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温室效应拉响地球变暖的警报

Posted 温室效应

篇首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温室效应拉响地球变暖的警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温室效应拉响地球变暖的警报

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温室效应拉响地球变暖的警报

30年代就闹过地球变暖的恐慌。科学家把气温持续多年上升归因于人工二氧化碳释放过多,并预言地球将继续变暖。不料,从40年代到70年代,地球忽而又变冷了,全球气温一降再降,终于在1976—1977年冬天降到了最低点。于是环境学家宣布:冰期来临了。然而,令科学家尴尬的是,地球忽而又暖了起来。整个80年代是一年暖似一年,那些曾大叫过“冰期来临”的人们又惊呼起“地球变暖”的威胁来。

经过50年的不断警告以后,1987年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家终于接受了“温室效应”这一观点。这一年7月,人们开始严肃提出关于确保地球生态平衡的问题。大约33个国家派出代表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讨论“臭氧洞”影响的会议。会议制订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这33个国家以及其他37个国家一致同意限制氯氟烃的使用。

所谓“温室效应”,可以简单归纳如下:地球既是一个吸热体,又是一个散热体。它一方面吸收太阳的短波热辐射使地表变暖,另一方面又放射出长波热辐射散热。多少年来,地球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冷冷暖暖的变化,但气温仍基本保持稳定,靠的就是这一平衡。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及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臭氧及氯氟烃等)不断增加,浓度越来越高。这些气体具有保温作用,它们挡不住太阳的短波辐射,却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热辐射,并将其反射回地面,这就像给地球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破坏了地球吸热散热的平衡,就会导致气候变暖。科学家把这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这辆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的汽车,排出的废气不含硫和二氧化碳

科学家经过大量观测,认为温室效应增强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还认识到,几种主要温室气体所起的温室效应增强的作用分别为:二氧化碳55%,氯氟烃24%,甲烷15%,氧化亚氮6%。他们还得出结论说,过去100年来地球表面温度已上升0.3—0.6℃。近几年来,若干发达国家的气象科学家根据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加大,按气候模型计算后认为: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维持现状,那么到2025年,地球平均温度将升高1℃;到下世纪末可能升高3℃,从而可能导致生物物种的进一步减少,并且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0厘米至100厘米左右,对世界沿海城市及数十个小岛国构成严重威胁。

温室效应的最大元凶是二氧化碳。据分析,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达到每年55亿吨,是100多年前的50倍。美国夏威夷和南极监测站的数据表明,从1860年到1986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增加了26%,而且还以更高的速度增加着。若不采取措施,到2025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再翻一番,达到每年110亿吨。

自从20世纪30年代起,—种新的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被人类发现了,这就是氯氟烃。氯氟烃是一种既无毒又惰性,不易于与其他物品化合的化学药品,是极好的冰箱冷冻剂、喷雾器推进剂,而且还适合于制造发泡剂、洗净剂。现在全世界的年产量已经达到100万吨。但氯氟烃却是臭氧层的天敌,到达平流层,促进臭氧分散。臭氧层的破坏,直接影响生态系统和加剧气候变暖。许多国家经过谈判,于1985年3月达成了一般性的《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继而又经谈判于1987年7月制订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在1999年世界范围内削减50%的氯氟烃。1991年6月又在伦敦召开了拯救臭氧层国际大会。与会各国都表示要尽量减少或逐步停止使用氯氟烃。

气候变暖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注意。1989年1月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一改每年一度的评选“风云人物”的传统做法,出人意料地评选处于“危险中的地球”为1988年的“风云行星”。它指出,“温室效应正拉响地球气候变化的警报”。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主题就是“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6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以《总结报告》方式指出,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对付气候变化。首先二氧化碳的排放应削减60%;此外,甲烷应削减15—20%,氯氟烃应削减70—80%。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期间,15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标志着人类在控制全球变暖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相关参考

知识百科 全球变暖为什么是二氧化碳的错?

全球变暖为什么是二氧化碳的错?解答专家 彼得·坦斯(PieterTans)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虽然二氧化碳只占大气组成成分的一小部分,但它却是大气中为数不多的可以捕获地

知识百科 温室效应也是“双刃剑”

温室效应也是“双刃剑”“如果地球温度再上升4℃,世界上所有的冰山都会融化。”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在2003年11月27日说,“许多岛屿将被淹没,淡水将更加匮乏。”是的,到2100年,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

霍金5个预言,霍金的五大预言分别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霍金的五大预言分别是什么时候提出的霍金在2010年接受美国著名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Think访谈时,提出了人类五大预言:1、2032年地球进入冰河时代,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问题早已世人皆知了

知识百科 什么是“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阳光可以照射进来,热量却不能够散发出去,地球因此变成了一个大暖房,这种现象就是“温室效应”。随着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据

知识百科 现实版《后天》?别怕

现实版《后天》?别怕美国灾难大片《后天》,为我们惊心动魄地演绎了地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巨变和由此引发的大灾难。许多人因此对人类真正的后天感到恐惧。恐怖的《后天》与2100年噩梦某国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

关于世界环境污染的资料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二、我国环境状况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

历史秘闻 全球变暖惹的祸:被埋50年冷战核基地重见天日

科学前沿观天下笃学明理洞寰宇「”冰虫计划(ProjectIceworm)”,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项计划。1960年,美国人在丹麦格陵兰岛建立了一座核导弹发射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在当时

历史秘闻 为什么今年的气候与每年比这么反常

近些年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全球地震也不知道为什么特别频繁,特别强。----------------------------------------------------------------

地球气候历史

一、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就我国而言,竺可桢教授经研究认为,我国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可以分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其特点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1、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3,0

历史秘闻 地球气候历史

一、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就我国而言,竺可桢教授经研究认为,我国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可以分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其特点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1、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