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李白入山拜师
Posted 李白
篇首语:哪有什么四季,遇见你,四季如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李白入山拜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李白入山拜师
李白入山拜师
李白入山拜师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喜爱游览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最乐意与各种有本事的人交朋友。虽然当时他被人们尊称为“诗仙”,名震中外,可他却很少在别人面前摆架子,总能虚心地学习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因此,他的许多朋友,同时也就是他的老师。他从他们那儿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而他谦逊的作风,也受到了后人的称颂。
有一天,李白来到了安徽歙(shè)县。这儿四下多山,他一路行来,不免有些饥谒疲倦。于是登上一家酒楼,选了临窗的位子坐下,叫来酒莱,一边吃喝。一边悠闲地观看街景。只见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从远处慢慢走来一位老人,衣衫都很旧了,但非常干净;须发都已白了,但精神头很足。老人手执一根扁担,上面缠着绳索,腰悬一口酒葫芦,看得出已经装满了酒。老人不急不慢,稳稳当当地走在街上,隔一会举起葫芦就着嘴喝上一口,一副与世无争、陶然自得的样子。走到酒楼下,老人忽然来了兴致,高声吟诵道: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早就注意到这位老汉了,觉得他似乎有一些不一般。这会儿听他随口念出这样几句诗,心头更是一惊,断定此人是一位世外高士。为什么呢?因为老汉的四句诗,讲的是一种隐士的生活,每天早晨背了柴火出来卖钱,晚上买了酒回家,而家在哪儿呢?在白云深处、万树丛中。当时会吟诗作赋、舞文弄墨的人,多半想到朝廷做官,而这位老人却在诗中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的山民生活的满足与赞美,不能不说是与众不同的。
李白当时很为这首诗的意境所感动,因为他自己多年来远大抱负不得施展,对官场追名逐利的生活感到厌倦,非常向往淳朴美好的隐居生活,这首诗可以说正好说出了他的心思感受。李白忙叫过酒保,问:
“刚才高声吟诗的这位老人是谁?家住哪里?”
酒保看了窗外一眼,答道:
“这个老头叫许宣平,听人说他原来在朝廷做官,可后来不知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官不做,跑到我们这儿的深山野林里住下了。他每天早晨担着柴进城一卖,得了钱就买酒,然后一路走一路喝,高兴了就大声吟诗,别人笑他,他也不在乎——真是个怪人!”
李白这下愈发明白了:这位许先生一定是官场失意,看破红尘,于是过起了樵夫生活。再一品味他那几句诗,觉得真是美妙动人。于是心中动了念头:为什么不拜这位隐居的高人为师,学些作诗、做人的道理呢?
李白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出酒楼,见许宣平老人已然走远了,连忙高声喊道:“许先生,请等一等!”许宣平回过头来看了李白一眼,不知为什么转身就走,很快就不见了。
李白心中既纳闷,又遗憾。不过他想,许宣平老人明天还会“负薪朝出卖”,只要到集市上去,就一定能见到他。谁知第二天李白一直等到集市散尽了,也设见到许宣平老人的踪影。不仅如此,第二天、第三天……一连5天,许先生都没有出现,李白诚心诚意地等了这么长时间,却还是一无所获。要是一般人,这会儿肯定不耐烦了:不就是个打柴的老头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李白没有这么想。他觉得自己在怎样作好诗和做好人方面,都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遇到像许先生这样的高人,要是不能当面求教一番,实在太可惜!既然等不到,李白干脆背上干粮,去山里寻找许先生“穿云入翠微”的隐居之处了。
李白就这样在群山之中穿林涉水,攀岩过壁,不辞辛苦地寻找他心目中的老师——许宣平先生。整整3个月过去了,他没有找到,可拜师的决心却更坚定了。
这天,他走到紫阳山下,忽然发现,山前的一块巨石上,似乎写得有字。走近一看,果然龙飞凤舞地题有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乌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却忘甲子年。
这首诗也是反映隐居生活的:隐士在山间赏明月、饮清泉,在大自然中活得轻轻松松、快快乐乐,虽然一大把年纪了,却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老。李白读了,不禁连声称赞,觉得它比自己写过的任何一首诗都更富有恬淡而高尚的趣味。他猜想这诗是许宣平写的,便在附近仔细寻访起来。终于,在一片小树林后,他发现依山傍溪修有一座小屋,屋后堆了一些柴火,屋中无人。李白想,许宣平先生肯定就住在此处,也许很快就会回来,不如就在屋边草地上坐一会儿等他。
李白坐下后,见这小屋四周的水光山色都很清秀,不禁暗暗佩服许宣平先生的眼光:住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写出的诗自然清新动人。多日来李白四处寻找许宣平,非常辛苦,这会找到了地方,心里踏实了,不知不觉,竟在草地上睡着了。
忽然,他被一阵吟诗的声音惊醒,抬头一看,却见暮色中一位老人向小屋走来,口中自得其乐地吟着诗——正是许宣平先生。李白连忙起身上前,毕恭毕敬地问:
“老人家,请问您是在此隐居的许宣平先生吗?”
老人有些意外地问:
“我就是许宣平,你是什么人,想做什么?”
李白深施一礼后答道:
“我是李白,想来拜您为师,学习怎样做人,怎样作诗。”许宣平吃了一惊,对李白说:“上次在歙县街头招呼我的,就是你吧?当时我因为看你穿了一身官服,所以就回避了,没想到那人竟是你。你是现在国内最有名的大诗人,我只是个住在山里的老人,你拜我为师,只怕学不到什么东西。你还是回去吧。”
李白恳切地说:
“许先生,我为了找到您,在山里转了3个月了。我很敬重您的人品和诗品,一定要拜您为师,请您千万不要推辞!”
许宣平见李白诚心诚意要跟自己学东西,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从那以后,许、李二人经常在山中饮酒论诗,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
相关参考
微山湖位於山東省和江蘇省交界的地方,被山東濟寧、棗莊以及江蘇徐州所包圍著。為什麼微山湖會被全部劃到山東省呢?微山湖所在的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面積約為1780平方千米,大概能達到深圳市的九成大小。雖然微
1.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2.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3.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
孔子拜师孔子并不是从出生后就是圣人,他也曾经拜师学习。年轻的时候他曾拜在大思想家老子门下学习学问,并且据传,他还曾拜一个被人称为神童的七岁儿童为师,虚心向其学习,而孔子作为圣人却不耻下问的举动也被世人
刘伯温民间拜师刘伯温民间拜师明朝的开国皇帝名叫朱元璋,他原本是安徽凤阳的一个放牛娃,后来却从蒙古人手中夺取天下,做了皇帝。这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本人很能干,另一方面也还多亏了他手下一批有才干的文臣武将。
张良拜师的故事张良的师父是谁? 张良拜师的典故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
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
柳敬亭拜师柳敬亭,祖籍南通余西场,生于泰州。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是明代著名的说书艺人。本姓曹,名逢春,因逃难在外改名换姓。他离开家乡以后,四处流浪。一天,他躺在敬亭山
钟隐拜师钟隐,字晦叔,天台(今浙江天台)人,五代南唐画家,以其隐于钟山遂为姓名。钟隐是五代南唐画家,擅长画花草禽鸟。他笔下的事物个个形象逼真,形神兼备,很受后世推崇。钟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并善于向
柳公权拜师无臂爷爷柳公权拜师无臂爷爷唐朝的时候,我们中国出了位了不起的大书法家,名叫柳公权。柳公权不仅认真学习前辈书法大家的长处,而且能融会贯通,自创一格,后人称为“柳体”。他与颜真卿、欧阳询、苏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