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华沙十月不平静——波兰十月事件
Posted 华
篇首语: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华沙十月不平静——波兰十月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华沙十月不平静——波兰十月事件
华沙十月不平静——波兰十月事件
1956年波兹南事件以后,波兰党于7月18日召开第七次中央全会,对波兹南事件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会议认为,波兹南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上的疏忽,同时指出,在党的工作中严重存在着“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堕落和党内缺乏民主”。因此全会决定从实行经济合理化、政治民主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着手,以缓和矛盾,消除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之后,围绕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党内斗争相当激烈,广大群众对政局发展也非常关切,对如何结合波兰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讨论和辩论,许多人并要求彻底改组领导班子。当时波兰人认为,哥穆尔卡是一位个人迷信的受害者,是具有丰富政治经验和思想原则性、勇于解决困难问题、能够与工人阶级和社会找到共同语言的活动家,应当恢复他在党内应有的地位。当时波兰党第一书记奥哈布同意把职务让给哥穆尔卡。
坦克在波兹南街道巡逻
10月13—15日,波兰党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关于召开八中全会的问题。此时哥穆尔卡还不是政治局委员,但出席了政治局会议。党内一些人眼看着自己地位不稳,便急电向苏联求援。苏共领导人对波兰形势的发展深感不安,于是就邀请波兰党领导到莫斯科进行磋商。波兰政治局成员觉察苏联怀有企图,因而借故婉言谢绝。10月18日,赫鲁晓夫便亲自率领代表团前往华沙,要求举行两党会谈,力图干预波党的内部事务。同时,苏联当局调动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造成对华沙的包围之势。19日波兰党八中全会开幕,首先增选了哥穆尔卡、斯彼哈尔斯基、克利什科和索文斯基4人为中央委员,然后决定让哥穆尔卡以第一书记候选人的资格,参加波党政治局代表团同苏共代表团会谈。在会谈过程中,气氛一开始就很紧张,双方唇枪舌剑,展开了面对面的交锋。为此,波兰人民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支持党中央和哥穆尔卡,反对苏联的干涉和军事威胁。面对波兰这一形势,苏联代表团别无选择,表示不干预波党政治局的改组,保证命令他们的部队返回基地。波兰领导人则向苏联解释,民主化只是一种革新,而不是破坏华沙条约,并强调波苏友好是波兰对外政策的基础。会谈从19日上午一直进行到20日清晨,勉强达成一个公报。会谈结束后,苏共代表团离开华沙回国。20日,波兰党八中全会继续进行,按照党内多数人的意愿,选出了以哥穆尔卡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并总结了波兹南事件的教训,强调建立波兰型的社会主义模式:主张实行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的体制;主张利用价值规律,使用经济杠杆来组织、促进生产;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慎重的方针;主张暂时取消重工业的优先地位,多抓农业;在反对官僚主义方面,大幅度精简党和政府的人员;强调兄弟党关系的独立自主、团结、平等的原则;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和加强党的建设。
11月18日,波兰领导人同苏联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苏联领导人决定赞同波兰党的新政策。
相关参考
1968年3月8日华沙“三月事件”1968年1月,华沙民族剧院重新上演19世纪,伟大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剧《先人祭》。诗剧反映了波兰人民对沙皇残暴统治的反抗,表达了波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先人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11月,俄历是十月,故名十月革命。所以俄国十月革命不算。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19
1944年8月华沙起义1944年1月,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国家军开始实行“风暴”计划,破坏和牵制德军活动,以配合苏军西进。7月中旬,国家军总司令部决定在华沙城内采取行动,目的是在苏军解放华沙前建立政权,
1931年10月日本1931年十月事件指1931年10月樱会首脑策划的武装未遂政变事件。“三月事件”被平息后,以桥本欣五郎等樱会陆军军官和大川周明、西田税等为首的民间右翼首领,为配合“九·一八事变”,
苦难民族的抗争——波兰华沙起义1944年8月,波兰华沙举行了起义。波兰是德国在欧洲发动侵略战争受害最早的国家,但波兰人民从未屈服。1942年,波兰工人党建立后,立即建立人民近卫军。1943年,人民近卫
1944年8月1日-10月2日波兰华沙地下军大起义1944年7月底,苏军向华沙方向挺进。这时,受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控制的地下军决定在华沙发动总起义。地下军总司令博尔将军手下大约有4万人,储备了够打7至
1943年4月19日-5月16日波兰华沙犹太人起义德国法西斯征服波兰后,于1940年秋将40万犹太人赶到华沙一个只有2英里半长,一英里宽的隔离区内。1942年7月起德国党卫队开始所谓“重新安置”行动,
一场发人深思的悲剧——匈牙利十月事件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取得领导权,开始调整苏联的国内外政策。在苏联的影响下,匈牙利总理纳吉也对匈牙利的内外方针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却与第一书记拉科西发生严重冲突,结果纳
前539年——波斯帝国皇帝居鲁士攻占巴比伦1492年——西班牙独立。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810年——首届慕尼黑啤酒节举行,以庆祝巴伐利亚王子路德维希一世的婚礼。1822年——葡萄牙驻巴
从唇枪舌剑到真枪实弹——莫斯科十月事件自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以来,俄政府和议会之间在国家体制、权力分配和经济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叶利钦主张,俄罗斯应当实行总统制,即总统拥有决定国家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