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李铉春耕冬学
Posted 时间
篇首语: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李铉春耕冬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李铉春耕冬学
李铉春耕冬学
李铉,字宝鼎,南北朝时期北齐著名学者。
李铉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问家,一生刻苦自学,掌握了文学、历史、文字、历法等多种学问。由于他学识过人,曾被聘为北魏太子的老师。但他的学识却来之不易,是他用辛勤汗水浇灌的结果。
李铉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生长在农村,自幼便参加农田里的劳动,家里的几亩薄田,全靠他一个人耕种,既没钱交学费,也没时间读书。李铉小小年纪,便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可这并没有使他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到九岁那年,靠着亲戚朋友的帮助,开始上学了,可也只有在冬季农闲时,才能读上一二个月的书,春、夏、秋三季都得参加田间劳动。即使这样,李铉也感到很满足了。他深知自己读书不易,因此非常珍惜时间,学习时聚精会神,平时很注意抓住点滴时间反复温习功课,因此学习成绩比那些整天读书的人还好。
为了丰富、充实自己的生活,他利用冬闲时间到私塾去旁听。可生活拮据,没有余钱交纳学费,他就上山砍几担柴送给老师作为酬谢。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李铉常常夜以继日地读书,有一次,实在困得难以支撑,便伏在书桌上睡着了,醒来一看,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他为此很惋惜,怎么才能减少困意呢?李铉终于想出了一个冷冻清醒法。别人的屋里都生起了炉火,暖融融的,唯有他不点炉火,一个人在冰冷的屋子里坚持读书,手脚冻得冰凉,人也就精神了。
有一天,已经很晚了,外面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人们都在家里守着火炉享受天伦之乐,李铉的屋里却冷得出奇。他一个人在埋头读书,根本没有留意窗外的天气。渐渐地,口腔里冒出了哈气,腿脚也开始麻木了,他感到冷,但仍坚持一边高声朗读,一边来回在屋子里走动。忽然“啪”的一声,书掉在了地上,原来手也冻得不好使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他才发现屋外是一片白色的世界,屋里的墙上、地上、门上、窗上,连他的头发、被子都挂满了白霜,
李铉要求自己一向很严格,每次老师留下的作业,他总是尽快完成,别人看一本书,他争取看两本、三本,而且力求融会贯通。每到冬闲,李铉的大忙季节也就开始了,为拜师求学,他往来奔忙于各个乡里之间。今天求教于这个老师,明天又求教于那个老师,常常背着粮食,提着书箱,在刺骨的寒风和飞雪中奔波,饿了,自己借锅做饭。边吃边学。几年过去了,附近的老师他都拜访到了,就约上朋友,到更远的地方去拜师求教。寒来暑往,李铉的水平越来越高,读的书也越来越多,终于成为一代有名的大学问家。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相关参考
2015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星期六龙头节 龙头节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
2015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星期六龙头节 龙头节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
“不籍千亩”是对周宣王不重视农业的指责。“籍田”即国中的公田。“籍”也就是“借”,是指借公社民力给周王耕种“籍田”。西周时“籍田”为周天子和诸侯直接占用,征发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有千亩田,每到春耕和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
“撒班节”(也称犁头节、犁铧节)是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春耕后的农忙时举行,没有固定的日期,是为纪念新式犁——撒班的发明。届时,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相互聚会、祝贺,人们开展歌舞,摔跤、拨河、赛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棒棒会”。届时,丽江城内人流如潮,街道上摆满了交易的竹、木农具和果树、花卉等。棒棒会标志着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该会由“弥老会”演变而来,原是在寺院举行的庙
二月二的由来: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
清明节的现实含意,一是民间传统祭祀节日。二是气侯变化的节气,如“清明谷雨紧相联,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爪种豆”。三是踏青春游。作为祭祀节日,始于周朝春秋时的晋国,到唐朝已成为法定节日。清明节
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农历的二月二,是春耕开始的日子。在以农为本的古代,这个日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头等大事。于是,每年这个日子,皇帝都要举行“劝民农桑”的仪式。这个仪式,
过劳动节,是现代才有的事。在古代,平民百姓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都在劳动,并无庆贺,只是每年有一天,哪怕是养尊处优的皇帝,也得出宫带头“劳动”一回。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农历的二月二,是春耕开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