,滚滚河水便可直泻大梁。此时魏王仍不投降,王贲只得下令决堤放水。刹那间,滔滔河水咆哮着直冲大梁,大梁顿时成为一片汪洋。魏王大惊,在众将的簇拥下急急奔上城楼躲避。城中的积水迅速没过屋顶,大部分居民被淹死。时隔不久,一段城墙被洪水冲塌,魏王知道再也守不住,只好投降。

灭魏以后,王贲下令扒开拦河坝,堵住大堤的缺口,水势渐止。大梁城中的积水三个月后才退尽,昔日繁华的大梁城成为一片废墟。

稍后不久,秦王决定灭楚。秦王问众将:灭楚需要多少军队?年轻气盛的李信说要二十万,老将王翦认为非要六十万不可。秦王听了王翦的话产生了戒心:王翦、王贲父子俩重兵在握,现在又要六十万大军,莫非有了异心?

秦王考虑再三,决定让李信、蒙恬领兵二十万攻楚。王翦察觉到秦王对自己有所疑忌,于是请求告老还乡,秦王来个顺水推舟,同意了王翦的请求。

秦军进攻楚国,起初打得十分顺利。楚王得知前线危急,忙令大将项燕率领二十万大军御敌。秦、楚两军兵力相当,但楚军熟悉地形。项燕分兵七路,在秦军必经之路设下埋伏,等到秦军进入埋伏圈,立即发起猛烈攻击。秦军连日行军,疲惫不堪,又遭到突然袭击,抵挡不住大败而逃。楚军紧紧追杀了三天,将秦军赶出国境。

秦王闻报李信兵败,这才明白王翦当初的意见有道理。他亲自请王翦回朝,命他率领六十万大军再次攻楚。

出兵那天,秦王为王翦送行。临行前,王翦向秦王求取良田美宅,秦王满口答应。行军至半途,王翦按兵不动,再次向秦王请赏,以供儿孙享用。众将对此不解,王翦向他们解释道:“大将在外打仗,心里还牵挂着子孙,怎么会反叛?我向大王请赏,就是要大王放心。”众将听了他的话,方才明白他的用心。

王翦的战术与李信不同。他步步为营缓缓推进,到了天中山一带,扎下营寨不再前进。楚将项燕得到消息顿生疑虑,于是派兵挑战进行试探。王翦命令官兵固守营寨不许出战,任凭楚军骂阵一概不予理睬。项燕以为王翦老了胆小惧战,命挑战的楚军回营休息。

王翦命令少数官兵守营,大部分放假休息。军卒无所事事,有的洗澡,有的找乐子。他又下令宰牛杀羊犒劳将士,自己与官兵同食共饮。

楚将项燕求胜心切,命令楚军开拔,准备绕到秦军背后发起突然攻击。王翦闻报楚军已经离营,立即命令秦军追击,项燕万万没有想到秦军会从后面杀来,丝毫未做防备,等到秦军追到才匆匆指挥大军掉头应战。秦军养精蓄锐已久斗志旺盛,楚军还没摆好阵势就被秦军冲得乱作一团。项燕见势不妙急忙领兵逃跑,王翦指挥大军紧紧追赶,在蕲南(今安徽宿县)将楚军包围。

第二天,两军进行决战。楚军兵少,又是新败,敌不过训练有素的秦军。经过一整天的厮杀,楚军伤亡殆尽。项燕企图率领残兵败将突围,被王翦截住。项燕已多处受伤,体力不支,一个闪失,被王翦杀死。项燕一死,楚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猛烈的攻势。不久,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被攻破,楚国就此灭亡。

公元前227年,秦军攻燕,在易水以西大败燕军。第二年,秦军再度攻燕,力克燕都蓟城(今北京西南),斩杀燕太子丹。燕王出逃,奔至辽东(今辽宁辽阳)苟延残喘。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攻打辽东,活捉燕王,燕国终于灭亡。

五国已灭,只剩下齐国。秦、齐力量悬殊,齐国危在旦夕。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南攻齐,直抵齐都临淄。齐军未作抵抗,齐王被俘,齐国随之灭亡。

秦王嬴政花了十年时间消灭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六国俱灭,天下一统,“王”的称号似乎还不能显示出绝对权威,秦王嬴政认为需要更名。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计议了一番,奏道:“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可用泰皇称号。”秦王嬴政听了略一思索道:“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采上古帝王的名称,叫做皇帝。”他自称“始皇帝”,规定其后世按数计算,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始皇这个政策功不可没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经过多年的征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但他得到的不止是空前巨大的版图,还有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的土地,流离失所嗷嗷待哺的百姓,和各国长期割据产生的巨大差异。为了消除地域之分维护秦朝

为什么中国各朝代执着于大一统

对比欧洲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历史有一个特点:古代各王朝都执着地追求大一统。秦始皇自不必说,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华文明圈内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草原王朝,其最高梦想都是实现中国大一统。秦之后是两汉,东汉

秦王扫六合,天下大一统

秦始皇>  秦始皇出世>>  在秦昭襄王时,各诸侯国都在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而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一些弱小国家逐渐被较强大的国家吃掉。到战国后期,仅仅剩下了七个相对较大的国家,即齐、楚、燕、魏、韩、赵、

历史秘闻 为什么中国各朝代执着于大一统

对比欧洲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历史有一个特点:古代各王朝都执着地追求大一统。秦始皇自不必说,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华文明圈内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草原王朝,其最高梦想都是实现中国大一统。秦之后是两汉,东汉

为何偏偏不打卫国? 秦始皇一统天下

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偏偏不打卫国?秦始皇当年打遍天下无敌手,灭了六国一统天下。但是你仔细一看,当时竟然还有一个国家没有灭亡!那个国家就是卫国。秦灭六国,却留下了一个卫国,而且终秦始皇一生没有去绝卫祀,这

为何说秦始皇的身世是个谜

秦始皇和大秦帝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山一个伟大的壮举。秦始皇不消说,他的功绩十分显著,他首次完成了大一统。《中庸》上首次提到了这个大一统的概念:今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始皇为什么会这么伟大,即

若不是此人,秦始皇未必能一统天下

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的征战,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加上之后筑长城、修直道、凿灵渠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功绩,秦始皇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每个雄才大略皇帝的背后,都

秦始皇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秦始皇的父亲是谁

  秦始皇和大秦帝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山一个伟大的壮举。秦始皇不消说,他的功绩十分显著,他首次完成了大一统。《中庸》上首次提到了这个大一统的概念:“今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rdq

秦始皇妄想一统冥界 石甲,揭秘秦陵谜团

二世的杀戮,销毁了一切证据纪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并吞六国,一统海内,成为中华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他死后的第二年,属于他的巨大陵墓才最终完工。这年底,即位的皇帝胡亥杀掉了所有修陵的工匠。于是,关于始皇帝

历史秘闻 若不是此人,秦始皇未必能一统天下

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的征战,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加上之后筑长城、修直道、凿灵渠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功绩,秦始皇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每个雄才大略皇帝的背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