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如果梦想有捷径的话,那么这条路的名字一定叫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吉鸿昌,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爱国名将。
吉鸿昌,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父亲影响,吉鸿昌幼年即具有爱国思想。
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戎,投入冯玉祥部当兵。他因吃苦耐劳、智勇正直被冯赏识,提升为手枪连连长,不久又提升为营长。
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吉鸿昌虽不断升官,但却丝毫没有改变“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初衷,时刻铭记着父亲“作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他严于律己,也约束部队不许扰民。与此同时,吉鸿昌还结识共产党员宣侠父等人,并开始接触革命思想。
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吉鸿昌率部参加了西安之战。1927年4月,吉鸿昌所部扩编为第19师,升任师长,归属冯部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所辖。国民革命军沿陇海路东征,吉鸿昌率部攻克洛阳、巩县,又强渡黄河,占领豫北重镇新乡,奉军被打得抱头鼠窜。吉鸿昌所部被誉为“铁军”。1928年任第30师师长,调防甘肃天水。1929年7月,吉鸿昌进兵宁夏,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兼第10军军长。他整饬了军队和吏治,致力于汉回团结,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口号,决心为民兴利除弊。
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吉鸿昌奉命率部从宁夏出潼关,参加讨蒋大战。9月,冯玉祥的西北军战败。吉鸿昌为了保存实力,接受蒋介石改编,就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不久被蒋派往光山、商城一带进攻鄂豫皖苏区。
吉鸿昌对进攻苏区十分反感。于是,他秘密赶到上海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又对鄂豫皖苏区进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随后曾在潢川组织所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未果。蒋介石发现吉鸿昌有“谋反”之意,便解除了他的军职,逼迫他出国“考察”。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在国外,吉鸿昌通过利用记者的采访,以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并斥责英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和蒋介石对日妥协的丑恶行径。在德国时,吉鸿昌还曾多次要求到苏联进行访问,遭到蒋介石反动政府使馆的百般刁难,不予签证。悲愤之下,吉鸿昌挥笔疾书:“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吉鸿昌闻讯立即回国寓居天津,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不久,他整理出版了《环球视察记》,借以抒发他忧国报国的热情。同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党的指示,到湖北黄陂、宋埠一带召集旧部策划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赴泰山动员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吉鸿昌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武器,积极联络各地抗日零散武装,作起兵抗日准备。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宋美龄和亲戚孔祥熙拿公款向租界行贿,吉鸿昌被引渡到国民党“北平军分会”。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吉鸿昌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为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来,为我们党的主义,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正是我的光荣……”
11月24日,所谓的“军事法院”以“叛国罪”(多次煽动兵变)和“叛党罪”(脱离国民党加入共产党)判处吉鸿昌枪决。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殉难的日子。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吉鸿昌镇定安详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终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历述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种种丑行。在给夫人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声色俱厉地对特务喝道:“我为抗日而死,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后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吉鸿昌又命令道:“到前面开枪!共产党员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特务在吉鸿昌面前颤抖着举起枪时,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革命万岁!”在这震山撼岳的呼喊声中,英勇的共产党员、中华民族的英雄吉鸿昌壮烈地牺牲了,年仅39岁。
妙语点睛
今天读爱国名将吉鸿昌的故事,那就用当年就义时他写的一首诗来作结吧: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警世良言
没能东北死,却在北平亡。
中华民族泪,一齐恸国殇。
——吉鸿昌
男儿年少多英武,壮志弥天抵外辱。
遍点春秋多少事,腰佩吴钩震胡虏。
——李尔格《祭吉鸿昌将军》
相关参考
1934年,北京刑场上,一代抗日名将、共产党人吉鸿昌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疾书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气贯长虹。吉鸿昌于1895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一个贫苦农
吉鸿昌烈士老照片,图4是“做官即不许发财”碗,图8遗书令人落泪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身披斗篷的吉鸿昌将军青松般傲然而立,手持一根枯树枝,在刑场的雪地上写下气吞山河绝命诗......相信中学课本上吉鸿昌将军的这首诗,让所有人都记忆犹新
近代人物中文名:吉鸿昌别名:原名吉恒立,字世五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出生日期:1895年10月18日逝世日期:1934年11月24日职业:将军主要成就:全国“双百”英雄模范人物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众所周知,蒋介石枪杀抗日名将吉鸿昌,乃是其一大罪行。而吉鸿昌跟蒋介石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1930年3月中旬,西北军冯玉祥、晋绥军阎锡山
国民党破坏长城抗战,签订《塘沽协定》,推行媚日外交,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国民党内部抗日反蒋事件也不断发生。1933年春,原西北军将领、共产党员吉鸿昌与冯玉祥、方振武等合作,联络西北军旧部,共同发起成立察
知名人物 吉鸿昌生平故事简介,吉鸿昌历史评价,吉鸿昌怎么死的?
吉鸿昌,原名恒立,别号世五。1895年10月18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初一)生于河南扶沟吕潭镇一户贫苦农家。其父吉茂松,别号筠亭,曾在该镇开过茶馆,为人豪爽,急公好义。这给吉鸿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吉鸿
历史人物 吉鸿昌简介 吉鸿昌的英雄事迹 吉鸿昌怎么死的 吉鸿昌是个怎样的人
中文名:吉鸿昌 别名:原名吉恒立,字世五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 出生日期:1895年10月18日 逝世日期:1934年11月24日www.cha138.c
...年,西北的将领大都有绰号,比如宋哲元叫“宋老哈”,吉鸿昌叫“吉大胆”,张之江叫“张圣经”等等。而张自忠的绰号却叫“张扒皮”,猛一听吓人一跳,其实他与“周扒皮”是两码事,不含丝毫的贬义。1923年秋天,时任...
吉鸿昌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在1931年秋天,他受到了国民党投降派的排挤,被迫到美国纽约“考察”。 有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带着几个人上街。突然有个人拦住他们故意问道:“你们是日本人吧?”
吉鸿昌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在1931年秋天,他受到了国民党投降派的排挤,被迫到美国纽约“考察”。 有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带着几个人上街。突然有个人拦住他们故意问道:“你们是日本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