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揭示现代经济运动的奥秘——霍布森《帝国主义》一书出版

Posted 霍布森

篇首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揭示现代经济运动的奥秘——霍布森《帝国主义》一书出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揭示现代经济运动的奥秘——霍布森《帝国主义》一书出版

揭示现代经济运动的奥秘——霍布森《帝国主义》一书出版

1902年《帝国主义》一书出版。由于该书对帝国主义作了透彻、精辟的论述,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作者霍布森声誉大噪,成了世界名人。

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是英国经济学家、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于1858年出生于环境幽美的英格兰杜贝,童年聪明好学,中学毕业后进入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林肯学院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880—1887年从事教育工作,1887—1897年任牛津大学公开讲演讲师团和伦敦大学教育公开讲授协会讲师,致力于工人教育,教授英文及经济学。1899年任《曼彻斯特卫报》南非特派员,并就经济学及社会问题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专论。后专门从事著述,直至1940年逝世。

霍布森在大学时代,曾受社会改良主义者阿诺德·托因比和约翰·罗斯金的影响。托因比是英国经济学家,对产业革命史的研究有杰出贡献,他对英国经济史的研究和改善工人待遇的主张,在霍布森后来的著作中都可找到明显的痕迹。罗斯金是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对李嘉图派经济学有反感,霍布森曾写长篇传记介绍过他。霍布森后来成为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改良主义者,走的就是这两位先驱者的道路。

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在英布战争以前,霍布森的观点与当时的工人团体“费边社”、特别是与它的主要代表人物韦伯夫妇的看法很相近。但在英布战争以后,当韦伯等人表示支持帝国主义侵略时,霍布森就和他们分道扬镳,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转而对“费边社”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经济学方面,霍布森受英国庸俗经济学的影响很深,他的初期著作遵循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思想,后来又吸收阿尔弗雷特·马歇尔的观点。但是由于霍布森对资本主义社会持小资产阶级的批评态度,因此他的理论是作为英国传统经济学的异端出现的,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他晚年所写的一本著作就定名为《一个经济学异端的自供》。为此,霍布森曾遭某些所谓正统的资产阶级学者的反对,被排挤出大学讲坛。霍布森有时也引用马克思的话,但他并不了解马克思的学说。

霍布森一生留下的著作很多,1902年发表的《帝国主义》一书是他的经典力作。他对帝国主义的基本政治特点作了精辟的概括。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大国所推行的扩张政策,指出新老帝国主义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它已经不是一个日益强盛的帝国力图称霸,而是几个帝国主义为力图在政治上扩张和获得商业利益的欲望所驱使而互相竞争;第二,金融利益或属于投资的利益统治着商业的利益。对于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对外掠夺性,霍布森给予很大注意,为人们认识帝国主义提供了启发性的分析。

霍布森在提出帝国主义理论的同时,还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他认为,由于生产力和资本的增长超过了消费的增长,国内缺乏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因而帝国主义者便要从国外寻找出路。所以只要改变分配方法,提高贫困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帝国主义不是不可避免的。

霍布森的《帝国主义》一书提出了帝国主义形成的理论,为后来列宁完整、系统、科学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形成准备了条件。工资和津贴。教会不许干预政治,教会只能管理宗教组织,学校只许在课外时间上宗教课,并宣布教会财产在清查造册后转归教徒,国家不再监督教会,教会占用的公共建筑一律归还国家。法令在实施中遭到了教会的强烈抵制,教皇唆使教徒起来公开反对,有的教徒在神甫的带领下,抵制对教会财产的清查,有的还捉来野熊放在教堂前,迫使警察离开教堂。但这一法令得到了法国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接受。它打击了教权势力,使天主教和国家机构分离,实行了教育的世俗化,这对提高民族文化水平起了巨大的作用。

霍布森

相关参考

《第二性》与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

在美国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许多书籍得以问世。《女性的奥秘》(TheFeminineMystique)、《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还有《性的辩证法》(TheDialecticof

辛亥革命中机会主义盛行

康有为、梁启超和光绪皇帝的画像。作者:雪珥对于中国现代化转型,辛亥革命中所带来的一个无法忽视的负资产,就是机会主义的盛行,这加剧了中国社会的霍布斯式“丛林状态”,拉高了建立社会公信和民族共识的成本。为

历史百科 现代货币主义

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西方经济学流派。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西方各国的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日益频繁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大生产运动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大生产运动由于日军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所造成的物质上的极端困难,只有克服这个困难,才能坚持抗战积蓄力量,准备反攻。于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在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五卅运动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顾正红,打伤多人,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事件发生后,上海人民纷纷起来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彭湃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彭湃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广东海丰人。1917年初,东渡日本求学,1921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回国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开始深入农村,从事农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抗美援朝运动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抗美援朝运动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运动。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着又把第七舰队派往中国台湾。9月15日,美国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之一。中国共产党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重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采取利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共同影响下爆发的运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政治原因:①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紧。②军阀统治下过于河岸,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来推翻军阀统治。(2)经济原因:一

世界历史 1960年拉美游击中心运动

1960年拉美游击中心运动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1960年古巴领导人总结其革命成功的经验是“游击中心主义”。同年格瓦拉在《游击战》一书中又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突出倡导农村游击中心主义,认为游击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