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锐不可挡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Posted 战役

篇首语:我活着是为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锐不可挡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锐不可挡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锐不可挡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在1946年7月到1948年6月的两年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64万人,在战斗中壮大了自己,组成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且加强了打阵地战的能力。这时候,解放区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并在解放区内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和军队的壮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京城

淮海战场一角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敌人154万余人。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到来。

三大战役首先在东北打响。东北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制定的作战方针,从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进行了辽沈战役。这个战役的关键一仗是攻克锦州。锦州攻下,对盘踞东北的敌军就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经过浴血奋战,我军作战意图得以实现。锦州攻下之后,先后解放了长春(曾泽生率部起义、郑洞国被迫投降)、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整个东北。辽沈战役后,中国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对敌人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时敌人兵力已降到290万人左右,而我军则增加到300余万人。这个重大变化,是中国革命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毛泽东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发动了淮海战役。这是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经过碾庄、陈官庄、双堆集等大规模战役和解放徐州等战略要地,淮海战役至此胜利结束。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军队遭到致命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也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当淮海大战正在进行之际,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联合进行了平津战役。这次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历时两个月。在战役开始之时,我军采用“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把敌人分割包围在天津、北平、新保安、张家口等几个孤立据点里。当时机成熟后,平津前线我军按照“先打两头,再取中间”的次序,先后攻克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及塘沽,并将百万大军集结于北平地区,对北平傅作义部队形成了严密的包围圈。傅作义接受了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款,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使东北、华北两大解放区联成一片。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全国的军事、政治形势彻底改观,全国胜利解放的时刻已经指日可待。

相关参考

三大战役指历史意义分别是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有什么意义

辽沈战役的意义在于: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1、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

共产党史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简称。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三次战略决战。经过两年多的作战,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发生变化,我军增至280多万

粟裕策划的淮海战役如何变成毛泽东戏称的“夹生饭”

粟裕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鬼说天下,原题:粟裕大将最初设想的“淮海战役”为什么不是“夹生饭”?>与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相比,淮海战役被认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是比较特殊的战略决战。根据

共产党史 三大战役

从1948年9月12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连续4个多月中先后发动三次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部队基本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在毛泽东和中共

中国革命战争 平津战役

   大决战之三平津战役   1948年l1月初,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战役歼灭东北国民党军之后,又在华东徐(州)蚌(埠)地区发起了淮海战役,国民

西柏坡历史意义

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二、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解放战争蒋介石为何会败

原标题:解放战争蒋介石为何会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革命军的战略性决战。当时国民党军队365万,相对共产党的280万,多出80多万人。“不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战役共: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五十三个师,七十余万人。国:国民党军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集团总兵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