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全面正常化
Posted 结
篇首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全面正常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全面正常化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全面正常化
1989年5月中旬,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并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了首脑会晤。这是两国最高领导人最近30年来的首次会晤,它不仅关系到中苏两国关系的现在和未来,也将影响亚太地区和世界局势。
也许是一个历史的巧合。从1949年10月中苏两国建交到这次两国举行最高级会晤,正好是40年。其间,两国领导人进行了3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最高级会晤:如果说1949年毛泽东与斯大林会晤导致了中苏结盟,1959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会晤导致了中苏关系恶化,那么这一次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会晤将导致中苏关系在一个新的基础上的全面正常化。
中苏两国山水毗连,有着全世界最长的陆地国界。自新中国成立近40年来,这两个社会主义邻国之间曾经经历过密切友好的岁月,但也风风雨雨,几度风波。50年代最初一段时期,中苏两国、两党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文化等领域彼此合作,关系密切友好;加上1950年初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还一度结成盟国。50年代中期起,中苏两党在有关马列主义的一些理论原则问题上和对当代世界形势的看法上出现意见分歧。这本是正常的,遗憾的是,当时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某些苏联领导人把两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中。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下令全部撤走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撕毁与中国的几百项合同,并开始在中苏边境挑起纠纷。勃列日涅夫在苏当政时期,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一时期,苏联在中苏边境和蒙古大规模部署兵力,从北面对中国重兵压境;在南面,则支持越南侵柬反华。
中国一向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和发展同一切国家,包括与苏联的关系。1979年4月,中国宣布,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时不再延长;同时向苏方建议就两国关系举行副外长级特使谈判。这一谈判于同年9月开始,但未取得结果。经两国协商,1982年10月起又轮流在北京和莫斯科举行中苏副外长磋商,到1988年夏季共举行了12轮。
1985年10月,邓小平通过内部渠道传口信给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表示:如果中苏双方能达成谅解,促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他愿意同戈尔巴乔夫举行中苏高级会晤。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表示苏联愿意“在任何级别上”同中国讨论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问题。1987年9月,戈尔巴乔夫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发表讲话,重申上述立场,并表示苏愿意“立即着手准备”中苏高级会晤。
1988年12月,中国外长钱其琛应邀访问苏联,正式就中苏高级会晤作准备。戈尔巴乔夫会见钱其琛时表示,苏联愿意在和平共处等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立新型关系。双方认为在1989年上半年举行中苏最高级会晤是可能的。1989年2月,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应邀访华。两国外长就中苏高级会晤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正式邀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于5月中旬访问中国。
5月15—18日,戈尔巴乔夫率领苏联代表团访问中国。5月16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戈尔巴乔夫并举行了会谈。邓小平在会谈时说,“我们这次会见的目的是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因此必须讲清历史帐,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历史上沙俄以及在一定时期一定问题上也包括苏联曾严重侵害中国的利益。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土地超过150万平方公里。十月革命后也还有侵害中国的事情,例如1929年苏联从中国占去黑瞎子岛,更严重的是《雅尔塔协定》划分势力范围,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另一个是近30年特别是从60年代起,苏联在整个中苏、中蒙边界上陈兵百万,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邓小平指出,“从60年代中期起,我们的关系恶化了,基本上隔断了。这不是指意识形态争论的那些问题……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中国人感到受屈辱”。最后,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正式宣布,中苏关系正常化。
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来访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中苏首脑会晤全面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是一次历史性的对话,对中苏两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维护亚洲以及世界安全与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参考
一、勿忘历史珍惜今天开创未来70周年抗战纪念日,阅兵式,观后感9.3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这是对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的纪念;这是中国
应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的邀请,中国外长钱其琛于1988年12月1日至3日对苏联进行了访问。这是1957年以来中国外长第一次正式访问苏联。两国外长就广泛的问题,特别是柬埔寨问题和中苏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了
中苏关系友好时期(1949年—1959年)是同志加兄弟的双边关系过程,是中苏关系比较好的一段时期。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得到了来自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宝贵的援助。中苏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也有互相帮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1984》中的极权国家通过改写历史控制国民的心智,这一情节夸张地体现了历史塑造政治认同的作用。古往今来,各派政治力量争夺历史话语权的
整理、编译:宋舒杨《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1984》中的极权国家通过改写历史控制国民的心智,这一情节夸张地体现了历
1.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神马意思历史形成现实,现实形成未来.现实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过去的历史不能改变,但未来的历史可能改变,因为现实可以改变.过
高三历史求助(中俄关系)一、中国古代史:①宋元:元朝时,俄罗期是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所属的莫斯科大公国。②明清:明末清初,俄国趁清军入关,中国东北边界空虚,乘机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并对是中国提出的
世界记忆名录不仅要有《安妮日记》记录的纳粹暴行,也必须有日军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罪行的铁证。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挑战历史就会挑战未来日本对中国正义之举的反扑仍在继续。“在需要努力改善日中两国关系的特
中苏关系决裂后金日成暗中支持中国的原因 北纬38度线,一条横穿朝鲜半岛中部的极为普通的纬线,将朝鲜半岛和朝鲜民族一分为二已有60余年。近日,随着朝鲜核试验和朝鲜发射导弹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
满意的爱情并不多,需要种种机遇。不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梦想,说它本没有。人若无梦,夜的眼睛就要瞎了。说“没有爱情”,是因为必求其现实,而不大看重爱情更是需要信奉的。不单爱情如此,一切需要信奉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