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东医宝鉴》因何而来 朝鲜族文化
Posted 朝鲜族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朝鲜族《东医宝鉴》因何而来 朝鲜族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朝鲜族《东医宝鉴》因何而来 朝鲜族文化
《东医宝鉴》:《东医宝鉴》是朝鲜医学家许浚所着。公元1596年(李王朝宣祖二十九年),宣祖王命许浚编纂一本医书,许浚与太医杨寿礼、金应铎、李命源、郑礼男等一同设编辑局,着手编辑医书,不幸于翌年遇上“丁酉再乱”(“丁酉再乱”是指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使参与编纂工作的诸医分散,编辑局拆散。
乱后,宣祖王改命许浚一人独自编纂。许浚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了光海君二年(公元1610年)终于完成编撰任务。于公元1613年(光海君五年),用内医院训练都监之活字上梓开刊。
此书共25卷,包括目录2卷、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汤液篇3卷、针灸篇1卷。此书主要参考中国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古今医鉴》、《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医学纲目》等71种和高丽医学古有的医书《乡药济生集成方》、《御医撮要方》等撰集而成,确立高丽医学理论体系的朝鲜传统医学一“高丽医学”的最高峰之作。
不仅对“高丽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而且对整个东方传统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朝鲜李王朝光海君称《东医宝鉴》为“医学的统合,高度评价许浚说:东垣为北医,丹溪为南医,刘宗厚为(陕)西医,许浚则朝鲜之医,亦可谓之东医。又说:“鉴者明照万物。元朝罗谦甫着《卫生宝鉴》,本朝龚信着《古今医鉴》”,故许浚之着作,“亦可名为《东医宝》”。此医书已有36种不同版本。
内经篇:精、气、肾、血、津液等和五脏六腑的功能;外形篇:可见部位的解剖、生理、病理学现象和相关疾病;杂病篇:诊察法和病因不包括在内经篇和外形篇各种疾病、妇产科病和小儿科病;汤药篇:当时用的各种汤剂;针灸篇:针法和灸法。
该书明末清初传入我国,乾隆丙戍年(1766)由顺德人左翰文在广东刻版,嘉庆丙辰年(1796)又在江宁重刻,于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朝鲜重刊本影印发行。该书在朝鲜和中国医学的发展中有积极的影响。
相关参考
中医学主要是在传统中医和印度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学习而来的。其治疗方法和技巧基本属于传统中医的范畴。蒙元时期,韩医开始自成体系。“四象医学”得到发展。在朝鲜王朝时期,韩医得到长足的发展。医学著作《东医宝鉴
中医学主要是在传统中医和印度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学习而来的。其治疗方法和技巧基本属于传统中医的范畴。蒙元时期,韩医开始自成体系。“四象医学”得到发展。在朝鲜王朝时期,韩医得到长足的发展。医学著作《东医宝鉴
针对吃牛肉所引起的疾病,《山林经济》引用了《东医宝鉴》、《医学入门》、《经验方》等书的内容做为处方。首先是针对吃牛肉中毒,这里引用了《东医宝鉴》中「甘草煮浓,饮一、二升」的处方,内容提到饮服后可以「即
自古以来,《阿里郎》就成为历史朝鲜族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民谣,至今仍保留着唱不倦、歌不腻的魅力。无论在何时何地一旦响起这支歌来,就会唤起朝鲜族人民的共鸣,使得高尚的节气和纯洁的情操所致的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
慈禧,叶赫那拉氏惠徵之女,清朝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生于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卒于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作为晚清同治、光绪两朝
在秋冬时节,朝鲜民族经常制作一种小方块米糕(也称“打糕”),最常见的一种叫“糯米打糕”,用糯米精制而成。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糯米打糕,分赠邻居和亲友。从这种习俗中产生了“吃打糕过年”的说法。
美国因何卷入朝鲜战争(韩战) 正是在这种认识盲目、判断失误以及心理和军事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仓促做出了进入战争状态的重大决定。这不能不说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这种偶然性
扎木聂是一种长得类似于二胡的乐器,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同于乐器合奏以及独奏、伴唱、伴舞等等,可以说是用途非常的广泛,你知道扎木聂从何而来吗?本期藏族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扎木聂是什么,它从何而来扎木聂
两晋时期,有一位十分著名的风水大师,他就是郭璞,乃中国风水文化之宗《葬经》的作者。 传说郭璞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民间流传着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晋
斯大林:你怕韩国军队吗?金日成:不怕。1949年初,金日成秘密访苏,极力向斯大林宣传其武力解放韩国的计划。为了寻求苏联在太平洋出海口,随着美国政府宣称朝鲜等不在美国防御圈内,斯大林最终同意了金日成的请求,...