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巴尔干火药桶爆炸——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Posted 同盟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巴尔干火药桶爆炸——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巴尔干火药桶爆炸——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火药桶爆炸——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1年的摩洛哥危机和1911—1912年的意土战争之后,欧洲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了,新的危机终于又在巴尔干半岛发生。从1912年10月到1913年8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从而列强又向日益迫近的世界大战迈进了一步。
巴尔干半岛地处欧洲的东南端,扼地中海和黑海咽喉,是连结欧、亚、非三大洲的要冲。这种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成为20世纪各种矛盾的交汇点。帝国主义矛盾和民族矛盾在这里错综交织,达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
巴尔干半岛在历史上一直处在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下,到19世纪,巴尔干各国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到20世纪初,这个地区的大部分领土仍受土耳其控制。
在巴尔干各国的对外政策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各民族的利益,而是这个地区日益增长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侵略意图和欧洲列强的干涉,它们使巴尔干半岛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已经获得独立的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国的资产阶级政府,为了获得更大利润,急需向外扩张,夺取新的市场。它们乘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机,把矛头指向仍处在土耳其统治下的马其顿、色雷斯、爱琴海诸岛屿和阿尔巴尼亚。它们之间虽各有各的打算,但为了有效地同土耳其抗衡,开始谋求联合。这时已形成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对巴尔干半岛也各怀野心。同盟国集团特别是德国,为了确保自己在土耳其帝国的利益和影响,反对巴尔干国家的联合反土;协约国集团尤其是俄国,则主张调解巴尔干各国的分歧,使其结成同盟以对抗德奥。这样,巴尔干地区也同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焦点。
意土战争中土耳其的失败,增加了巴尔干各国反土的决心,于是它们开始迅速联合起来。首先是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两国在俄国的参与下于1912年3月签订了同盟条约;接着保加利亚同希腊又签订了同盟协定;塞尔维亚与门的内哥罗则达成了口头协议。这样,巴尔干同盟最终形成。巴尔干同盟以完全消灭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为主要目的,从而双方的关系极度紧张。
1912年10月8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土耳其宣战。到17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也向土宣战,18日希腊也加入了反土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由于巴尔干同盟有足够的战争准备,所以战争一开始就显出了明显优势,几个星期便打得土耳其战败求和。1912年12月26日,在列强的操纵下,双方开始了伦敦谈判。
希腊士兵在阿尔巴尼亚南方与土耳其军作战
谈判中不仅战争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而且巴尔干同盟内部以及它们与列强之间,也都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的领土归属上。
阿尔巴尼亚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巴尔干战争爆发后,阿尔巴尼亚的独立运动进一步发展。1912年11月,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并成立了以伊斯玛依尔·捷马利为首的第一个民族政府。但是根据巴尔干同盟的最初协定,准备由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和希腊瓜分阿尔巴尼亚。列强这时为了各自的利益也乘机插手。奥匈主张阿尔巴尼亚自治,其目的是阻止塞尔维亚拥有亚得里亚海出海口和门的内哥罗占有斯库台,以便由自己控制这一地区,抵制俄国势力的渗入。奥匈的立场得到了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而门、塞两国则有俄国和英国的声援。最后,各大国经过讨价还价作出决定,在土耳其享有宗主权的前提下让阿尔巴尼亚获得自治。这就迫使希、塞、门三国放弃已被它们占领的阿尔巴尼亚领土。这个决定满足了奥匈的愿望,却加深了巴尔干同盟各国之间的矛盾,使它们转而在马其顿领土的争夺上相持不下,从而使巴尔干地区战火又起。
伦敦谈判历时5个月,于1913年5月30日签订了和约。按照这个和约,土耳其丧失了除君士坦丁堡及附近一小块土地外的全部欧洲领土,归由巴尔干同盟各国所有。关于爱琴海诸岛的归属问题,交由列强决定。
然而,正当签署和约的各国履行批准手续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又爆发了。
相关参考
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其破坏力也是空前的。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不仅给交战方造成难以计数的人员伤亡、物力财力损失,也给战争波及地区的民众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导致
巴尔干战争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列强们在重新瓜分世界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主要表现为两次摩洛哥危机的发生。随着矛盾的发展,巴尔干成了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洲会合处,是各种势力斗
巴尔干“火药桶”再度升温——科索沃危机爆发被炸毁的大桥科索沃阿族人把祭奠亡者变为抗议活动1998年巴尔干“火药桶”再度升温,继波黑之后科索沃成为该地区的新热点。同巴尔干大多数纷争一样,科索沃问题的根源
巴尔干半岛对于很多人来讲的第一反应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人类文明的早期发源地,拥有着众多的美妙传说,如此圣地为什么会给后人留下一个奇怪的印象呢,又是为什么说柏林会议是巴
巴尔干半岛对于很多人来讲的第一反应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人类文明的早期发源地,拥有着众多的美妙传说,如此圣地为什么会给后人留下一个奇怪的印象呢,又是为什么说柏林会议是巴
历史百科 向世界发出最响亮的反战宣言——第二国际巴塞尔代表大会
向世界发出最响亮的反战宣言——第二国际巴塞尔代表大会第二国际哥本哈根代表大会闭幕两年后,国际局势更加紧张了。到了1912年10月,巴尔干火药桶爆炸,世界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社会党国际局鉴于形势的急迫
巴尔干半岛重燃战火——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结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伦敦条约》,不仅没有消除巴尔干各国之间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反而使这些矛盾更加激烈和复杂化。保加利亚认为,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它出力最大
世界近代史··巴尔干战争①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10月,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国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开始。以保军为主力的同盟军在人数、装备
历史百科 1912年10月9日-1913年5月30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10月9日-1913年5月30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10月9日-1913年5月30日巴尔干同盟(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战争。1912年10月9日因土耳其
1913年6月29日-8月10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巴尔干同盟内部由于分赃不均,各国统治集团向外扩张的野心迅速膨胀。1913年6月29日,在德、奥的挑拨和支持下,保加利亚向希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