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苏联推行“新体制”——柯西金的经济改革

Posted 企业

篇首语: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苏联推行“新体制”——柯西金的经济改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苏联推行“新体制”——柯西金的经济改革

苏联推行“新体制”——柯西金的经济改革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是苏联重要的国家领导人之一。长期以来,他主要领导经济工作,在苏联党内有“经济专家”之称。1964年10月,赫鲁晓夫倒台以后,柯西金出任部长会议主席,和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三人组成“三驾马车”的政府。柯西金上任伊始,便着手准备全面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农业方面,强调广泛开垦荒地、大面积种植玉米。工业方面则实行“经济区体制”。赫鲁晓夫不懂得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凭“长官意志”办事,结果造成了农业减产,工业产量下降,劳动生产率降低,整个苏联经济状况日趋恶化。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召开全会,研究讨论了柯西金所作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报告。后形成决议,决定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国营企业中,分期分批地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对企业进行全面经济核算,以产品销售额和利润额作为评价企业的标准。第二,国家只给企业下达产品销售额、主要品种等8项指标,其余由企业自行决定。第三,国家通过价格、奖金、贷款和利润等手段进行经济刺激。实行生产基金预付制度,实行新价格制度。第四,取消经济区和各级经济委员会,恢复中央和各共和国专业部。这些就是所谓“新经济体制”。

会后,柯西金领导部长会议开始实施“新体制”。10月,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工业管理机构改革的法令,重建了中央和各共和国的专业部,并扩大它们的权力。同时,部长会议公布了《国营企业条例》,规定了企业的权利:企业有权占有、使用和分配其财产;企业有权制定生产财务计划,招收和解聘工人,确定企业编制、工资水平和奖金;企业实行一长制,经理、厂长对企业负责,等等。

新体制逐步推进:1966年起开始试验、推广“新体制”;1967年,首先在20个城市中的43个工厂试验,年底扩大到拥有200万工人的704个企业。

1968年5月,柯西金主持召开了全苏工作会议,在对前几年试行的“新体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又作出了几项具体规定:把“新体制”的主要原则——物质刺激推行到各个企业内部的每一个环节;把过去各种形式的奖励制度改成单一的按“稳定的”定额从利润中提成的办法。对国民经济的领导体系实行改组,全面推广建立大型生产联合公司的“试点经验”,把生产资料的调拨改成自由买卖。国家取消对企业的预算投资,企业改由银行的长期贷款来进行建设;各企业可以用提高技术水平、兼职等办法,提高生产率、裁减工人。会议要求1969年要把“新体制”推行到整个国民经济领域。

这次会议以后,“新体制”在各个部门迅速推广开来。1968年底,实行“新体制”的企业共有2.7万个,其产品占全部工业产品的72%以上,上交利润占全部利润的80%。到1969年,实行“新体制”的企业达到3.6万个,其产值占工业总值的83.6%。1970年,实行“新体制”的企业又增加到4.2万个,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3%,利润占95%。这表明新经济体制的改革已基本完成,运输业、邮电业已全部实行了新体制。

柯西金的经济改革适应客观需要,对苏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推行也比较慎重、稳妥,从提出基本改革思想到试点和在全国普遍推广,中间经过1965—1970年大约5年时间,准备比较充分,其内容和采取的步骤也都比较稳重。改革具有针对性,调整了生产关系的某些具体环节,从而使生产组织形式比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旧管理体制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时期,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0年代仅次于日本,70年代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经济的发展,使苏联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与美国处于同等的地位,成为全球性的军事超级大国。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干部培训进修制度

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干部培训进修制度6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推行经济管理的新体制,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和经济领导干部必须懂得经济学,通晓管理科学,掌握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具备高度的社会主义进取精神,必须具

世界历史 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

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匈牙利的局势发生了变化。拉科西被迫辞去总理职务,由纳吉主持政府工作。纳吉上任后,提出了“新阶段的新政策”,着重强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新经济政策

苏联 苏联·1987年6月25日苏联经济改革方案出台

1987年6月25日苏联经济改革方案出台1987年6月25日—26日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正式推出,戈尔巴乔夫在全会上作了《关于党的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任务》的报告。全会批准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基本原则》。《

历史百科 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尝试——苏联工业大改组

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尝试——苏联工业大改组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了改组,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实行经济行政区管理体制。这一改组是苏联在50年代对经济体制实行改革的一个重大行动。在苏共中央全会上,

历史人物 “三驾马车”之一 苏联总理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简介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俄语:Алексе́йНикола́евичКосы́гин,1904年2月21日-1980年12月18日),苏联政治人物,1964年10月15日至1980年10月23

历史人物 “三驾马车”之一 苏联总理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简介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俄语:Алексе́йНикола́евичКосы́гин,1904年2月21日-1980年12月18日),苏联政治人物,1964年10月15日至1980年10月23

历史人物 柯西金 接线员_柯西金和莫洛托夫_柯西金烤鸭

中文名: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外文名:Алексе?йНикола?евичКосы?гин国籍:苏联出生地:苏联出生日期:1904年2月21日逝世日期:1980年12月18日职业:苏联总理信

苏联 苏联·1969年9月11日苏中两国总理在北京会晤

1969年9月11日苏中两国总理在北京会晤1969年9月1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胡志明葬礼后,从河内回国途中在北京机场停留,中国总理周恩来与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会晤。双方就两国边界问题、贸易问题

阿富汗 阿富汗·1920-1928年阿曼努拉推行改革

1920-1928年阿曼努拉推行改革阿富汗获得独立后,阿曼努拉在青年阿富汗党人的支持下,从1920年起着手在国内进行一系列改革。阿曼努拉国王和他的支持者认为封建和宗教的传统势力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

苏联 1972年4月9日《苏联伊拉克友好合作条约》签署

1972年4月9日《苏联伊拉克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伊拉克共和国友好合作条约》,1972年4月9日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为首的苏联党政代表团访问伊拉克,参加苏援建的北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