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是怎样进行社交活动的 景颇族习俗
Posted 景颇族
篇首语: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颇族是怎样进行社交活动的 景颇族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颇族是怎样进行社交活动的 景颇族习俗
到了景颇族地区,应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骑马入村过寨,到了景颇族山寨外,要下马步行。进入景颇族山寨,切记不能为了表示你的友好而去摸景颇族人的头,也不能从后面拍景颇族人的肩膀。
摸头这种行为被景颇族认为是欺人的行为。景颇族朴实好客,嚼烟丝和饮酒是景颇族向客人表示友好、尊重与礼貌的方式。到景颇族人家做客,或路遇景颇族,他们常常从随身的筒帕(挎包)中掏出小酒筒和烟盒、烟包递给客人。客人若不抽烟、喝酒,应非常有礼貌地加以谢绝。进入景颇族人家,要在主人指定的位置就坐,不得久立不坐,不得东张西望,更不能到处乱闯。主人家的卧室是不准外进入的。客人就坐后不能跷二郎腿,妇女不能托着下巴而坐,因托下巴坐是表示哀悼。屋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坐主人的座位“恩通”。主人递来的烟酒,客人必须用双手去接。熟人间相互敬酒,不是接过酒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主人认为这是互相尊重之意。几个人一同到景颇族人家,主人一般不亲自一一敬酒,而是把酒筒交给看上去年纪大点的人。如果把酒筒交给了你,说明把心都交给你了,意思要你代表他的心意,给大家敬酒。喝酒应用筒盖,不能就酒筒直接喝。大家共喝一杯酒时,先要让给老人喝。每个人喝一口后都要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然后再传给别人。主要家杀鸡招待客人时,客人不能去夹鸡头、鸡脚吃。
按景颇族习惯,鸡头要用来敬给老人或年老者,鸡脚则属于小孩。为了对客人表示尊敬,主人常常把鸡头夹给客人,这时客人应非常有礼貌地把鸡头转奉给在座的老人或年纪最长者。景颇族喜欢从山上采些阔叶回来当碗碟,但在饮食中,叶子千万不能倒着用,否则将被当做分人遭怒视。在景颇族人家,不能随便敲响碗筷,吃饭喝水不能发出响声。当你要离开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告辞。如果你不说一声就离开,人家会说你无道德、缺教养。
景颇族的婚礼极富民族特色,但参加景颇族的婚礼,必须入乡随俗,像当地每一位景颇族一样,带点钱物送给主人家,以表示祝贺。在征得主人家的同意后,外人也可以参加景颇族的葬礼,从礼节上说,也应送点钱物给主人家。
相关参考
为了能参加盛大的《木脑纵歌》集会,不少人在活动的前一两天就踏上赶赴会场的路程。正月十五日清晨,来自各方的人们身着盛装陆续集中到集会广场,等待着活动的开始。届时,在盛会中参加礼仪的姑娘们,各个头戴红穗筒
景颇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和祖先。他们认为日、月、鸟、兽、石、树都有灵魂,可以是人的吉凶祸福。每逢遇到播种、收割、疾病、婚丧、械斗等大事,都要请巫师,用杀猪、剽牛、宰鸡以行祭祀。祭祀农业神
景颇妇女不厌其烦,常常是从天亮织到太阳落山。如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织锦工艺技术。景颇族织锦编织技术代代相传。自古以来,每个景颇族妇女都要学会纺线织布,姑娘从小就被要求掌握纺织编织技术,女孩一般七八岁起就
景颇族认为谷子是狗从天上带来的,所以忌吃狗肉。在景颇山寨,放枪放炮不能只放三响,因为放三响表示报丧。景颇族男人的长刀、火药枪、挎包和衣物,忌讳妇女触摸或从上面跨过。“目瑙”是景颇族传统盛大的节日,不分
老人去世,来送葬的人,男的扛着火药枪,走到死者寨子边先鸣一枪,到死者家门口又一个接一个地放一枪。女的用背箩背着米酒、大米及一只小鸡送给死者家。人死后,停尸在死者的房间。在堂屋里杀只小鸡,不拔毛就烧。到
老人去世,来送葬的人,男的扛着火药枪,走到死者寨子边先鸣一枪,到死者家门口又一个接一个地放一枪。女的用背箩背着米酒、大米及一只小鸡送给死者家。人死后,停尸在死者的房间。在堂屋里杀只小鸡,不拔毛就烧。到
在景颇山区,寨与寨之间显眼的山坡上,盖有较大的茅屋,即“公房”,是专供男女青年交往和谈情说爱的场所。在公房里,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边说笑边对唱,以歌唱的形式来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并可表达自己的倾慕之情和真
成年人死后,家属立即在家门前敲响鋩锣,并且鸣枪数响,向邻居近亲报丧,人们闻声立即前来帮助料理丧事。当晚,同寨或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要到死者家中参加“布滚戈”(一种祭祀性舞蹈),主人以水酒招待,这种舞要跳
景颇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汤碟”(即“标准靶”)、“刀术”和爬滑竿等。“汤碟”:汤碟”是景颇族成年男女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汤碟”的具体做法和打法是,把一根约10厘米粗,20多米长的竹子,削去多余
景颇族的住房用竹子、茅草建造。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猪、鸡。竹楼以屋脊为界隔成两半,一半是主人家居住和煮饭的地方。靠里面的一端为上方,由长辈住;靠外的一端为下方,由晚辈住。另一半用于招待客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