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苏俄波兰战争爆发——协约国对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
Posted 协约国
篇首语:时间铭记梦想的足迹,历史镌刻奋斗的功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苏俄波兰战争爆发——协约国对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苏俄波兰战争爆发——协约国对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
苏俄波兰战争爆发——协约国对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
苏俄红军骑兵部队行进在波兰前线
1920年4月,协约国支持波兰政府武装对苏俄进行第三次武装干涉,苏俄波兰战争爆发。
1919年春,美、英、法、意等国直接出兵,配合俄国内部的匪军,兵分六路,指向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企图一举消灭苏维埃政权。130万大军,几百万支步枪,数万挺重机枪,几千门大炮,伴着嚣张的气焰,直扑苏维埃俄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刚刚建立的苏俄红军,经过近3个月的浴血奋战,打垮了帝国主义的第一次武装干涉。
7月,协约国指使邓尼金向苏俄发动第二次进攻,以邓尼金的15万兵力为主,加上英美法及波兰、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兵力,即所谓“十四国进军”。美国提供10万支步枪,300万发子弹,20万发炮弹;英国提供25万支枪,200门大炮,30辆坦克,为邓尼金加油打气。10月,邓尼金匪军直取红军重要军需基地图拉,此地离莫斯科仅200公里。接着,邓尼金发布命令,全力进攻莫斯科。军情十万火急,斯大林受命亲往南方指挥作战。布琼尼的骑兵集团突插敌后,邓尼金匪军霎时间乱了方阵,红军迅速反攻。到1920年2月,战事稍稍平息。
协约国不甘失败,于1920年4月又帮助以毕苏茨基为首的波兰政府武装了74万军队,直扑苏俄,苏波战争终于爆发了。协约国的第三次武装干涉开始了。法国直接派出军队,投入大量武器弹药。美英也在物资、金钱上大力支持波兰政府。
1920年4月底,波军攻入乌克兰,5月初攻下基辅。6月初,波军进攻莫斯科。苏俄红军向波兰军队发起反攻,12日解放基辅。红军长驱直入,将波军赶出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乘胜追击,把波军赶到波兰与乌克兰的界河布格河岸边。苏俄红军在军事上的胜利,使协约国惊慌不已。1920年7月12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向苏俄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红军立即停止进攻,提出苏波边界划分建议。但红军在图哈切夫斯基指挥下,挥戈扬鞭,直抵华沙城下。波军急速调兵于华沙一卢布林一线,准备决战。英法美也对波军实施紧急增援。几十万苏俄红军陷入战略困境。
1920年8月16日,波兰军队发起反攻,战局急转直下,红军被迫后撤了400多公里。战争再度在乌克兰一西白俄罗斯一线进行。到9月,波兰和苏俄都深感疲惫,战争的负担太沉重,无心恋战。帝国主义也认识到,通过武力迅速消灭苏俄的可能性很小。于是,1920年10月12日,苏波在里加签订了停战协定和预备和约。和约规定,双方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独立,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地区划归波兰。1921年3月18日,苏波正式签订《里加和约》,划定了两国边界。
至此,协约国的三次武装干涉均告失败。
相关参考
1919年3月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一次武装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组织的对苏维埃俄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干涉。1919年3月在协约国的支持下,盘踞在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40万白卫军队从东方
苏联 1919年下半年-1920年初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二次武装干涉
1919年下半年-1920年初帝国主义对苏俄第二次武装干涉1919年下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组织的以邓尼金白卫军为主力的对苏维埃俄国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同年夏天,邓尼金的军队
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较量——苏俄内战在继续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不少旧俄反动武装仍然拥有实力,他们随时准备向革命政权进行反扑;与此相呼应,协约国对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充满仇恨,也积极参加干涉苏维埃政权的活动
苏俄内战 1917年11月7日至1922年10月,苏俄与国内反革命势力白俄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进行“苏俄内战”,最终苏俄在俄罗斯本土和乌克兰获胜,芬兰和波兰独立。 苏俄内战双方参战力量 苏俄政府
粉碎内外敌军进攻的苏俄国内战争 苏维埃俄国同国内反革命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者所进行的战争,发生在1918年~1920年,是一场以弱击
1919年5月“不许干涉苏俄”运动英国无产阶级开展的反对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武装干涉苏俄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胜利后,英国无产阶级把捍卫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斗争同争取基本民主权利的斗争结合起来,并
1923年9月4日苏俄第三次对华宣言发表苏俄政府两次对华宣言的发布,在中国人民中受到热烈欢迎,迫使北京政府同苏俄直接谈判。为了使中苏尽快建交,1923年9月2日苏联政府全权代表、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到
1919—1920年协约国的三次武装干涉1919年3月协约国以高尔察克白卫军为主力在西伯利亚地区向苏维埃俄国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武装进攻。高尔察克率40万军队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向苏维埃俄国的腹地扑来,形势十
1919年12月8日“寇松线”划定1919年12月8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巴黎和会上通过的苏俄与波兰的临时边界线。因其由英国外交大臣寇松代表协约国向苏俄与波兰提出而得名。1919年12月,协约国最高委员
“一切为了东线”苏维埃俄国的建立严重地威胁着西方各国的利益。1918年初,英、法、美、日等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为扼杀苏维埃政权派遣干涉军进犯苏俄。3月9日,英军在苏俄北部的摩尔曼斯克登陆,揭开了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