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岳飞精忠报国故事
Posted 岳飞
篇首语:人还是要乐观,心碎了就对自己说,碎碎平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岳飞精忠报国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岳飞精忠报国故事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
杭州有个岳王庙。岳王庙内有个岳王墓,岳王墓前跪着4个坏蛋的石像,他们都是害死岳飞的大奸臣,其中有一个是秦桧。
北朝末年,岳飞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里,他家住在黄河边上。当时,黄河连年泛滥,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就在岳飞刚出世的那个月里,有一天黄河又发大水了,人们哭着叫着向四处奔逃。岳飞的父亲让岳飞母子坐在一个大木盆里,顺着哗哗哗流淌的洪水漂流,自己却被洪水吞没了。母亲紧紧地抱着岳飞坐在盆里随着大水漂流而下,也不知过了多久才被乡亲们救上岸来。
失去了父亲,岳飞母子生活极其艰难。母亲靠帮人缝缝补补度日,年幼的岳飞也不得不每日上山拾柴。
岳飞从小就爱读书,也爱习武。他每日去山上拾柴都要经过村里的一所私塾(学校),每次都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他偷偷地站在墙边听着学着,还用柴枝在地上写着练着。晚上回到家里,母亲也边补衣服边教他识字。岳飞读书很用功,还特别喜欢看兵书,平时他一个人也摆弄一些棍棒拳脚什么的。他们村子里有位叫周桐的大爷,武艺高强,为人正直,是个受人尊敬的人。他见岳飞人小志大,学习认真又爱武艺,就收岳飞与其他两名儿童为学生,每日教他们习武。岳飞在周桐老师的严格要求与教导下,勤学苦练,进步很快,没几年就学会了老师的全套本领,并发誓长大后一定为国立功。
就在岳飞20岁的那年,北方辽国侵犯中原,岳飞拜别母亲与周桐老师,和师兄弟一块参加了抗辽军队。后来金国又灭掉了辽国,还一直打到北宋的京城,把宋徽宗、宋钦宗和大臣掳到北方。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了以后,宋朝的统治者宋高宗又在南方建立了南宋。南宋初年,金兵在金兀术的统帅下,继续南侵,他们沿路烧杀掳掠,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为了保卫国家,拯救受苦受难的父老乡亲,岳飞又参加了抗金的队伍。就在岳飞拜别乡亲,准备出发的前夕,岳飞的老母亲让岳飞跪在地上,脱去上衣,用针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4个大字。母亲对岳飞说:“生你的是这片土地,养你的也是这片土地,可是现在金兵要侵略这片土地,让百姓遭灾遭难。你为国家出力的时候到了,希望你不要挂念我,永远永远效忠国家,效忠百姓,狠狠地抗击金贼!”岳飞站起来,揩干眼泪,铭记老母的殷切期望,昂着头,挺着胸,带领队伍出发了。
金兵继续南下,高宗也慌忙逃离京城,跑到浙江。各地军民都起来反抗,岳飞的军队越战越勇。金兵处处受阻,不得不向长江边退却。岳飞带领的军队乘胜追击,连连收复失地。
此时的岳飞已是位武艺高强,指挥有素的年轻将领。他的部队英勇善战。纪律严明。如发现有人违反纪律,扰害百姓,岳飞决不轻饶。
有一天,岳飞带领队伍来到一个村庄,进村之前首先定下纪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掠。”当天晚上部队就驻扎在村里,夜里下起了大雨,刮起了大风。大风把帐篷布掀开,大雨直往里灌。一个士兵情急之中钻出帐外,寻到一块百姓盖猪圈的草帘挡住雨水。到天亮,百姓家的猪因淋了大雨而生病了。岳飞知道了此事后,下令重重处罚那个士兵,虽然那家百姓再三帮士兵说情,但士兵最后还是挨了军棍。
岳飞不光严格地要求士兵,对待自己的儿子岳云也不徇私情。
一次,部队操练,正逢岳云身体不适,点名点到第三次时,岳云才赶到。岳飞见状大怒,立即下令把岳云拉下去斩首,并说:“作为一名将领,时时处处都该是士兵的榜样。平时操练不能做到动作迅速,准备齐全,临阵又如何能取胜于敌人?”岳云也知道自己错了,愿受处罚。看在将领们苦苦求情的分上,岳飞才下令打了岳云100军棍。
老百姓非常热爱这支纪律严明的“岳家军”。而金兵听到“岳家军”这个名字,就会吓得胆战心惊!
这时候宋高宗迁都临安(现浙江杭州市),与大臣们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宰相秦桧极力鼓吹投降议和,宋高宗也与秦桧一样,一心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保住有美女好酒相陪伴的生活,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沦陷之苦。岳飞因几次上书反对投降,并要求收复失地,还痛斥奸臣误国的罪行,而招致秦桧对他的怀恨。岳飞的主张也遭到投降派的反对。
后来,金朝统治者金兀术又带领人马向南宋发起进攻。高宗害怕帝位难保,才下令岳飞率部队去抵挡。“岳家军”声势浩大,在黄河一带痛击金兵。所到之处都有百姓支援响应,打得金兵节节败退。
金兀术不甘心失败,但又深知“岳家军”的厉害,为了挽回败局,他出动了主力部队,还把自己最厉害的王牌军也拉了出来。
面对如此多而又如此强大的金兵,岳飞没有畏惧。他认真仔细地研究敌情,察看阵势,沉着地迎接金兵的反扑,他要求战士们加倍小心,千万不可轻敌;又命岳云领兵闯入敌阵,扰乱敌人的布局。岳云年少气盛,全身披挂,手挥一对大铁锤,胯下一匹高头大马,领着一支骑兵大喝一声冲进敌阵,战士们也就如猛虎下山,大战金兵。金兀术一看情况不妙,忙命王牌军出阵。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全身铠甲的金兵从左到右两边潮水般地涌向“岳家军”。正当此时,只听得一声炮响,岳飞沉着地指挥步兵骑兵一齐出击。刹那间,杀声震天,吼声如雷。步兵专砍敌军的马腿,骑兵专砍敌人的脑袋,马上马下配合紧密,只打得金兵人仰马翻,阵地上尸体横七竖八,金兵全线崩溃。金兀术吓得屁滚尿流,魂不附体,掉转马头就逃。
金兀术一退几十里,“岳家军”紧追不放。岳飞边追赶金贼,边再次上书高宗,请求命令各路宋军一齐出动,赶走金兵,收复全部失地。
金朝统治者要南宋的投降派秦桧拔掉岳飞这颗钉子。秦桧立即用皇帝的金牌,一道接一道,要岳飞退兵。还把其他宋军也撤离战场。
将领及老百姓们得此消息,又气愤又悲伤。岳飞痛心地说:“我们打了胜仗。收复了许多失地,原以为可以彻底消灭敌人,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可如今皇上接二连三地传来金牌,要我们退兵,只可叹已经收复的土地又要落入敌掌了。”
金牌还在急传,一共传了12道,硬把岳飞从前方招回京城。接着秦桧又造谣说岳飞的儿子岳云想造反,并把岳飞父子抓了起来,投进了监牢。
1141年,南宋王朝答应了金朝的要求,把北方的土地划给了金朝,并且每年向金朝进贡白银和细绢若干。
与此同时,秦桧下令杀害了岳飞和岳云。临刑前,岳飞撕破衣服,露出背上当年母亲刺的“精忠报国”4个字,叹道:“我岳飞才39岁,就没有报效祖国的机会了!”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保卫祖国、英勇抗敌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人民心中,人民永远怀念他!
相关参考
1、故事简介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典故之一,常用以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精忠报国是对岳飞的评价。2、岳飞简介岳飞(
精忠报国的故事:1、岳母刺字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
岳飞的故事 岳飞生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现整理岳飞生平最着名的5个经典历史故事: 一、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
精忠报国的出处:精忠报国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典故。它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精忠报国的故事:岳母刺字: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
“岳母刺字”是在民间流传已久,且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岳母刺字”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该书第22回,回目《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内容为,岳飞不受杨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
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久经磨难却更加繁荣昌盛,几千年下来,出现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有太多太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人们敬佩的,当是民族英雄,在这些民族英雄中,有个人的名字,叫做岳飞。岳飞从小习
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久经磨难却更加繁荣昌盛,几千年下来,出现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有太多太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人们敬佩的,当是民族英雄,在这些民族英雄中,有个人的名字,叫做岳飞。岳飞从小习
岳母刺字岳飞不受杨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后还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该书叙述岳母刺字时,先
在众多历史剧中,岳飞的题材常被搬上大萤幕!岳飞为南宋抗金名将,他的故事可说家喻户晓,尤其岳飞母亲在他背上刻了「精忠报国」四字,最为经典,岳飞忠君爱国的形象深植人心;很可惜,这样爱国的人,却在宋金议和过
在众多历史剧中,岳飞的题材常被搬上大萤幕!岳飞为南宋抗金名将,他的故事可说家喻户晓,尤其岳飞母亲在他背上刻了「精忠报国」四字,最为经典,岳飞忠君爱国的形象深植人心;很可惜,这样爱国的人,却在宋金议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