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颜真卿宁死不变节

Posted 都统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颜真卿宁死不变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颜真卿宁死不变节

颜真卿宁死不变节

中国历来有不少有骨气的人,从苏武牧羊到文天祥作《过零丁洋》,各朝各代均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唐代就有这么一位有气节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颜真卿。

唐德宗时期,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谋反。藩镇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都派使臣前去上表称臣。使臣奉承李希烈说:“都统天赋英武之才,有盖世的功业,朝廷已产生猜忌。如不反唐,就会像秦国大将白起、汉朝大将韩信那样,被朝廷斩杀。希望赶快称王,让天下臣民有所依归。”

李希烈深知大唐皇帝派来的宣慰使颜真卿有经天纬地之才,很希望拉他过来一同反叛,便对他说:“如今四王派使臣来拥戴我为帝,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可见朝廷猜忌不容的,不止我一个。”颜真卿听了,义愤填膺,义正词严地回答:“这四人是四大奸恶,怎么能称他们为四王!你不保着自己的功勋业绩,做大唐的忠臣,竟与乱臣贼子为伍,这是自取覆亡!”李希烈听了这番话很不愉快。

另一日,四藩镇的来使与颜真卿同桌吃饭,他们劝道:“太师德高望重,我们闻名很久了。正当都统准备建国,您恰巧来到,这是上天赏赐给都统一位宰相。”颜真卿见他们如此狂悖,呵斥道:“哪个是宰相!你们知道有一位痛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这是我的哥哥。我虽然快80岁了,但保持节操,舍生取义的道理还是懂的,又怎会经不起你们这些小人的威逼利诱呢!”四个使臣见颜真卿正义凛然,不敢再说一句。

李希烈见颜真卿不肯归降,便派人在庭院中挖坑,叫嚷若颜真卿再不归顺,便活埋了他。颜真卿面对狂徒的叫嚣,并不畏惧,反而表现得更加从容、镇定。他对李希烈说:“死是迟早的事,但死的价值不同。我不会从你叛逆。快拿剑来杀了我吧!”李希烈的威吓又以失败告终。

经过多次的威逼利诱,颜真卿宁死不肯变节。李希烈见不能将他降服,便派人将他缢死。

颜真卿死了,他忠贞守节的美名,却永远彪炳青史,千古不灭。

相关参考

如何评价书法大家颜真卿?颜真卿的人物趣事

  颜真卿这个名字,想来对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不过个人猜想,大家认识到颜真卿这个人,多半都是因为他的书法。小的时候,临摹字帖,不管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颜真卿的“颜体”都是大部分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书法大家颜真卿

  颜真卿这个名字,想来对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不过个人猜想,大家认识到颜真卿这个人,多半都是因为他的书法。小的时候,临摹字帖,不管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颜真卿的“颜体”都是大部分人临摹的对象。  颜真卿

历史人物 颜真卿书法特点_颜真卿书法作品_颜真卿生平事迹_颜真卿后人_颜真卿怎么死的

本名:颜真卿别称:颜鲁公、颜文忠、颜平原、羨门子、颜太保字号:字清臣别号:应方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出生时间:709年去世时间:784年8月23日主要作品:《多宝塔碑》

历史人物 颜真卿临终前绝笔,就义之前给自己写好墓志铭

颜真卿七十多岁了还是姜桂之性,宰相卢杞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卢杞就一方面把颜真卿架空,一方面没事老问他,喜欢到什么地方当地方大员,想把颜真卿赶出中央,省得瞅着碍眼。>颜真卿还是那个直性子,找到卢杞说:当

历史人物 颜真卿临终前绝笔,就义之前给自己写好墓志铭

颜真卿七十多岁了还是姜桂之性,宰相卢杞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卢杞就一方面把颜真卿架空,一方面没事老问他,喜欢到什么地方当地方大员,想把颜真卿赶出中央,省得瞅着碍眼。>颜真卿还是那个直性子,找到卢杞说:当

颜真卿代表作是什么?颜真卿的书法有何特点

颜真卿为人志向远大,心胸宽阔又心思缜密,他的字就像颜真卿的人一样。颜真卿的一生一半的时间在朝廷中度过,一半在书房度过,他的书法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又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那颜真卿的书法有

颜真卿代表作是什么?颜真卿的书法有何特点

颜真卿为人志向远大,心胸宽阔又心思缜密,他的字就像颜真卿的人一样。颜真卿的一生一半的时间在朝廷中度过,一半在书房度过,他的书法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又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那颜真卿的书法有

书法大家颜真卿学习书法的故事 颜真卿的诗词作品

  颜真卿,唐朝名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生于公元709年,去世于公元784年,享年七十六岁。  颜真卿算是出身名门,颜师古五世孙,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朝为官。颜真卿本人在开元二十二

颜真卿是谁?颜真卿除书法以外的成就?

   颜真卿(709——785)唐大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师,封鲁郡公,史称鲁国公。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简介 颜真卿是怎么死的?

  颜真卿是中国古达著名的书法家,创“颜体”,被后世人称为“楷书四大家”。除了在书法上的成就之外,他还是唐朝时期名臣。  唐中宗景龙三年,颜真卿在京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