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Posted 舰队

篇首语: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1950年6月27日,即朝鲜战争爆发后第三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下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两天后,美军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进入中国台湾海峡,开始游弋巡逻。

侵略者的野心昭然若揭。美国长期以来就窥视中国宝岛台湾,此时乘朝鲜战争之机实行武装侵占。杜鲁门在6月27日声明中借口说:“共产党的军队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到太平洋区域的安全,并威胁到在该区域执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军队,因之,本人已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任何人对台湾的任何攻击。”实质上,他要武力占领台湾地区,使其变为美国的保护地;要分裂中国,从东面威胁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变台湾为美国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和远东的霸权。他不顾历史事实和无视国际条约的尊严,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说”,说什么“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杜鲁门并以此理论作为其出兵台湾的法理基础。

从此,美国开始长期武装入侵台湾,武力阻挠中国的统一。1950年7月,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到台湾与蒋介石会谈,商定国民党政府的陆海盟军归麦克阿瑟统一指挥,美远东军总部供给军需,美政府增派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1951年3月13日,美国防部宣布美国协防台湾的责任由李奇微的驻日远东统帅部转移到檀香山太平洋舰队总部,并以指挥权调整的名义把协防台湾的政策从临时变为无限。1954年12月,美蒋缔结“共同防御条约”,企图将美国武装侵占台湾合法化。

美军进驻台湾给蒋介石带来了“一线转机”,台湾内部形势开始由混乱转为稳定。随之而来的滚滚美援,又给台湾注入了新的活力,台湾当局借此渡过了难关。但是,此时的台湾当局也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说”,坚持“一个中国”的主张。

美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

中国为实现自己完整领土和主权统一,在台湾问题上同美国开始了长期的斗争。杜鲁门发表声明的第二天,中国外长周恩来就发表了驳斥杜鲁门声明的声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庄严宣布:“不管美帝国主义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11月,中国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强烈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有力地批驳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特别是“台湾地位的确定须待对日和约签订”的谬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3国开罗宣言就确定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杜鲁门于1950年1月5日,也承认中国对该岛有行使主权的权利。因此,伍修权痛斥“台湾地位未定说”是“同历史开玩笑,同现实开玩笑,同人类的常识开玩笑,同国际协定开玩笑,同联合国宪章开玩笑,是杜鲁门总统同杜鲁门总统自己开玩笑”。直至1979年中美建交,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才失效,美国才撤出驻台残余军事人员。

蒋介石迎接麦克阿瑟

相关参考

朝鲜战争中美国第七舰队为何开进台湾海峡

本文摘自《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之蓝色战略》,王伟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1朝鲜战争虽然爆发于陆上,但背后的大国决策却和海洋息息相关。譬如,美国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反应为什么是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

历史人物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_“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的是什么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的是什么事?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

历史人物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谁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介绍

要说司马懿还不是司马家最厉害的角色,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要比司马懿狠,司马师敢废除皇帝重新立储,司马昭敢直接杀皇帝,野心都要比司马懿大的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这句话我们肯定都听过,那这句话到

为何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历司马昭为何不当皇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

为何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历司马昭为何不当皇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三国后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三国后期

中国历史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历史故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杀了曹爽,两年后他也病死了,由大儿子司马师继承了他的职位。司马师比司马懿更加专横,魏国进入了一个顺司马者昌,逆司马者亡的时期。曹芳很讨厌司马师的骄横,准备剥夺司马兄弟的兵权,

解析历史上司马昭之心为什么路人皆知?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

历史人物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为什么说路人皆知呢?(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