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护法军后院起火——孙中山避难永丰舰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护法军后院起火——孙中山避难永丰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护法军后院起火——孙中山避难永丰舰
护法军后院起火——孙中山避难永丰舰
孙中山
1922年5月,广州烈日如焰。孙中山正指挥第二次北上护法战争,护法军直驱江西。在这关键时刻,军阀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不得不避登于军舰之上,第二次护法战争又告失败。
早在1922年3月,正当孙中山在广西桂林准备北伐之际,陈炯明就同吴佩孚加紧勾结,多方破坏,指使湖南督军赵恒惕拒绝让护法军过境。3月21日傍晚,陈炯明指使手下一营长买通奸细,在广九车站杀害了孙中山的得力干将邓仲元。蒋介石断定陈炯明必定反叛,力劝孙中山先讨陈,后北伐。
孙中山未听蒋介石之劝,坚持发兵北上。但陈炯明不拨给军队一粒米粮。孙中山迫于无奈,在1922年4月21日免去陈炯明总务长、粤军总司令及广东省长三职,粤军改由大本营直辖,但仍任命陈炯明为陆军总长。
陈炯明在被解职的当天即回老家惠州,蓄谋叛乱。蒋介石、胡汉民和黄大伟等人均力主先清内患,再图北伐,但孙中山仍一心只顾北上护法。4月22日晚,蒋介石面呈孙中山,建议攻取惠州、石龙,捣掉陈炯明老巢,消除北伐后顾之忧,孙中山拒不采纳,对行将发生的叛乱估计不足。23日,孙中山与蒋介石一同回广州,想争取陈炯明参加北伐,并派人劝陈炯明返回广州,但被陈拒绝。
1922年5月8日,孙中山在护法军集结地韶关发布进军令,6月初护法军进入江西。这时,陈炯明的部将叶举率50多营的兵力窜入广州,横行无忌。5月25日和6月1日,蒋介石又向胡汉民、廖仲恺、许崇智等分别致电写信,力主伐陈,但孙中山仍继续发兵北上,仅留胡汉民守大本营。6月1日,孙中山带着几名卫士回到广州。车到广州后,不少人给孙中山报信,提醒他要防陈炯明暗算,他却径直回到总统府。2日,孙中山回到其住所越秀楼时,方知时局危急,急电正在浙江溪口的蒋介石:“即来助我。”
以后几日,不断有报告说陈炯明即将发动叛乱,并将于15日凌晨1时攻打总统府。但孙中山一直未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仍留在总统府。果然,陈炯明如期发动了反革命叛乱。15日凌晨1时整,总统府里已能听到远处军队的喧闹声。陆云志等3人强行让孙中山化装成一名医生,戴上墨镜,离开了越秀楼。随即登上海防司令陈策所率的宝璧舰。登舰后,海军司令温树德谒见孙中山,诡称宝璧舰实力不厚,把孙中山接到了永翔舰。
16日清晨,海防司令陈策、永丰舰舰长冯肇宪等聚集于永丰舰,商议当前兵情,都认为孙中山留在永翔舰不安全,怀疑温树德接孙中山去别有用心。他们设法将孙中山接到了永丰舰上。从6月16日上永丰舰,到8月9日离舰经香港去上海这55个日夜,孙中山一直驻在永丰舰上,指挥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到8月初,平叛未果,护法失利,孙中山开始了新的探索。
相关参考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登上“永丰”舰后,戴季陶见此危险时刻,正是提携蒋介石的千载良机,于是他急电上海要蒋介石马上前来“永丰”舰。正因为有戴季陶关键时刻的一封电报,才让当时正沉溺在风花雪月中的蒋介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登上“永丰”舰后,戴季陶见此危险时刻,正是提携蒋介石的千载良机,于是他急电上海要蒋介石马上前来“永丰”舰。正因为有戴季陶关键时刻的一封电报,才让当时正沉溺在风花雪月中的蒋介
核心提示:杨贵说,“中弹的三八九军舰赶跑越舰后向北驶去,水已浸到甲板,大火在甲板上燃烧。我们冒着军舰爆炸的危险,用玻璃钢船将军舰上的十多名战士救了下来。”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郑小红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登上「永丰」舰后,见此危险时刻,正是提携的千载良机,于是他急电上海要马上前来「永丰」舰。正因为有关键时刻的一封电报,才让当时正沉溺在风花雪月中的蒋介石急流勇退。他火速来
为护法筹款:举步维艰的南下护法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掌握军政的段祺瑞不肯恢复国会却另行召集临时参议院试图毁法弄权。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以护法号召天下,主张“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之本”。次年7月
为护法筹款:举步维艰的南下护法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掌握军政的段祺瑞不肯恢复国会却另行召集临时参议院试图毁法弄权。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以护法号召天下,主张“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之本”。次年7月
孙中山虽然发动并领导了护法运动,但事实是,他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无高度认同。当然,护法运动大大提高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影响力,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其影响力背后的虚实。所以,这里就
孙中山在讨袁护法的时分就一向很丢失,二次革新后他在日本搞了一个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后来成了一个小圈子,所有人都要按手印向孙中山发誓,以表明自己效忠。国民党的大多数人都不干,一些有实力的大佬都纷繁反对
护法战争(拼音:hùfǎzhànzhēng),中华民国时期,孙中山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统治而发动的战争。1917~1922年先后进行两次。张勋复辟 第一次护法战争1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护法战争孙中山为维护《临时约法》和旧国会而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把持中央政权。他对外卖国,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拒绝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